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罕見成化秋葵紋宮碗,值得收藏

罕見成化秋葵紋宮碗,值得收藏

成化皇帝朱見深,是明朝第八任皇帝,經過正統、景泰和天順這三朝的動亂時期(後被稱為空白期或黑暗期),差一點把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毀掉。不過由於名相的輔佐,加之採取了一系列治國措施,明朝逐漸恢復生機,百姓的生活也得到安定,景德鎮官窯也重新走向繁榮發展的正規之路。所以,明朝人稱成化、弘治朝為太平盛世。明成化朝是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徹底擺脫了洪武、永樂、宣德時期,沒有永樂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氣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一朝瓷器有著極高的評價。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從傳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見當朝的景象,這個時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觀賞瓷、把玩瓷,從藝術和審美角度上達到了歷代高峰。成化青花可謂明代中期青花瓷藝術的代表。其器突出特點是玲瓏秀奇、端巧工細,後人對其評價頗高。成化青花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與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採用進口蘇麻離青,更難與宣德青花區分;另一類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為主要特徵,是成化青花的代表,與後來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成化皇帝為討萬貴妃開心,燒制大量精美瓷器

說到成化瓷器的精美,自然與當朝的帝王有關。要從成化皇帝的身世說起,成化皇帝幼年就被卷在皇位之爭的漩渦中,成化皇帝父皇的沉浮鑄就了他的不幸,父親英宗朱祁鎮在與蒙古瓦剌部的交戰中被俘後,他的叔父明代宗朱祁鈺繼承皇位,之後立他為太子,但當他的叔父逐漸牢固的控制了政權之後,就改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而廢除了他的太子身份,改封為沂王。在他11歲時,父親朱祁鎮重新成了皇帝,他又成為了太子,在18歲時朱見深繼承了父親的皇位。由於他的命運曲折,朱見深18歲即位以前由一個比他大十七歲的宮女一直服侍,併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此人就是後來的萬貴妃,這個女人影響到了成化皇帝的一生,因此成化皇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痴情皇帝。成化一生迷戀比他年長十七歲的萬貴妃,她是他的朋友、情人、母親和保護者。成化皇帝為了討萬貴妃開心,交派景德鎮的生產大量的瓷器,且要求極為嚴格。

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

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具有藝術上的線條美。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從傳世品來看,明成化青花瓷大件少見,絕大多數為小件器。常見的官窯瓷器有碗、盤、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爐、洗、梅瓶、梨壺、盞托、玉壺春瓶等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窯瓷有的繼續使用蘇麻離青料,筆法也如宣德青花用小筆觸,其青花發色濃重,有濃淡層次和黑褐色結晶斑,與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並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並存。中晚期主要使用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稱平等青。色料淘煉精細,含雜質較少,發色柔和淡雅,藍中閃灰,呈色非常穩定、平靜,頗有水黑畫風格,與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相襯,分外脫俗。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錶現得最為突出。成化青花線條纖細,多用雙勾線條勾勒圖案,然後在圖案內進行渲染,雙勾線用濃筆,渲染用淡筆,因而其燒成作品呈色大多淺淡雅緻。

該藏品為明秋葵紋宮碗,宮碗弧壁油滑,口沿微撇,雋秀蘊藉,猶如華葩半開,臻埏埴之巔。淡藍宜漫抹,濃青善勒骨。外壁巧繪秋葵連枝,彎曲曲回,四美競妍,柔瓣散舒,幽芳怒綻。嫩葉有芒映襯花間,葵瓣旋卷而發。內壁環飾連枝秋葵,與外壁類同,然姿影稍異,更添意趣。盌沿里外、足上各綴弦線二道。通體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潤澤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雙圈楷款「大明成化年制」。曾經在香港拍賣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碗1.41億港元成交,十分稀有,和那個劉益謙的雞缸杯有得一拼。也是是成化瓷器的創作之一。

華南地區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平台

THE LARGEST ART TRADING PLATFORM IN SOUTH CHIN

深圳中古國際拍賣(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4003號

深圳中古國際官方網址:http:www.zhongguart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寒三友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才是天然形成的天珠

TAG:歲寒三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