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開「脾虛」的面紗

揭開「脾虛」的面紗

我們最常說的就是脾虛,可是很多人對脾虛不以為然,往往覺得脾虛不能夠實際感受到,脾虛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的。

脾虛會導致很多疾病的入侵,同時影響人體的陽氣,陽氣決定人的壽命。所以,脾虛讓你的壽命縮短。

其實脾虛可以從人的嘴巴和其他地方發現,只要好好看看這些地方,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虛。我們今天就一同看一下為什麼脾虛折壽?怎麼看脾虛?

一、脾虛是什麼

很多人連脾虛是什麼都不知道,還怎麼談脾虛,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虛。所以我們要先知道脾虛是什麼?中西醫對脾虛的看法。

中醫脾虛:在中醫理論中脾虛泛指是脾氣虛損造成的一系列身體臟器失調的多種生理現象。

脾虛包含運化失常導致營養吸收出現障礙,水液失於布散導致體濕痰多,甚至是出現敗血症。腎有先天之本的說法,而脾則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虛不宜小看。

西醫脾:在西醫中脾只是作為人體的一個臟器,屬於免疫器官。脾臟佔有全身的1/4的淋巴組織,脾臟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所以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免疫器官同時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由此看見脾對人體的重要性。

二、脾虛、無脾會怎麼樣

1.脾虛會肥胖

現在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在追求好身材,想瘦一點,因為瘦一些會更美,瘦一些會更健康。但是很多會出現越減越肥,而且剛到夏季還沒開始減肥就發胖了,這些其實都是脾虛造的。

首先,脾虛導致運化能力下降,代謝困難,食物的能力過多的積存在體內出現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臟負擔,人會因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虛導致肌肉鬆軟不再緊緻,肺部就會出現「游泳圈」,突然發現自己肚子上的肉越來越多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

2.脾虛成為「黃臉婆」

脾虛不僅僅會導致肥胖,也會有很多「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這些人往往因為脾虛導致食物無法運化,出現體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虛,面色蠟黃或蒼白。往往這一類人不能負重,抵抗力差,因其他疾病導致死亡。

3.脾虛怕冷又怕熱

中醫中的虛分為陽虛和陰虛,陽虛則怕冷,陰虛則怕熱。脾虛會導致氣陰雙虛,出現冬季即使是生病也還是手腳發熱,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處於低血壓狀態,每天精神不足,渾渾噩噩。

4.脾虛拉肚子、月經量多

拉肚子是脾虛最典型的的癥狀,主要由於脾陽虛,造成食物無法運化,濕氣入侵,大便溏稀。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不統血,導致血液不安正常的血管運行,出現慢性出血,月經量過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虛癥狀。

5.沒有脾臟會怎麼樣

脾是最大的免疫系統,但是因為脾臟很嬌弱容易受損。往往很多疾病和外傷會導致脾臟被割除。

多數人認為脾臟不是人體主要臟器,不會有太多影響,但是存在必合理,如果失去脾臟必然會導致很多免疫問題。

免疫系統肯定回不到原來的水平,人也會容易生病,癌症細胞容易入侵,失去脾臟多數會早早衰亡。

三、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里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與脾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

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

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肺與脾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

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腎與脾

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

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雖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樣,但必須一起養。

四.脾虛哪裡看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食谷水,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四白。所以脾臟虛不虛要多看看嘴和口。

1.從口看脾虛

脾開竅於口,所以人的胃口和脾息息相關,而且在中醫理論口與脾的功能和是統一協調的。

所以脾的功能可以從口反應出來。脾氣強則食慾旺盛,想吃東西。

在《靈樞·脈度》中提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所以脾虛則無味,脾熱則會出現口中甘甜,脾氣失調才會出現口膩、口苦等現象。脾氣充足才能夠知道辨別五穀的味道。

