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以為小米只是性價比?背後其實是認知戰,你看懂了嗎?

你以為小米只是性價比?背後其實是認知戰,你看懂了嗎?

有人曾邀請了900名消費者做一個實驗。先將一台RCA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生產的電器的商標換成SANYO公司(日本三洋電器)的商標然後和RCA的其他電器放在一起,這些電器相差不大,讓消費者選擇自己想買的。最後80%的人選擇了貼有SANYO公司商標的電器,他們認為SANYO的產品更好一些。

這個實驗說明消費者會根據對品牌的認知來做選擇。消費者對SANYO的認知就是大品牌、質量好,他們更信賴SANYO的產品。所以即便是有實際上質量相差無幾,甚至價更便宜一些的產品出現時,消費者還是會選擇SANYO。

羅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講的時候提到了認知戰與價格戰的概念。過去的價格戰是消費者通過比較,選擇更低的價格的產品,而認知戰中,不存在比較,是讓對戶形成這樣的觀念:我們的產品在同樣的價位里質量是最好的,在同樣質量的情況下價格是最低的。這就是佔領了用戶的心智,是認知戰的勝利。

Costco是認知戰的典範,他們產品的毛利極低,產品都是經過嚴格把關才上架,同一類產品種類也不多,所以消費者在Costco可以放心地購買產品,而且不用挑選,因為他們知道Csotco已經為他們挑選過了,上架的產品都是物美價廉的。就是這樣,用戶對Csotco有極大的信任,而Csotco也是通過收取每年一定額度的會員費來盈利,會員才能在Csotco購物,這更加進一步地綁定了客戶。

沃爾瑪也是這樣的例子,大家對沃爾瑪的認知就是價格夠低、質量夠好。所以消費者喜歡到沃爾瑪去購物。

雷總曾不止一次說過:「我們的用戶進小米之家可以閉著眼睛買東西。」這便是小米在打的認知戰。

得到APP創始人在2017年跨年演講的時候說,小米想找他們合作在得到APP上賣小米AI音箱。他聽到五五分成很高興,但是看到成本表,一台音箱只賺一元錢,他直接就說不要分成了。小米做的產品足夠好,而且不靠賣單個產品掙錢,所以你買我的肯定不虧。

所以有了下面的情形

是什麼讓利潤極低的小米,在成本極高的線下可以盈利?

小米不通過賣手機賺錢,但可以通過用戶使用手機賺錢,小米遊戲、小米移動等都可以帶來利潤。同時使用小米手機的用戶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小米的其他產品。當用戶了解、使用小米的產品逐漸增多,會逐漸認識到小米產品質量好、價格低。所以會有很多人再購買耳機、充電寶、電視、凈化器等產品,從而使小米及生態鏈產品的銷量也變得非常高。

同時,米粉們通常自帶傳播特性,他們喜歡將好的東西分享給周圍的人,所以很多米粉的朋友會因此接觸或者開始使用小米的產品,從而自己也變成一個米粉,如此循環,所以小米的用戶群在一天天壯大。

線上小米商城、有品商城逐步完善,線下小米之家、小米授權店、小米小店瘋狂擴張,不久的將來,無論你在哪裡,當你要買東西,而小米正好有時,打開小米商城,找到附近的小米小店,提交你的願望單,就會有小店的店長將產品送到你的身邊。

小米在一步步佔領著用戶的認知,現在已經有很多米粉在買東西前會先看小米有沒有賣,在小米之家買東西的時候,不會在意具體的價格是多少。因為在他們認知里,小米的東西都是嚴格把控篩選才上線的,在同類產品里是最富有科技性的,同等質量下是最便宜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去玩機 的精彩文章:

摩拜單車的創始人竟然是個80後美女,從記者到老闆,堪稱人生傳奇
馬雲,阿里巴巴創始人,成功來自於堅持自己所信的

TAG:一起去玩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