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了錢收穫的卻是抱怨,這到底是誰的錯?

花了錢收穫的卻是抱怨,這到底是誰的錯?

事實上,當我們開始玩遊戲的時候,就被「ALL IN」這個怪圈所深深地吸引,只是渾然不自知罷了。

TIPS:ALL IN這詞具體來源於哪並不重要,但我們這裡說的就是在參與眾籌或者買遊戲的時候要把關於這款遊戲的一切全部買下來,也就是大家俗稱「大全套」的東西,而一般對於那些模型遊戲而言,這個辭彙可以說是價值不菲。

一隻腳從電子遊戲圈子踏入桌游的世界,朋友給我推薦的第一個網站不是大家熟悉的BGG,而是著名的「桌游夢想起航網」Kickstarter,至於為什麼不是摩點,因為我朋友對我相當了解,在很久以前我就是個崇洋媚外的傢伙了。

在那時,Kickstarter這個網站震撼我的,不僅僅是我從未接觸過的眾籌形式,更多的則是容量數十倍於電子遊戲項目的桌游項目,每天都有數個甚至十幾個項目開始眾籌,少則幾千美刀,多則數百萬。而這其中遊戲介紹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卻不是告訴你這個遊戲該怎麼玩,或者壓根沒在主頁面出現,而是SG和Exclusive,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獨佔解鎖項。

KSE真的是很嚴厲

這種本末倒置的方式一瞬間讓我實在無法理解,但回想起電子遊戲的店特(店鋪特典)的促銷方式之後,我似乎頓悟了這樣操作的緣由。就像買電子遊戲看中店特的豐富程度一樣,大多數玩家來Kickstarter參與眾籌的目的,根本不是什麼支持原生態的桌游新銳設計師,而是為了那些獨佔的獎勵和龐大的解鎖項罷了。至於價格多少,在這一刻似乎不再重要,我們大多數更關心的是,後面的KSE還都有啥?再去發動一下誰誰誰來支持一起沖SG?這公司解鎖不夠積極,我怎麼調動下大家的積極性?

其實這也叫店特!

因為我是真的很喜歡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甚至比拿到這款我喜歡的遊戲玩一下更讓我心動。

但事實上,通過對桌遊行業和遊戲的了解,我明白了那些東西對於體驗遊戲的意義並不是那麼的重要,甚至很多熱心的玩家都會在貼吧以及群里反覆強調,這些遊戲只玩基礎就夠了,加擴展會不平衡如何如何,但我發現就是那些這樣說的人,居然就是買遊戲動不動就ALL IN的那一批,這真的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既然他們知道「ALL IN」的價值並沒有它的價格那麼華貴,那為什麼還要一次又一次地前赴後繼去追逐它呢?

當然是因為酷炫啊!

事實上,這很容易理解,如果我的理智允許我看到遊戲只買基礎版本的話,我一定會這樣做。但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簡直就是自相矛盾的。為了讓自己不會那麼痛苦,我最終作出了讓步,沒有一絲猶豫,這也是我ALL IN的唯一原因。

你是否也因為一些沒必要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索然無味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專業性的辭彙: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這裡特指那種總在擔心失去或錯過什麼的焦慮心情,也稱「局外人困境」。具體表現為無法拒絕任何邀約,擔心錯過任何與有助人際關係的活動。

在這個信息爆炸、社交網路橫行、移動設備無處不在的年代,FOMO 一族興奮地加入社交狂歡,實時關注好友狀態、四處留言點贊、積极參加興趣集會,生怕錯過什麼享受生活的機會。

在鋪天蓋地的社交網路中,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情緒及情感極易受其影響,尤其是當瀏覽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時,那些不斷閃爍的信息提示,忠實地反饋著好友們的最新動向,潛伏於心底的惶恐與焦慮開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惡性膨脹,這種特別的複雜情緒,恰巧也就成了Kickstarter眾籌發起人最好的吸金工具。

什麼是大佬?一天有72小時的才是真大佬!

無可否認的,Kickstarter就是那個玩弄FOMO一族的「詐騙團伙」,因為實際上,沒有人真的需要那些SG和KSE。在屏幕前,你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平等的,大家都能看見那些東西,這沒有什麼稀奇的;但將地點搬到桌面上的時候,情況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因為那會是實際存在的內容,無法觸碰到就意味著虛無縹緲。