所以,脾虛不虛從口能分辨出來,如果口中出現異味,多為脾失調造成。

2.從唇四白看脾

脾其華在唇四白,首先,我們要知道四白是什麼地方。唇四白中的四不是指數字,而是指四方的意思。白,因為正常嘴周圍的皮膚是白色的。所以唇四白指的是嘴巴周圍的皮膚。

a.唇腫

在《素問。五臟生成篇》記載:「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胃中有火則上行於唇,胃有火,則脾必受灼。所以,唇腫也是脾胃出現問題了。

b.生瘡

脾失去運化功能,導致食慾不佳,濕阻中焦,導致口角生瘡。這是典型的脾虛濕阻的表現。而反覆的口角生瘡,則是因為脾胃陰虛造成,而且瘡多發於唇部、舌頭、口腔兩側和上顎。

c.唇炎

嘴唇總是脫皮,乾裂。這是由於脾胃積熱上沖,而外受風邪侵襲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秋季我們的嘴唇總是干痛。

d.嘴唇無光

脾氣足則唇色紅潤有光澤,彈性好。而當口唇淡白無光則表示脾虛氣虧。

e.嘴邊黑

唇四白,也就是嘴邊,嘴邊黑是典型的脾虛濕盛的表現,脾虛導致身體怠倦,濕氣入侵厲害。

3.從其他方面看脾虛

a.嘔吐

脾虛導致胃納不佳,食物難以克化,脘腹脹滿,胃氣體上逆,導致嘔吐。所以,當出現飲食稍微不注意就嘔吐,病情經常消化不良多數為脾虛造成。

b.多口水

我們經常發現小孩子會流口水,但是不是所有小孩都有這種癥狀。這是由於脾氣不足,不能夠很好的布散津液,導致口水多向外流。所以發現你的孩子經常流口水,如果沒有在出牙期,可能是脾虛,脾氣不足造成。

c.胖舌頭

胖舌頭是夏季脾胃虛弱,導致體內濕氣太重的典型表現。這種情況,多是由於飲食造成,飲食主要太冷、太雜和食物不健康。當然還和居住環境太濕造成。

我們天天講脾胃虛弱,卻不知道脾胃到底有什麼傷害。從上文中我們知道,脾虛本身雖然不會導致我們身體出現大病,但是脾胃虛弱會導致免疫力虛弱,導致其他疾病的入侵,從而縮短我們的壽命。而脾虛在我們嘴上有很多的表現,我們想要知道虛不虛,只要對鏡子看看嘴巴就能了解我們的脾臟處於什麼狀態中。

透過人體的的一些些小變化就能得知自己身體五臟六腑的變化,真的太神奇!

《景岳全書》中說「土氣(脾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王,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通過調理脾胃,能夠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對整體狀態進行調整,可以防止衰老。

如何治療脾虛呢?

且看經方驗案

1

患者:王某 當塗縣大隴鎮人

性別:女

年齡:12歲

初診時間:2016年6月15號

患者當時以雙下肢廣泛性紅色出血點疹,在當地和某三甲醫院治療,具體用藥不詳(都是西藥抗過敏性的藥物),效果不佳,遂來我處診治。

查:雙下肢廣泛紅疹隱於皮下,按之不褪色,面白,舌淡紅,苔薄白,脈關緩,納一般,便秘,夢多,無惡寒,以前喜食冷飲。

診斷:脾胃虛寒,脾不統血,應溫中健脾

處方:補脾七號加白蔻仁砂仁

方組:附片1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朮20g 党參20g 乾薑20g 白蔻仁15g 砂仁15g

劑量:7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開後煮20分鐘,分三次飯後溫服。

二診:2016年6月22號

其奶奶帶孩子來一進門就說,你這中藥真神,現在孩子身上的皮疹都好了。

查:雙下肢原來的隱疹全部消失,精神狀態很好,舌苔還有一點薄白滑,余皆良好,為了鞏固療效,續原方7劑而愈,至今未再發病。

醫者嘆經方的神奇功效,方中並沒有時方的涼血活血之類,而是從巜內經》的精髓中獲取治療的根本,與同道共勉!(安徽省蘇昌富醫生)

2

患者:李某

性別:男

年齡:18個月

初診日期:2015年5月6日

厭食,挑食,消瘦,面色暗黃,神差,眼窩凹陷,易汗,舌苔厚膩,小便可,大便時好時溏一年余;一直只喝奶粉不吃其它輔食,多處求醫用藥無效,經患者介紹來我處求治。

處方:補脾七號

方組:制附片1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党參25g 白朮25g 乾薑25g 白蔻仁15g 砂仁15g

