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距離太原100多公里處,隱藏著一座中國最古老的木建築

在距離太原100多公里處,隱藏著一座中國最古老的木建築

相比於西方以石頭為原材料的建築,中國的木建築更容易消失在歷史的變遷中。不管是戰亂或者是火災,這些木構建築很容易被破壞,再加上後代的重修往往是新建,我們總是很難窺見最原始的古建築。

不過有幸,國內現在還留存有數座始建於唐代的建築,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就是位於山西忻州五台縣的南禪寺大殿。

這座南禪寺大殿位於忻州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李家莊,距離省會太原的距離約為100多公里。它的始建的年代不詳,但重建年份為唐建中三年(782)年,是目前國內最早的木構建築,比梁思成和林徽因先前考察並斷代的佛光寺大殿還要早。

在上個世紀30年代,有日本學者稱,世界上留存的唐代建築都在京都奈良等地。但是,隨著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在山西各處等地考察,發現了建於唐代的佛光寺大殿,從而打破了「中國沒有唐代建築」的論斷。

在解放後,在有著「中國古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山西,這座始建於唐朝的南禪寺大殿被發現,再一次驚艷了世界。

古時候修造建築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平梁下記錄下維修的時間,在南禪寺大殿西縫的平梁下,就還保留著當代的題字:「因舊名旹(時)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這也是大殿建造年代的重要證據。

經過宋元以及明清各待,南禪寺大殿雖然經過了維修和裝繪,但是唐代的規制結構和塑像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在1973年,南禪寺大殿又經歷了一次復原性整修,恢復了唐代殿宇建築出檐深遠的風貌。從外觀上看,南禪寺大殿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人們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唐代豪氣雄健的建築風格。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草為城 的精彩文章:

山西1個縣級市,人口不到25萬,擁有礦產資源51種
這個曾位於邢台的湖泊,面積堪比白洋淀,卻在百年前消失不見

TAG:築草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