大部分的眾籌發起方在這個平台出售的,也正是這份虛無縹緲。

Kickstarter的眾籌遊戲與零售桌游最大的區別就是,一般遊戲未出就會很奇葩地加上幾個所謂的擴充,或增加遊戲體驗,或豐富遊戲元素,但真正能為遊戲帶來變革的東西,幾乎沒有。所以可以說,與核心基礎遊戲同時推出甚至是售賣這份夢想的擴充,實際上是個很邪惡的事情,就像如今的電子遊戲DLC一般,將遊戲估計分拆為0.7甚至更低的比例,想要完整體驗你就必須購買這些東西。但毋庸置疑,這種營銷方式在哪裡都是相當成功的,因為如果你真的深深地愛著這款遊戲,那麼你當然會希望愛上它的全部,並且它的全部都屬於你,沒人願意去體驗一個殘缺的美,這種心態甚至會讓你迷失自己,喪失對遊戲本源的興趣所在。

這種心態真正有趣的內容,則在於ALL IN之後的心態轉變和草草收場。

讓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你在許多年前ALL IN的遊戲最終寄到了你手中,但它似乎這時徹底變了一個樣,或者說,變成了另外一個遊戲,你此時喪失了數年前的激情,理智與客觀這時突然在你的大腦佔領高地,然後你決定坐下來,欣賞這款遊戲真實的樣子。

這麼個遊戲居然還能籌那麼多錢簡直是太可笑了!

這遊戲只有基礎玩的最多!

我根本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體驗遊戲,因為其他人並不允許我這麼做,他們壓根就沒有對遊戲的熱愛!

當我和不同的人群玩這款遊戲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要我帶那些擴展,如果我執意如此,這些人最終會拒絕和我玩了,這真是糟透了!

就算能找到那麼多有耐心的好夥伴,但加入這些擴展和SG就好像是又在SET UP一個全新的遊戲一樣,如果時間太長,這些人似乎會把之前教學的基礎規則忘個底兒掉,說真的下次我再也不嘗試這樣做了!

就算我要玩這些擴展,還要去再讀一遍擴展的規則,並且把基礎的一些元素和組件進行替換……FAQ在哪?當我詢問了數次這個問題之後,也許這擴展也只能下次再玩了吧!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東西一無是處,只是此時此刻,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會隨著自己心態的變化和許多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而變得地位大打折扣,你開始變得不再需要它們,甚至是你平時最為重視的缺斤短兩的話題。或許,這些擴展並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進行銷售,這也是Kickstarter遊戲在BGG排名鮮有較高的原因之一,或許你會說《Gloomhaven》《第七大陸》《KDM》《旭日》《加勒多尼亞氏族》《無盡殺戮》……???但這在桌游項目中,真的只是九牛之一毛了,我們總是會被一些看上去光鮮的項目所吸引,但實際上最終我們花了錢,收穫的內容,更多的則是抱怨?這到底是誰的錯?

我知道,當我們ALL IN購買一款遊戲的時候,感覺絕對就像FOMO一族一樣,並且認為是做了絕對正確的事。但當我們真的擁有了這一切,並且被告知這款遊戲還會再出擴展的時候,我們會毫不猶豫地無視它,這是為什麼?

因為桌面遊戲並不是虛擬的事物,它所能帶來的延展性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驚世絕倫。如果我已經買了這個遊戲,並且知道一個基礎就夠了,我甚至沒有去拆開擴展的盒子,沒有撫摸盒子的手感……於是我可能,不,是一定不會這樣,因為每一個桌面遊戲玩家對於遊戲的愛,都好像大海一樣無垠無邊,我從未聽說過只喜歡玩固定某幾個遊戲的人,這只是眾多桌面遊戲中的一個罷了,失去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損失。

所以,如果您的心理防線足夠堅固,在了解遊戲之前,就先去參加基礎版的眾籌吧。不要被錯失恐懼症沖昏了頭腦,因為擺在你面前的不僅僅是一個基礎版遊戲,而是一個帶有一系列擴展和SG的「基礎遊戲」,也是一個無底深淵。雖然在那裡你可以大肆宣揚自己的愛和熱情,但願最後的最後,您的這份愛,不會變質。

最好的方式是擁抱錯過。

與FOMO相對,國外於是有了JOMO這樣一種說法,Joy of Missing Out,享受錯過,在這個肉慾橫飛的年代形成更加獨立的人格,比起把太多的時間放在了解別人、追蹤社交狀態、活出別人認為成功的樣子,你開始更加關心自己,自定義美好的生活。在之前,FOMO讓社交接管了生活,改變了生活,進而讓人們失去了生活;而JOMO的出現,則讓人們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權,看似失去了什麼,但反而不會失去任何東西,因為我們似乎,從未失去,只是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去感受罷了。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會對如今正糾結於Kickstarter遊戲購買的玩家朋友們有所幫助,是時候嘗試新的生活方式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ICE桌游社 的精彩文章:

《魔法騎士》將於今年發布大全套版本 文末有彩蛋!
德式新革命就是模型史詩?

TAG:DICE桌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