劑量:五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兩大碗水泡30分鐘,水開後再煮20分鐘,去滓,多次少量溫服。

二診:因天氣下雨距離較遠,5月20日二診,來時我當時就驚訝了,小孩面色比之前好多了,家長主訴,奶粉比之前多喝一倍,能食些輔食,精神好多了,肉捏著也結實些了,大便一直很好,睡眠也好,家人直贊葯之神效,還不苦。

效不更方,原方十劑。

效果:前幾日,患兒姥姥來我處就醫,高興的說,小孩子好了,一切正常,胖了,去她家時差點認不出來了。

患者好了,我作為醫生也是很高興,以前臨床上很多病我用西醫治療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學完經方後,發現這些問題用經方真是迎刃而解。(河南省肖紅濤醫生)

3

患者:王某 內蒙古包頭市人

性別:女

年齡:58歲

初診日期:2014年6月8日

癥狀:因腹痛、腹瀉8年,而來我處診治,這8年以來經常有發作性腹痛、腹瀉。每日泄瀉3次至7次,大便稀薄,無膿血,有時伴有粘液。瀉前有腹痛,並伴里急後重。發作時常與受涼、精神刺激等因素有關,每日清晨必瀉。曾做大便常規化驗:白細胞10~15/HP。結腸鏡檢查,報告「結腸粘膜輕度充血水腫,未發現潰瘍病變。鋇劑灌腸見橫結腸及降結腸邊緣不規則,袋形消失,粘膜平直,呈長條狀陰影,提示「結腸炎」。這幾年來屢經治療,效果不佳。刻下:患者身型瘦,精神較緊張,面色略顯萎黃,腹軟,按之不痛,未觸及腫塊,舌質淡暗,苔薄白略膩,脈細弱。考慮「脾腎陽虛,寒濕不化;」治應以「健脾補腎,昇陽除濕」

診斷: 泄瀉(過敏性結腸炎)

處方:補脾七號加減

方組:制附片15g 桂枝45g 炙甘草45g 党參30g 生白朮30g 乾薑30g 白蔻仁15g 砂仁15g

劑量:十五劑(每日一劑)

煎服方法:先用水1500毫升將葯浸泡30分鐘,用大火煮開再調小火煮20分鐘即可,分三次飯後溫服。

二診:由於路途比較遠,病人來電說:仍有腹脹,腹瀉每日3至4次,精神比以前好很多。原方再服十五劑。

三診電訴:腹脹,腹瀉減輕,每日1~2次,便已成形,其餘諸症消失。囑:再服原方十劑以鞏固療效。

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月後病人寄來錦旗一面。(福建省陳阿亮醫生)

4

患者:黃某

性別:男

年齡:4歲

初診日期:2015年6月8日

症見: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發育尚可,時臍周疼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舌淡苔白,指絡青紫。

考慮:脾胃虛寒

治療:桂枝人蔘湯溫胃散寒,加砂仁、白蔻仁芳香醒脾,加制附片扶陽氣、固腎氣。

處方:補脾七號

方組:制附片15g 桂枝30g 党參20g 白朮20g 乾薑20g 炙甘草30g 白蔻仁15g 砂仁15g

劑量:5劑(每日一劑)

煎服方法:1200ml水浸泡30分鐘,煮開後煎30分鐘,分4次熱服。

治療效果:服完第二劑後,患者媽媽欣喜來告之,腹痛消失,知道餓了,一次能進食兩碗飯(從來沒吃這麼多過)。特意來致謝!

前幾日偶遇,見患者面色紅潤,氣色很好,還長高長胖了許多。(貴州省江琴醫生)

溫馨提示

平台所刊醫案僅供中醫臨床思路參考,

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試藥。

有你想看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胎兒的脾氣是娘胎帶來的,有這些特徵的孕媽生出的孩子很愛笑
那麼大的脾氣,我是打你還是不打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