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看「藝術」,談「育種」是荷蘭鴿友們的口頭禪,所謂的「藝術」,是指動物遺傳學教授阿爾方斯.安克與斯特芬.凡布利曼合著的《育種藝術》一書。此書發表於1986年。對此,荷蘭育種專家漢克.外赫,鑒鴿大師彼德.迪威德,和鴿屆等高層人士給予阿爾方斯.安克教授極高的評價,稱他為「藝術聖師」。所謂「育種藝術」裡面的八個要點譯文如下: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一、 孟德爾所定的因子定律對賽鴿的培育有一些幫助,但那種方法使最活躍的性質沒有被繼承下來。

二、 近交不是一個數字型檔,它更像是一個演奏的樂器。一個好的演奏家和一個美妙的音樂是出自這個樂器。

三、 當以一個超級種鴿為基礎的近交,就會有很好的遺傳結果;而以一羽超級賽鴿為基礎所得到的保證卻非常小,因為有很多的狀態和活力因素存在。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四、 在一個家族中繁殖是和近交不一樣的。近交總是伴隨著活力的喪失。甚至活力喪失的越多,越是近交的最好結果。嚴格近交的動物是不適合比賽的,僅用於作育。

五、 當近交的鴿子做雜交後,活力很快又重新獲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育種慣例:所有的原種(基礎的)首先近交,然後雜交這個近交的產物。近交是為了固定遺傳歸巢基因;雜交可帶來活力和強壯。

六、 通過近交容易找出低劣的品質。

原來種鴿育種也是一門藝術,為何?

七、 近交同時縮小了變化。一個血統更多的去近交,那麼它的產物就更加相像。

八、 一隻出色的種鴿與他的孩子交配,可獲得一種能繼承並能遺傳他的出色的品質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鴿子。父女、母子配會比兄妹配,對能達到這個目的會更有效果。

遺憾的是這位千古留名的藝術聖師阿爾方斯.安克教授,於1979年離世,7年後《育種藝術》才發表出來。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鴿友們有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想了解更多養殖知識,點擊關注按鈕,更多精彩內容等你到來(例:種鴿還能這樣速配?!)。記得關注、轉發、收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