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延的子午谷計,為啥諸葛亮不允許呢!終

魏延的子午谷計,為啥諸葛亮不允許呢!終

吳國的大鴻臚張儼曾經這麼比較諸葛亮和司馬懿: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諸葛亮的最終目標是北伐,但他歷次北伐,客觀上起到的結果,就是牽制、騷擾和削弱魏國:只要他存在,魏國涼州雍州不敢解甲,魏國始終緊張於他的出征,不敢加兵(曹真伐過一次蜀,沒貫徹始終)。

這可能才是他真正的戰略:能北伐成功自然好,如果不能,至少讓魏國頭疼,自己也能平安回去;他自己在《隆中對》里早說過了,北伐成功的先決條件是中原有變,所以你可以理解為,他大多數的進攻,都是以攻為守的牽制,而不是沒等到機會,就一股腦下狠注賭一把,你死我活。

大致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葉子 的精彩文章:

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正史相比,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三
正史 列舉曹操八大屠

TAG:歷史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