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封王拜相,後漢因為他而苟延殘喘幾十年,卻因這些東西讓人刮目相看

他封王拜相,後漢因為他而苟延殘喘幾十年,卻因這些東西讓人刮目相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時間追回到公元208年,意氣風發的曹孟德剛剛平定了烏桓叛亂,又在官渡之戰中大敗河北袁紹,中原一時名聲鵲起,天下英才來者紛紛,然而,此時的曹孟德雖功高,卻已經五十有三了,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圖窮匕見,刺殺董卓,奉天子以令諸侯。如今便是無限感慨的吟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自古以來,雄才之主般若秦皇漢武,都想求得長生不老之術,而只有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認識的如此清楚。這在讖緯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如何對待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掃漢末文人感嘆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慷慨高歌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這便是曹操的詩。

錢穆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曹孟德的詩:錢穆先生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讀文選》中評《短歌行》:「次三四章共八句,乃武帝自述思賢若渴,故曰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今諸賢既集,故鼓瑟吹笙以喜樂之也……七章述諸賢良禽擇木之意。八章述作者優賢禮士之心。讀者試設身處地,若親入魏武幕府,飲讌之次,聽此樂歌,能無知己感激之意,懷恩圖報之心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中,諸葛亮寫的是君臣之情,而曹操寫的是宇宙和人生,格局就不一樣了,君臣之情當然會感動我們,但是曹操在這裡,就是另一番境界了。

當余秋雨認為雖然多數文史學家會把曹植排第一,他卻認為應該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曹植固然構築了一個美艷的精神別苑,而曹操的詩,則是礁石上的銅鑄鐵澆。」

魏武風骨,當世無出其右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陌 的精彩文章:

TAG:公子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