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緩不過來的累 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緩不過來的累 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如果你長達幾個月間一直經歷著身體和精神上的掙扎,腦袋迷迷糊糊,感覺很疲憊,不管睡了多少覺都不會緩解的話,最好引起重視,因為這些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CFS)的癥狀。商業內幕網站(Buiness Insider)生活編輯艾莉森·米林頓就患有這種疾病,據醫生當時給的醫囑,這種病很難被治癒。雖然慢性疲勞綜合征聽起來像是常見的亞健康狀態,但它卻複雜得多也嚴重得多,最重要的是,這種疾病現在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

概述:休息無法緩解疲勞

慢性疲勞綜合征聽起來像是常見的亞健康狀態,但是它比亞健康複雜得多,並且有另一個名字——肌痛性腦髓炎(ME),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1987年提出。癥狀包括極度疲勞,並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以至於擾亂日常生活,而且休息都不能緩解癥狀。據估計,全球至少有1700萬人受到該病症的影響,女性人數是男性的4倍。根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報道,患有該病症的人多為25歲至45歲的中青年。

2015年,美國醫學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將肌痛性腦髓炎定義為「一種後天習得的、慢性的多系統疾病」。對於該病症,報告還補充了包括「免疫、神經和認知障礙」等癥狀。雖然現在研究人員還沒有發現確切的病因,也沒有正式的診斷測試,但似乎大多數病例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腺熱等。

事實上,上世紀就已經出現了該病症,20世紀50年代,倫敦皇家自由醫院爆發了一場疫情,之後,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塔霍湖,當時這種流行病被戲稱為「拉格迪·安」(特指當時的一個角色,有著紅色毛線頭髮的娃娃)。在那以後,世界各地開始出現這一疾病。對於患者來說,與慢性疲勞綜合征「共同生活」的感覺就是很累。

癥狀:絕不僅僅是累而已

慢性疲勞綜合征可能通過一次流行性腮腺炎引發。當病毒消失後,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疲憊感,並且會持續幾周時間。這種累讓人在爬樓梯時都忍不住想躺下休息,同時還伴隨著頭疼和大腦「霧蒙蒙」的感覺,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這個時候,別說正常工作了,日常生活也會受影響,躺在床上休息似乎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但事實上,即使睡眠也不會讓癥狀有什麼改善。

2011年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曾提出這種疾病可以靠更好的鍛煉和心理治療獲得改善。不過,多年後的數據分析表明,儘管你已經獲得標準的醫療護理,但是治療能幫上忙的可能性最高只有10%,而徹底「復原」的機會幾乎沒有。

今年三月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於2011年的研究進行了重新分析,結果發現,運動和治療並沒有長期的益處。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紐西蘭惠靈頓大學的卡洛琳·威爾希爾博士在《BMC心理學》期刊上寫道,除非有確鑿的證據,否則我們必須得出的結論是,從長期來看,此前研究所提到的治療效果並不持久。認知行為治療等並沒有長期的好處,即使病人擁有良好的基本醫療護理。

影響:很難集中注意力

生活編輯米林頓透露,她患病時正處於攻讀碩士學位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多方的理解,她完成了學業,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麼幸運。牛津大學的一名學生在攻讀學位的最後一年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起因是一場流行性感冒,這名學生在申請延長課程的時候就遭到了拒絕。事實上,許多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每50名兒童中就有一人受到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影響,每100名兒童中就有一人因此每周至少缺課一天。

對於成年人來說,患慢性疲勞綜合征就更加複雜了,患者很難向上司解釋自己因為太累而無法出勤。米林頓稱她的幸運在於沒有把自己逼得太緊,強迫自己出門,而是開始有規律的循序漸進的鍛煉,這讓她的感受得到了改善。不過即使是這樣,慢性疲勞綜合征還是會不時突然「到訪」一下,讓她起不來床,或者很難集中注意力。

無奈的是,一些人在看醫生時常會被告知他們只是患上了「心病」,應當去看心理醫生,而不會聯想到這其實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警示:應引起重視去醫院

據《衛報》報道,英國2016年的一項調查發現,46%的患者認為醫生並沒有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提供應有的醫療措施。18%的人甚至沒有求助過醫生,因為沒有重視該病症而導致病情加重。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2015年啟動了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的研究計劃,該機構的負責人弗蘭西斯·柯林斯表示,在科學尚未解開的眾多神秘的人類疾病中,慢性疲勞綜合征已經被證明是最具挑戰性的疾病之一。他希望新研究能夠探明這種令人困惑的疾病的病因,以便制定預防和治療策略。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也於2016年開始對三分之二患有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兒童進行治療,希望幫助他們減輕癥狀。

米林頓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關於這種疾病的研究,並且希望獲得更多理解,為這些患者創造一個可以放鬆身心的學校和工作場所。

(本文來源於健康報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給寶寶喂葯喂對了嗎?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有什麼不同?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