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信仰中的三屍:惑亂人性造夢寐,庚申修道祈長生

道教信仰中的三屍:惑亂人性造夢寐,庚申修道祈長生

文/李遠國 李黎鶴

三屍,又名三蟲、三魂。按照道教的信仰,所謂三屍,實為魂魄鬼神之屬。

《抱朴子內篇·微旨》:「三屍之為物,雖無形而實魄靈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饗人祭酹。

三屍如何影響人的情志

三屍居於體內,他們與人的情志活動關係非常密切。正一真人祖天師張道陵曰:「夫人身有三魂,一魂主命,一魂主財祿,一魂主災衰。又曰,一魂居直本屬宿宮,一魂居地府,一魂居形內,七魄常居內而不散也。所謂魂屬陽,動以生也;魄屬陰,靜鎮形也。

若本命之日,魂神降體,就屍合同,瞻視形容,衰敗壯健。三魂循環,歸降不絕,則生人安穩,災病不生矣。若於其日清凈身心,不酒不色,著新潔衣裳,焚香習善,更於其日眠睡少時,即魂與魄合,陰與陽並,道炁內隆,命根堅固。

若於其日嗜酒及色,昏亂形體,則魂當歸時,去身三步之遠,取合不能,穢惡沖射,魂復而往,若三度昏亂,魂不合魄者,則陽衰而陰旺,魄靈得其便矣。夫魄者,陰之化也,常欲得魂不歸身,不歸則魄靈與陰鬼交通,陰與陰合,則五鬼旺矣,致使遊魂眾惡,令人躭睡不醒,五體迷亂,災病俱生,將至於死。

凡魂歸而不能合體之時,魂悲而泣,魄靈踴躍,而舞笑而歌曰:歸無我舍,歸無我舍。所以五鬼侵室,而三屍狂盪矣。三一不守,真宅虛空。」(傅洞真《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經注》卷下)可見三屍也就是魂魄,魂魄失常則多夢多病,魂魄安寧則身心康泰。

祖天師 清代彩繪(李黎鶴藏)

人在白天,神魂一般都能正常的活動,所以既不睡眠,也不做夢。但是到了夜間,由於三屍變化無方,它們既可以厲鬼的面目出現,製造恐怖氣氛,又可以變化為人形,誘惑人的慾望,從而使人意亂精迷。

意亂精迷的結果,首先是人耽於睡眠,進而人的神魂則會「造作夢寐」,並在夢境中出現「顛倒非常」的事物或情境。比如,妻子本來無病無災,夢者則可能夢見妻子困病死喪;祖先的墓冢本來好好的,夢者則可能夢見被人挖掘,以致屍骸狼藉。

又比如,夢中可能出現「鳥豕千狀」「蟲蛇萬端」的景象,它們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和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說「顛倒非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三屍自身夜間在人體內的各種活動,也會使迷亂的神魂「造作」夢象。

據說,一個人如果忽然夢見蓋房子、築籬障,那是由於腹內中屍之蟲互相擠在一起而造成的。一個人如果夢見與女人性交,也是由於腹內下屍之蟲相會而造成的。如此等等。

這些夢象、夢境都是三屍在人體內胡作非為所造成的。

《三魂圖》(資料圖)

人為什麼做夢,夢象為什麼具有奇異性和虛幻性,做夢總有一定的原因。當人們對這些具體原因還說不清的時候,按照宗教思維的規律,便把它們具象化,所以就出現了三屍蟲的說法。

《說三屍》曰:「上屍名彭倨,好寶物;中屍名彭質,好五味;下屍名彭矯,好色慾。」為三屍立名,這是道教思維把想像中的三屍之蟲進一步人格化。

在《太上三屍中經》我們看到,中屍「令人好做惡事,噉食物」,講到食慾。又說下屍「令人下關騷擾,五情涌動,淫邪不能自禁」,亦明顯屬於性慾。《三屍三惡門》中,三屍分別被歸於「色慾門」、「愛欲門」和「貪慾門」。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屍代表人的三種惡欲是沒有疑問的。

正是由於三種惡欲作祟於人的神魂,人在睡眠中才會出現各種虛幻和怪異的夢象、夢境。剝開宗教的外殼,道教對夢因的這種解釋,不正是討論人們做夢的心理根源嗎?

