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陪你走過焦慮的日子

陪你走過焦慮的日子

開學後,孩子們陸續回到幼兒園,但每次都發現有些孩子在開學後好幾天還悶悶不樂,有的還很抵觸幼兒園。為從整體上了解幼兒的情緒狀態,今年開學後我們抽取了大中小托各一個班共81名幼兒,對他們的來園願望進行了調查,分願意、一般與不願意三個維度。

結果發現,在大班與中班,大約有80%的幼兒很願意回到幼兒園,不願意來幼兒園的每班有一兩名;小班情況差一些,來園願望強烈的只佔35.30%,不願意來幼兒園的佔23.53%,半數幼兒來園願望一般;而在托班,願意來幼兒園的幼兒只有11.76%,不願意來幼兒園的高達35.30%。

通過與幼兒及家長進一步交流後,我們發現,假期後不情願返回幼兒園的幼兒大致有三類。

開學前未能及時調整作息的幼兒。假期時,許多幼兒作息不規律,開學前沒能調整過來。開學後要求作息規律,這些幼兒很不適應,情緒較差。有的幼兒睡眼惺忪,還有的幼兒到園後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家長態度不堅定的幼兒。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不願意來幼兒園的幼兒中,大部分平時出勤率較低,家長認為不來幼兒園也可以。有的幼兒放假前就提前休假出去旅遊,缺席時間較長。假期過後,他們對幼兒園產生了一種陌生感,自然不情願重返幼兒園。還有一部分幼兒家裡有老人看護,家長意見不一致,幼兒也會表現出不想來幼兒園的願望。

生活中家長包辦代替較多的幼兒。不願意來幼兒園的幼兒中,有一部分平時家長對他們的生活包辦代替較多,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其他幼兒要弱。一想到來幼兒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們就會焦慮不安,從而抗拒回幼兒園。

考慮到影響幼兒長假後情緒波動的因素較多,有幼兒自身的原因、家長的原因,也有幼兒園的因素,我們採取了多種措施,家園配合,陪伴他們走過這段焦慮的日子。

首先,督促家長儘快幫幼兒調整作息,並提醒家長保持態度一致。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孩子抵觸返回幼兒園,是因為早上起不來床。尤其是年齡小的幼兒,當他們從熟睡中被叫醒,又被急急忙忙催促抓緊時間去上幼兒園,會感到煩躁不安。因此,我們要求家長在開學後儘快幫幼兒重建有序的生活,讓他們儘快回到正常的節奏中,保持情緒愉悅。同時,我們通過家長群,告知家長在家庭內部要統一態度,堅持送幼兒入園,讓幼兒知道,假期結束了,小朋友就應該去上幼兒園。

其次,理解並接納幼兒的情緒波動。想到即將返回工作崗位,成人也會緊張、焦慮,更何況情緒調節能力更差的幼兒?因此,我們要求家長與教師對返園後情緒低落的幼兒給予理解、安慰。幼兒早晨來園遲到不責備,而是給他們提供充足的過渡時間;幼兒對幼兒園的飯菜不感興趣或者沒胃口,也不要求他們全部吃完,而是提醒家長回家後給他們補充食物。幼兒忘記班級常規,也提醒教師不必煩惱,而是與孩子們一起慢慢溫習。所有教師對孩子們的負面情緒都給予了極大的理解,慢慢地,他們就放鬆下來了。

再其次,開展有趣的遊戲活動,轉移幼兒注意力。開學後,我們精心設計了各種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回顧快樂的春節,一起做湯圓、猜燈謎迎接元宵節,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幼兒年齡較小,情緒變化比較大,這些集體活動的最大特點是能讓所有孩子儘快參與進來。事實表明,他們很快就沉浸在有趣的活動中了,從而也就忘記了內心的不愉快。

開學後的每一天,我們都持續關注、跟蹤孩子們的情緒狀態。後來,我們又持續開展了幼兒入園意願調查,發現那些不願意返回幼兒園的中班與大班幼兒,3天左右就重新適應了幼兒園,大部分小班與托班幼兒也在一個星期左右恢復了較好的狀態。但也有極個別幼兒,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從假期狀態當中恢復過來,但是我想告訴他們:「你們的焦慮我能懂,老師願意給你們時間,陪你們一起走過情緒的低谷。」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醫學部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1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兩會E政錄嘉賓觀點
伊彤代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應超前部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