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情懷,就不可能辦博物館

沒有情懷,就不可能辦博物館

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博物館是傳承文脈、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在江蘇有這樣一群人和一群企業,他們自掏腰包辦博物館弘揚傳統文化,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註解。

有種信心

來自於相信文化有力量

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坐落於南京領軍人才創業園,1200平方米展廳里展陳了養蠶、制絲、印染、織造等古代絲織業的全流程。

在這裡,觀眾可以看到複製的馬王堆素紗襌衣、東漢「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北宋仁宗曹皇后褘衣的複製品。

理事長徐利梅對記者說:「我一直從事絲綢行業,出國時在法國、義大利看到他們把絲綢做成了奢侈品,價格很高,實際上世界上最好的絲綢就在中國。我們這個博物館雖然規模不大,但所有展品展示了絲綢的材質之美、工藝之美、製品之美、生活之美,看過之後,你會為祖先創造的絲綢而自豪。」

蘇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車寧告訴記者,全省現有備案博物館295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72家,接近全省博物館總數的25%,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這些民間博物館大多走專題路線,有些是文物類的,如南京的民間抗戰博物館、徐州聖旨博物館等;有些是非遺類的,如南京雲錦博物館、常州梳篦博物館;有些是依託企業和社會團體成立的,比如溧陽天目湖酒文化博物館、南通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還有的是個人拿出畢生收藏開辦的,比如蘇州78歲的金國標老人創辦的歷史貨幣博物館。

南京師範大學黃洋曾帶團隊做過全省非國有博物館調查,他說:「如果要說文化自信,這些非國有博物館的創辦者是最有文化自信的,他們對自己從事的行業以及自己的收藏有強烈的文化認同,願意與更多人分享,讓更多的人汲取傳統文化的力量。」

車寧說,根據我省非國有博物館登記管理規定,開辦非國有博物館必須有300件(套)以上藏品,展廳面積不得低於400平方米,這樣的館舍,運營費用高的要達百萬元,而藏品不能隨意處置,更不能作為商品出售,這就意味著藏品要化私為公,一個個人或企業,如果沒有一點文化情懷,是不可能作出這樣的投入的。

有種情懷

叫作我辦展覽請你看

幾天前,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館長吳先斌收到來自一位日本議員寄來的禮物——千紙鶴和一封祈願和平的信。這座辦了12年的博物館高峰期每天接待觀眾1000人以上,越來越成為海內外觀眾了解中國抗戰歷史的一個窗口。

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 館長吳先斌

吳先斌總是戴著一頂有紅五星的棒球帽,接受採訪時很少談到「理想」「家國」這類大詞,但卻每年從自己的生意上拿出兩三百萬元養著這座博物館,並向社會免費開放。

「展廳有一部分展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我們不用血腥的圖片,但是會用日軍自己拍攝的照片」,吳先斌說,「比如一對南京父子胳膊上套著日本『膏藥旗』的袖標,就能看出所謂『良民』的任人擺布;一群日本兵把搶來的鋼琴擺在中山路上當街演奏,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可見一斑。」他想表現的不是控訴,而是呈現事實,讓觀眾更多更深地了解那段歷史。正是因為博物館嚴肅呈現抗戰歷史,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父母向館裡捐贈了女兒採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書籍。

好的展覽是一種文化滋養,在潤物無聲間讓人走進一段歷史、一段記憶。

「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國家級非遺常州梳篦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兩晉南北朝,到常州梳篦博物館參觀,工作人員會告訴你,木梳要選用上百年的黃楊、石楠木、棗木經28道工序精製而成;篦箕則選用壯竹和上等膠漆、骨料,經過72道工序精製而成。展廳里的鎮館之寶包括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銀獎、192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金獎、1910年南洋勸業會金獎等獎牌,走進這座博物館,就像穿越了1600年梳篦的歷史。

對仍健在的蘇州傳統銅爐傳承人陳巧生來說,有時被人說成「清代陳巧生」是誤會也是褒獎。他40年來致力於發掘、恢復明代起漸漸失傳的失蠟法,完善和發展了銅爐製作的70餘道關鍵工藝,創立了「巧生爐」這一文化品牌並開辦了蘇州巧生爐博物館。

陳巧生經常說:「20年前身邊人都說『做銅爐是沒出息的』,現在它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我心裡,它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一個行當,我願意一輩子做銅爐。」這番話說得平和自信,而這正是工匠精神的最佳體現。

有種魅力

讓世界了解並愛上中國

我省非國有博物館的主題多以傳統文化為主,不僅吸引著八方來客,也把江蘇的文化帶到海外,讓世界更了解並愛上中國。

吳元新製作藍印花布

南通藍印花布至少有800年歷史,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一家也已心手相傳了四代人。作為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元新幾乎把一生都獻給了承載傳統文化的「中國藍」。

他說:「1996年我『下海』創辦博物館時,連女兒都為我的職業感到自卑,說爸爸為什麼到處收集這些『破布』?可是現在,藍印花布博物館走出國門辦展,美國亞利桑那州『新春中國』文化周,聖彼得堡『感知江蘇』文化周,『感知中國·江蘇文化歐洲行』……每一次的展出都受到外國朋友的喜愛,因為那一抹秀氣古樸的中國藍里,凝結的是最美的中華文化遺產。女兒大學畢業後,和女婿一起回來做藍印花布,要把這項技藝傳下去。」

徐州聖旨博物館館長周慶明最得意的是,該館是國內首家獲得出國辦展資格的非國有博物館,他透露說:「今年我們要把展覽辦到英國圖利博物館去。」

聖旨是一個很小的收藏門類,如何看待這類文物的價值?周慶明說:「聖旨里的文字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政令,裡面體現的諸如愛國、勤政、民本的治國思想,以及行文、書法乃至裝裱的藝術性,都讓一方小小的聖旨成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窗口。」

南京雲錦博物館

南京雲錦博物館展示的是雲錦這項世界級非遺,展廳里除了展出雲錦妝花等各類花色和皇帝龍袍等衣料,還著重對大花樓織機進行生產性展示。

在2015年的巴黎時裝周上,設計師勞倫斯·許以30套整合敦煌藝術元素的高級定製禮服驚艷現場,這批以萬曆皇帝龍袍定織技藝製作的服裝,向世界展示了雲錦華麗、秀美、美如雲霞的藝術特色;在2017年紐約影展上,英國毛呢非遺傳承人山姆·戈茨用南京雲錦設計的面料「銀色的寵兒」,由英國著名設計師桑德拉·瑪瑞製作成晚禮服吸引了無數驚羨的目光……

越來越多的非國有博物館,利用自己的館藏和技藝,用中華文明的優秀內涵豐富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向世界講述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中國故事。

向他們致敬!

為他們點贊!

識別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圈 的精彩文章:

參觀博物館,一定要注意這7點!
博物館照明燈光奧秘:三分設計七分調試

TAG:文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