《七魄圖》(資料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夢的根源乃在於人的潛意識,在於潛意識中的「力必多」(Libido)。「力必多」是什麼?力必多(libido)是指人類所有的本能力量或能量。

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與精髓是本能(力必多)決定論,即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都是在本能的驅使下,力必多的轉移與分配的結果。

當力必多能夠持久、成功地轉移並分配到本能所要達到的對象的時候,本能的內趨力得到了釋放,快樂原則得以實現,焦慮隨之解除,我們就可以感覺到快樂。我們把這樣的狀態,稱之為健康。

當力必多的轉移與分配持續受阻的時候,快樂原則無法實現,焦慮繼續積聚,我們就會感受到焦慮、痛苦,我們把這時候的狀態稱之為病態、心理障礙。

可見,力必多的轉移與分配,是快樂、健康與否的關鍵,是精神分析理論核心的核心、精髓的精髓。正是在力必多性質上,弗洛伊德與榮格發生了分歧,弗洛伊德認為,力必多主要是由性和攻擊性能量所構成,從性質上講主要是性慾,而榮格卻認為力必多是一種能用於延續個人心理生長的創造性生命力。

《三屍圖》(資料圖)

三屍蟲中,下屍彭矯所表現的「好色慾」、令人「五情涌動,淫邪不能自禁」,同弗洛伊德的「力必多」何其相似!只是弗洛伊德不講佔有慾和食慾,而一味突出潛意識中的性慾。

性慾在發夢中的作用,現在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同。佔有慾和食慾在夢中到底有沒有作用,現代心理學家恐怕要認真研究。我們認為,佔有慾和食慾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古今人類夢象、夢境的內容中,表現佔有慾和食慾的夢例,並不見得少於表現性慾的夢例。由此可見,在道教三屍信仰的內在意蘊當中,的確涉及到夢的心理根源。雖然它採取宗教信仰的形式,其特別的思路自有其創造性、合理性和歷史的價值。

根據道書的記載,三屍之作祟於人的神魂,都有具體的臟腑和部位。《說三屍所居法》曰:上屍彭倨居人頭上,在泥丸宮中;中屍彭質居人心後,名曰中丹田;下屍彭矯居人下丹田,在小腹去臍下三寸。

由於上屍藏匿在腦神所在的部位,並在夜間作祟於人的腦神,所以人才有貪財之夢。中屍藏匿在脾胃所在的中丹田,並在夜間作祟人的脾胃之神,所以人才有貪食之夢。下屍藏匿在左右兩腎所在的部位,並在夜間作祟於人的腎神,所以人才有性色之夢。

這樣說來,人之做夢,或是腦神受到惑亂,或是脾胃之神受到惑亂,或是腎神受到惑亂。所以三屍信仰中關於三屍藏匿的部位與三屍作祟的臟腑,實際上討論的是夢的生理病理基礎

上屍彭倨居人頭上,在泥丸宮中。(資料圖)

三屍又名白姑、血姑、青姑,這也是具有特殊意味的。

《中山玉櫃經服氣消三蟲訣》:「蟲有三名,伐人三命,亦號三屍。一名青姑,號上屍,伐人眼,空人泥丸。眼暗面皺,口臭齒落,鼻塞耳聾,發禿眉薄,皆青姑之作也。二名白姑,號中屍,伐人腹,空人臟腑。

心旋意亂,肺脹胃弱,氣共傷胃,失飢過度,皮癬肉焦,皆白姑之作也。三名血屍,號下屍,伐人腎,空人精髓。腰痛脊急,腿痹臀頑,腕疼經瘦,陰萎精竭,血乾骨枯,皆血屍之作也。

