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嘆為觀止:微觀下的良渚玉器

嘆為觀止:微觀下的良渚玉器

良渚玉工高超的微刻技能,讓人為之嘆服,

今天咱們繼續領略良渚人在微刻時的那一份虔誠。

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權杖鐓,遍體飾滿微刻紋飾,體量小巧更顯精緻。

全器以兩個神獸為重心,獸身與背景布滿旋紋與繩束紋。

神獸與其他玉器上的同類紋飾接近,只是沒有神人像。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絕大多數的旋紋都是正旋或反旋的單旋

也很容易見到幾例雙旋,而且一般都是一個雙旋連接著另一個小些的單旋。

雙旋的分布也看不出有什麼規律,不過似乎應當會有特別的涵義,不會與單旋同義

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權杖瑁,也是一件罕見的玉作精品。

它與上面提到的玉鐓一樣,都是權杖上的附件,都是一樣的精緻。

權杖瑁也是通體刻滿紋飾,

是以兩個騎神獸的神人像為重心,神人神獸及背景滿飾旋紋和繩束紋。

從拓片和反轉的圖片上,紋飾細節畢見,可知製作之精工精心。

玉瑁上的紋飾風格與玉鐓類似,

不過在旋紋中見到的雙旋紋更多一些,

不知是玉工技巧更高,還是在設計上就是要保持這種區別。

單獨看這各種旋紋,感覺像是一堆線團一樣,須得仔細觀察,方能分辨它們的近鄰關係。

更特別的是,旋紋叢中還出現了兩例大雙旋,位置是在兩個神人像之間。

中間一塊長圓形空地,如同是一個運動場,周邊的雙旋有如跑道。

這樣的構圖值得特別關注,它也許可以提供解讀雙旋紋的線索。

又是一件玉冠狀器,出自反山16號墓。

此器透雕成形,中間鏤雕一個大神獸形,兩側有兩神人作結伴起舞狀,充滿喜感。

仔細觀察大神獸的雙眼,是對稱的旋眼,而且是雙旋眼

神人與神獸都用微刻作裝飾,依然以旋紋和繩束紋為組合。

其中單旋紋的旋心顯得比較大,也算是一種顯得更有力度的旋紋。

反山15號墓也出土一件玉冠形器,也是採用透雕加微刻的方法表現紋飾,

紋飾主題是無座騎的假面神人,神人及周邊刻飛動的旋紋與繩束紋。

神人方臉形假面雖然刻畫比較簡單,卻讓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原本的裝束,

神冠也是用陽刻方式表現,看似用一條完整的彩帛編綴而成。

雙臂刻畫有單旋紋,左右反向對稱。

神人像左右的配飾,也是繩束紋和單旋紋,單旋紋旋心略大且較圓,方向正反交錯。

匯觀山2號墓出土的玉鐲,寬大厚實如琮,環鐲面微刻有5個神獸面。

每個獸面除眼圈用繩束紋表現,全用單旋紋作裝飾。

此器單旋紋外形有方有圓,且都不見明確的旋心,旋臂迴旋繁複,刻畫非常細緻。

看明白了前述各器紋飾,這一件不須以色彩點染便可看得非常明白,它是真正標準的陰夾陽式陽刻,

不僅陰線刻畫較深且線線到位,陽線的邊緣也打磨光滑圓潤。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被稱作玉琮王的反山編號為M12∶98的琮,

因為紋飾較多且精美,一直為研究者所矚目。

雖然仔細分辨,8個神人像細部會存有差異,

即使是同一人所為,差異也在所難免,不過整體風格還是一致的。

神人像以旋紋和繩束紋為主要元素,與前面述及的神人像大體一致。

如果看黑白圖片,對陰夾陽的陽刻紋飾會獲得更清晰的印象。

在神人像圖片點染後,可以看出旋紋的排列有左右對稱的格局,

左旋與右旋兩兩相對,從這樣的細節上可以看出意匠之妙。

順帶再觀察一下玉琮王上四角的神獸面,

眼鼻處採用較多旋紋裝飾,繩束紋居次要位置。

取兩個獸面對比觀察,可知紋飾布局細節差別明顯。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冠狀器進入微雕範疇較多,表明它雖然有實用功能,也兼有禮器用途。

反山17號墓出土的這件玉冠狀器,只刻畫了一個神獸面,

省略了神人像,線條稍覺稀疏,便於觀察製作工藝。

從紋飾墨拓及反色圖看,所飾旋紋和繩束紋線條都比較流暢,

旋紋也表現有左右對應方向不同的特點,可見這是一個基本的構圖原則。

瑤山9號墓出土玉琮,環器刻有4個相同的神獸面像。

神面沒有表現肢體,是神獸圖的簡化樣式。

雖然簡化了附加部分,卻細化了面像,這也就造就了相當一個精緻的神面像。

大瞪的眼睛,大咧的嘴巴,寬寬的鼻頭,長長的獠牙,一幅猙獰的模樣。

那眼睛表現的也是旋眼,一左旋一右旋。

左右的旋紋也關照了方向上的對應,呈對稱旋動樣式。

用工夫循陽紋點染了獸面,覺得神性的感覺終於完全呈現出來了。

不敢說良渚人如果用色彩畫出心中之神,是否也是這樣的感覺,

但卻是相信他們一定畫出過彩色的神像,當然不會是在玉器上,也許是在飄揚的旗幟上。

還要強調的是,這神面仍然是用陰夾陽的陽刻方式成圖,沒有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磁州窯名品古瓷欣賞,件件美觀養眼!
紅山文化玉器: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起源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