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札記】「陳氏諂媚術」的開創者陳萬年,臨死都不忘教導兒子如何巴結上司

【讀史札記】「陳氏諂媚術」的開創者陳萬年,臨死都不忘教導兒子如何巴結上司

原標題:【讀史札記】「陳氏諂媚術」的開創者陳萬年,臨死都不忘教導兒子如何巴結上司



有人富貴靠軍功,有人富貴靠見識,有人富貴靠祖宗蔭庇,有人富貴靠業績積累,有人富貴靠成為皇帝的親戚,所謂「小雞尿尿,各走各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陳萬年卻比較特別,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挺特別的,因為,他的富貴發達靠的是諂媚——巴結上司,抱人大腿。


當然了,現實中這種人還是比較常見的,很多時候,沒有點諂媚的本事根本不可能飛黃,也不可能騰達。只是,像陳萬年這樣把諂媚搞到了「傳家寶」高度的,確實少見。


在漢宣帝時曾經做過八年的御史大夫的陳萬年,來自漢代皇帝們的祖籍地沛郡。


陳萬年最早在沛郡做郡吏,後來得到上司舉薦,做了個縣令,由吏一躍而為官,進入官員序列。接下來一路升遷,先是廣陵太守,而後進入中央,做了右扶風,進而成了太僕,成為皇帝的近臣。

從地方小吏到中央大員,陳萬年一路升遷的秘決是什麼呢?


當然不是因為跟皇帝是老鄉,人家皇帝家從高祖劉邦離開沛縣起到陳萬年發跡時止,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生於長安長於長安的皇帝們早就對祖籍地沒有了感情,所謂老鄉,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


當然也不是因為他有多幸運,幸運的成分當然有,但任何成功都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奮鬥,區別只在於你的奮鬥走的是什麼路線,以為你的努力程度如何而已。


陳萬年奮鬥的路線是巴結上司。


他有特別的巴結人的技巧。

晚年時,有一次病重,大概自覺將不久於人世,陳萬年便把兒子陳咸叫到身邊,囑咐後事。


當時,陳咸因為陳萬年做御史大夫的關係,也在御史府里做了個言官,經常批評批評朝中大臣,有文采有想法,在皇帝那裡印象不錯,也頗有些影響力。


陳萬年不顧重病在身,巴拉巴拉地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到後半夜還沒說完。內容卻不是財產和後事的安排,而是為官之道。陳咸一邊聽一邊點頭,點著點著就成了小雞啄米,一不留神腦袋撞到了屏風上。


陳萬年大怒,說我說這麼半天就是想在臨死前傳授你點為官處世的經驗,都是為了你好,你竟然聽睡了,辜負我一片心,真是豈有此理!


邊說邊摸拐杖,舉杖就要打。

陳咸趕緊跪下磕頭,說:「您說的我都明白了,總結為一個字,就是』諂』,兩個字,就是』諂媚』,五個字,就是』巴結好上司』,父親大人,您說我說得對不對?」


陳萬年聽了,不再說話,臉帶微笑,溘然長逝。


那麼,陳萬年是怎麼做的呢?


陳萬年做廣陵太守時,轄區內有廣陵侯的封地,這位廣陵侯名叫史高,史高的爺爺名叫史恭,史恭有位姐姐,名叫史良娣,而史良娣則是戾太子劉據的老婆。史良娣為劉據生的兒子名叫劉進,劉進的兒子名叫劉病已,又叫劉詢,即後來的漢宣帝。

因為對爺爺奶奶的冤死一直心感痛惜,加上自己也因此事牽連嘗盡人情冷暖,宣帝對奶奶家族的人格外照顧,終宣帝一朝,史氏家族一直備受恩寵。也正因如此,對於陳萬年來說,自己轄區內竟然有這麼一個大寶貝,腿還這麼粗,豈有不使勁抱抱之理?


陳萬年巴結廣陵侯及其家族的力度之大,世所罕見——「傾家自盡」!把所有的家產都拿去巴結史高!


現實中見過那種賺一百塊錢捨得拿出五十塊錢去打點的人,這種捨得拿出所有的家財去打點的人,不僅罕見,簡直就是非人類,不可想像。


鞏固、開拓財路,捨得出血的數額占收入的比例越大,這樣的人越可怕,因為,他的目標絕對不是眼前的收入,他想得到的,絕對不是眼前的有限的這些!


這樣的人大都有賭徒心理,賭輸了,大不了回到起點,賭贏了,大賺一把!


劉邦和項羽就是兩個最好的例子。


劉邦從不吝惜封賞,封來封去把自己的地盤搞成了最小的也仍然毫不吝惜,因為他知道,反正這些最初也都不是自己的,如果輸了天下,大不了回到起點,兩手空空,可是一旦贏得天下,所有封出去的全部都會回到自己手中。


項羽則不然,項羽有「婦人之仁」,卻吝惜官職、財物和土地,要麼該封的不封,要麼封了也讓別人不滿意,最後搞得眾判親離,天下易手,自己自刎烏江。


劉邦捨得花錢向下收買人心,深得個中三昧的陳萬年則捨得花錢賂上收買人心,方向不同,目的卻一致。


當然了,捨得花錢的前提必須是手裡有錢。能夠花錢花得讓一個侯滿意,絕不是一個小小的太守的俸祿可以支撐的。所以,陳萬年不可能是個清官。


《增廣賢文》上說,「世人結交需黃金,沒有黃金交不深」,可是,你以為光捨得砸錢就可以了嗎?


當然不是。


雖然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僅僅有錢卻也不是萬能的。畢竟,人是感情動物,花再多錢,如果人家討厭你,也照樣不會好好幫你。


在感情投入上,陳萬年同樣捨得下工夫。


比如,丞相丙吉病重時,朝中公卿紛紛前去探望,其他人都是去了問候問候,稍微坐坐也就出來了,陳萬年則不同,他堅持留在那裡,直到天黑才走。


這期間陳萬年做了什麼,沒人知道,但卻不難推想——應該不外乎「親奉湯藥」之類的舉動。因為,他的舉動讓丙吉格外感動,以至於當宣帝親來探病時,問起朝中公卿大臣的品行才能,丙吉推薦的三人名單中就有陳萬年。


很快,陳萬年被任命為御史大夫,成了位列三公的朝廷重臣,並且在這個位子上一呆就是八年,直到病死在工作崗位上。


當然了,他用畢生經驗教導出來的兒子陳咸,也確實沒有辜負老爸的期望,通過實踐老爸的「陳氏諂媚術」,仕途也是一路順風順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楠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讀史札記】終軍:最遺憾的人生就是,夢想剛剛啟航,生命卻戛然而止
【讀史札記】兒寬:修鍊好自己,才能抓住出人頭地的機會

TAG:張楠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