三屍之名三姑,明顯是一種女性化。為什麼要女性化?這是道教是要強調三種本能性慾望對於人的神魂的誘惑力,正像青年女性常使青年男性神魂顛倒那樣。同時還隱含著另一層意味,即私慾,食慾同樣具有性慾那樣的誘惑力。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屍不僅迷惑人性,使人「造作夢寐」,而且借夢記人罪過,向天帝報告,使人遭殃和減壽。

《太上三屍中經》曰:「人之生也,皆寄形於父母胞胎,飽味於五谷精氣,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屍九蟲,為人大害。

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死後魂升於天,魄入於地,唯三屍遊走,名之曰鬼。四時八節企其祭祀,祭祀既不精,即為禍患,萬病競作,伐人性命。」

所謂「人之造罪」,包括白天與夢中的「造罪」,即夢者在夢中所表現的邪惡慾望和邪惡行為。

因為三屍代表的三種惡欲,在人白天清醒狀態之下難以作祟於人,而主要是在夜間睡眠狀態之下作祟於人體的有關臟腑和神魂。本來這些罪過都是三屍作祟於人、迷惑人性所造成的,到頭來又反歸於夢者。

《二氣俱盛見夢圖》(資料圖)

在道教的信仰中,夢為「三屍」所為。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曰:「道門言夢者魂妖,或謂三屍所為。

所謂「魂妖」,即指「三屍」。據說三屍藏匿於人體之中,作祟於人體有關臟腑和神魂,使人意亂精迷,因而睡眠中出現虛幻的夢象、夢境。

《除去三屍九蟲法》曰:三屍之鬼,變化無方,或現厲鬼,或假人形,能迷淪人意,俾耽眠睡,造作夢寐,顛倒非常。

「或緣人性之所畏惡,輒變此物,恐怖多端。或於眠中,喚人名字。或解吏卒,收錄執縛。或夢妻子,困病死喪,使人慞惶,悲哀哭泣。或夢冢墓,狼藉屍骸。或若乘危,為其迫塞。或若犬來咋嚙,或見牛馬奔沖,往來號吠,倉卒抵踏。或鳥豕之形千狀,或蟲蛇之物萬端。或顛倒其巾冠,或訐揚人過惡,比皆其所為也。」

「若忽夢起屋舍籬障者,是腹中屍蟲,共相依止。若夢與女人交通者,其屍蟲會也。重者皆成病。若服丹砂有功者,當夢大火燒其屋宇。服諸葯有應者,當夢父母喪亡,妻子被殺,或是姊妹兄弟之屬或女人,或冢墓破壞失去棺槨,及被五刑死者,此是屍蟲皆將消滅候也。」

獨具特色的消除三屍法

道教為了防止三屍借夢記人罪過和告人罪過,特別制定了一種「守庚申」的教規。

庚申日是六十甲子一周期的倒數第四日,據說此日天帝「開諸罪門」,而三屍按例要向天帝彙報人的罪過。所謂「守庚申」,就是道士和修道者在庚申日,要通宵靜坐,徹夜不眠。

《占夢圖》(資料圖)

《神仙守庚申法》:「常以庚申日,徹夕不眠,下屍交對,斬死不還。復庚申日,徹夕不眠,中屍交對,斬死不還。復庚申日,徹夕不眠,上屍交對,斬死不還。三屍皆盡,司命削去死籍,著長生錄,上與天人游。或六月八月庚申彌佳,宜竟日盡夕守之。

這是說,在庚申這個日子,因為恰好是三屍壯大的日子,為了讓人更好的保持理性,所以要徹夜不眠。徹夜不眠便不做夢,不做夢三屍也就無法借夢記人罪過了,同時也無法借夢去向天帝彙報了。

道教傳有各種消除三屍法,獨具特色。

太上曰:「三屍九蟲能為萬病,病人夜夢戰鬥,皆此蟲也。可以用桃板為符,書三道埋於門紘下,即止矣。每以庚申日書帶之,庚子日吞之,三屍自去矣。

敕符咒曰:「日出東方,赫赫堂堂。某服神符,符衛四方。神符入腹,換胃盪腸。百病除愈,骨體康強。千鬼萬邪,無有敢當。知符為神,知道為真。吾服此符,九蟲離身。攝錄萬毒,上升真人。急急如律令!

