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構圖神話的破滅

構圖神話的破滅

攝影是個特別容易製造神話的行當(如果可以說行當的話),開始我只是覺得這些神話有問題,卻說不出來哪裡不對頭,為什麼。在經過幾年的思考與拍攝實踐之後,基本搞明白了。今天先來破一破攝影的第一個神話——構圖神話。

大夥別覺得這些神話只有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存在,其實在歐洲——攝影的發源地也一樣存在,並且早就有了。1869年,也就是攝影術發明的30年之後,歐洲有個叫H·P·魯濱遜的攝影家出了《攝影的藝術效果》,在這本書中,作者羅列了很多畫面安排法則,其宗旨就是忠實模仿繪畫,越像繪畫,照片的藝術性越高。在這本危害甚大的攝影書中所推崇的法則,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信奉者(至於為何這本書危害甚大,需要另闢文章)。

神話一、黃金分割法

就是把主體放在畫面的橫向或縱向的黃金分割點上。由此可以衍生出九宮格法,在長方形畫面上橫向畫兩道直線,縱向也畫兩道直線,把畫面平均分成九個方塊,這四道直線相交的點,就是安放主體的地方(如下圖)。

在此前提下,如果我們被黃金分割法給束縛住了,面對現實拍攝對象時,不是從實際需要出發,拍出來的照片反而容易構圖呆板,缺乏想像力。

繪畫是從一塊什麼都沒有的畫布(紙)憑空一筆一筆畫上去的,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意圖進行控制和發揮,攝影不具備這個條件。攝影面對的是自然(如果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話),只要我們相信自然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的,那麼攝影的取景構圖方式也是因地制宜無窮盡的,沒有最好的構圖,只有最合適的構圖。這是另一種自由。

看上面這張照片,作為主體的人物被壓在左下角,作品一樣成立(為啥成立,我已經在前面的文章中做過較為詳細的分析)。

對於攝影來說,如果主體恰巧處在黃金分割線上了,就在那裡好了,如果不在,就讓它不在好了。

神話二、上下不能平分

這裡的平分是指把畫面上下對半分。在拍攝含有地平線的風景時經常會遇到這個問題。

先說說畫面為啥不能上下對半分。

這是我從網上隨便下載的一張圖片,地平線把畫面上下對半分了,我們來看看在這張照片里的視覺邏輯。因為是上下對半分了,海水和天空占畫面的比重是幾乎一樣的,很難分辨出哪個佔主要地位,海天之間主次關係模糊不清,這不符合我們的視知覺簡化取向,天空和大海有分離開的趨勢,變成兩個區塊在視覺上就相對簡化了。但是畫框又偏偏把這兩個東西框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塞給眼睛,在視線的上下游移不定中,那道地平線成了最強烈的存在,其他元素都成了次要的東西。本來可能成為主體的海面上的房子反而有點像個累贅,畫面整體顯得呆板無趣。這個時候把取景框往下或者往上移動一定量,地平線的顯著存在就會立馬大大降低,視覺又回歸到大海或者天空,然後注意到海面上的房子,再由此展開各種聯想,照片就活過來了。或者,這房子足夠大,在視覺上能夠把注意力吸引過來,那麼海天對半分就沒問題。

顯著問題來了,有人就拿著這個視覺規律去生搬硬套,這是不符合我們前面早就說過的法無定法原則的。再來看一列上下平分的。

這是獲得哈蘇攝影獎的日籍攝影家杉本博司最有名的組照之一《海景》系列。為啥他老人家的照片就可以上下平分呢?

上下平分會帶來的視覺體驗我上文已經分析了,不再重複。《海景》系列照片有個突出的特點很容易被人忽略——作者在取景的時候,機位都比較高。如果站在沙灘上這樣的低機位拍攝會怎樣?

我自己在平時的拍攝中,遇到這種一直向遠處延伸,景物細節還基本重複的場景時,感到非常頭疼,比如大海、花海等等。因為機位離海面或花叢只有一米多點,這會帶來很強烈的透視關係,焦距越短越強烈。再看拍出來的照片,我們都知道近處被攝進來的海浪或花朵數量比較少,遠處會大大增加,因為這些紋理是重複向遠處延伸的,我們的視知覺很清楚遠處的浪或者花其實和近處是差不多大小的,這個時候大腦會自動進行彌補,把遠處放大,於是地平線那裡左右兩側好像是向外鼓的,這讓視覺體驗很是不舒服。看下面這張我從網上下的大海圖,整個海面看起來下面窄,上面寬,像一個倒過來的契形,不舒服。大家自己去仔細感受一下。

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杉本博司前輩當然也會注意到這個問題,於是他採用了高機位和中焦距的辦法,海浪還得特別細,盡量來減弱海平面的透視感,最大程度上克服我上面說到的缺憾。

《海景》被上下平分之後,海天要分離,又被人為的畫框死死箍在一起,在這種矛盾中,再沒有其他東西來從中破解調和。對著照片觀看一段時間之後,淺灰調的天與深灰調的海開始抽象起來,好像那海一直就在那裡,從遠古到眼前一路走來。我猜這就是作者的用意或者說主題——對時間的探索。

當觀者乍一看照片的時候,看到的時間是現在,隨著觀看時長的增加,注意力的投入(原片用大畫幅相機拍攝,有足夠的細節給觀者的視覺留下細細審閱的餘地),畫面開始抽象之後,時間開始倒退,回到從前,回到盤古開天地的時候。

如果《海景》不是上下對半分的構圖,還能表達出這層內涵么?

此外,還有好多神話,比如拍攝人像的時候視線前方的空間要比後方的大,再比如S曲線等等,限於篇幅,這裡不再一一進行分析。

通過上面案列的講解,我們可以總結出,任何一條構圖鐵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巨大的局限性。構圖只是手段,當手段本身成了目的,危害不可謂不大了。這些構圖神話不是我們能不能破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去遵守?我的答案既不是否定也不是肯定,而是無視那些構圖規則,拍我們自己的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性遠行 的精彩文章:

攝影三重境界(一):並不神秘的「見山不是山」

TAG:詩性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