知符為神,知道為真。(資料圖)

又有咒法。《庚申夜咒屍蟲法》:常以庚申夜中平坐,叩齒七下,擊額呼彭倨;次叩齒七下,撫心呼彭質;又叩齒七下,捫腰呼彭矯。先兩手心書太上咒曰:吾受《太上靈符》《五嶽神符》,左手持印,右手持戟,日月入懷,濁氣出,清氣入。三屍彭倨出,彭質出,彭矯出。急急如律令!

亦可用藥除治。《太虛真人消三屍法》曰:常以春甲寅日、夏丙午日、秋庚申日、冬壬子日,瞑卧時,先搗硃砂、雄黃、雌黃三物,等分細搗,以綿裹之,使如棗大,臨卧時塞兩耳中,此消三屍煉七魄之道。

明日日中時,以東流水沐浴畢,更整飾床席,易著衣物,浣故者,更履屐,先除澡之。都畢,又掃灑於寢床下,通令所住一室凈潔,平安,枕卧向上,閉氣握固良久,微咒曰:天道有常,改易故新。上帝吉日,沐浴為真。三氣消屍,朱黃安魂。寶煉七魄,與我相親。此道是消煉屍穢之上法,改真易形之要訣。

修行存思(資料圖)

《神仙去三蟲殺伏屍方》取章陸根四十斤,削去粗皮細切之。以水八斗於東向灶煎之,令減半。去滓更煎之,令可丸。服如梧桐子大。丸蜜作之。還有存思法。

《東方氏制三屍法》:常以庚申日存思頭中,有太上老君、泥丸真人二人並共坐上,著遠遊冠,服玄袍,坐於冥光帳中,下視口、目、耳、鼻,清滌神氣,謂之上一,拘面部之魂;次存心中,有太一太帝、絳宮真人二人並共坐,

上著九陽冠,服丹南逸景之袍,坐於朱陵帳中,下視四體清波,肝肺膽腎,皆令凈潔如五色玉,謂之中一,拘四肢之部精;次存臍內,有太黃老君、黃庭真人二人並共坐,上著十靈之冠,服黃羅之袍,坐於黃錦帳中,下視脾腹之下孔竅,令分明如白素,謂之下一,拘制骸魄。於是,三屍無從得動矣。

還有鍊形法。《五行紫文》曰:常用朔望之日日中時,臨目西向,存兩目中出青氣,心中出赤氣,臍中出黃氣,於是三氣相繞,合為一,以冠身,盡見外,洞徹如光之狀。

良久,乃叩齒四十通,畢而咽液。此謂鍊形之道,除屍蟲之法,久行之佳也。凡寅日去手爪甲,午日去足爪甲,名之斬三屍。經曰:常念心中出赤氣,上行通喉嚨,以意閉之於泥丸,為之不止,三屍自去,長生久視,司命刻名,著不死之紫籙。

養生導引法(資料圖)

還有養生導引法:把兩手交叉放在頭上,長吸氣即吐出。坐在地上,慢慢地伸展兩腳,用兩手從外邊將膝抱起,急低頭進入兩膝之間,這樣兩手交叉抱頭上行功十三遍,可治三屍病。

叩齒十四次,吞氣咽下十四次,為一通,如此做三百通為止。連做二十日,可使體內邪氣都消除;做六十日,小病可愈;做一百日,大病可除,藏於體內的三蟲和伏屍均可消除,使人精神煥發,面體光澤。

概而言之,道教所有的消除三屍法,目的都是為了安魂守魄,清靜心地,排除各種精神的困擾,心理的煩躁,身體的病變,以求健康長壽,圓滿人生。

(編輯:景卿)

歡迎關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爻乂爻微信號,

一個嚴肅而不失趣味性的道教神學研究者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燈輝綺節,看道教三元三官
關尹子:道無大小內外,道無人我形相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