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屐痕處處】世外灰坪

【屐痕處處】世外灰坪

世外灰坪

早春二月的周末清晨,陰霾驕縱霸道,陽光躲躲閃閃,雖然拿捏不準天公的用意,但期待了良久的古道彷彿在不遠處招手示意。我們整裝待發,為躲避紛繁嘈雜,追趕別樣的景緻。不知是天氣的緣故,還是這條線路被人遺忘,一路上車輛行人稀少。只有成片成片的茶樹,遠遠看去像高低不平的墨綠色草原。從平坦大道顛簸到九曲十八彎的山路,一旁是山,和錯落的山村小屋,另一旁是水,岸邊有桃花紅梨花白,玉蘭嬌羞入眼帘。盛開是盛開,但不張揚,或許春的呼喚太溫和,不夠熱烈。若說油菜花是春的作品,那麼,春肯定是調皮的,你看他畫的花兒,一畦青一畦黃,一畦青中泛嫩黃。

一路走走停停,春風襲來,些許寒意藏匿其中。正是轉彎處,我們看到一個突兀的山頭,大約是喀斯特地貌,山體光禿禿的,遠遠看去,只有一些堅強的綠樹散落在各處。車子突然停將下來,某人指著遠處光禿禿的兩相對望的山頭說,這就是母子山了。果然右手邊的大石塊上用紅色的油漆寫著,母子山觀賞台。觀賞台前方是擁擠的山頭,左邊是山坳,右邊是一目了然的一圓一尖一大一小的山頭,看上去的確像母親和孩子面對面,四目相對,一邊是依賴,一邊是憐愛。

母子山小憩,繼續前行。極目眺望,遠山含黛。山路兩旁並無人家,彷彿久不曾有人跡。峰迴路轉時,柳暗花明處,又有三兩白牆青瓦房,周遭是出奇的靜,我們正沉醉其中,遠處高速傳來的汽車鳴笛聲,生生將靜謐打破。路旁就是停車場,看到有輛車子停在那裡,頓時欣喜,也不是完全被遺忘的世外!循著標識牌到了行程的第一站,也是我們逗留的最久的一站――天坑。從上往下看,綠色由厚變薄,半山處一樹梨花,看的人心馳神往,就貿然而下。鳥鳴嘰嘰喳喳,彷彿是激烈的歡迎這煙火氣息的叨擾。通往天坑的路,石塊斑駁,濕潤泥濘。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兩旁有野蔥,銅錢草,薺菜和艾草,你推我攘。禁不住誘惑,蹲下身來,草叢裡還有半肥略瘦的地衣,一塊一塊趴在溫潤的泥土上,或小心翼翼躲在石縫裡。林間小道,七拐八彎,到了底下,一個方形池子,清澈見底的水面下,清晰可見青苔和發黃的石塊。上頭流下來的水,細細的,堆積在小水坑裡,旁邊大石板上青苔密密匝匝,苔花如米小――我才知道原來苔也是報春的。再往下走沒有現成的路,硬生生穿過竹林,地里散落了新鮮的筍殼,我猜大概就是之前給我們指路的老人家剝下的。

豁然開朗的平整,紫雲英落在馬蘭頭間,似乎格格不入又無可奈何,野芹菜在水窪里蓬勃,一向只愛探究險奇峻的某人,居然破天荒的對著這一地枯黃蘆葦盪發出慨嘆。三個頑童啊啊喂喂喊叫起來,說是聽誰的回聲蕩漾的更遠更長。這時,上頭有人喊話,說再往前走,天坑腰間石壁上,有個大溶洞。我們欣欣然前往,果然,亂石林立的洞口,光線暗淡。越往裡越逼仄,氣息不暢,整個人浸在陰冷的空氣里。我抱著小娃娃定定神,不敢往裡走。前頭的黑暗激起了某人的探索慾望,他不顧阻攔,待返回時,又一個勁兒的感嘆,裡面烏漆麻黑一團,深不見底。

我們從天坑回到崖邊,天開雲闊。我手裡包里全是野蔥野芹菜地衣,也不知這方泥土會不會怨我恨我,貪心捋走它們的孩子。驅車前往下一站,轉了好幾道彎,總是找不到心心念念的千里崗古道。一位拿著勾刀的老伯,對千里崗古道也茫然無知。倒是給我們指了旁邊的白塔洞。白塔洞在半山腰,洞口山花點點,鑽進洞去,巨大的鐘乳石被外頭的光線映射的忽明忽暗。站在洞口,寒風迎面而來,吹的人睜不開眼睛。毫無人煙的蹤跡,洞內漆黑,想到洞口的警示牌,我望而卻步,安心在洞口候著,沐浴午後出來的陽光。小娃娃伸手要去采黃色的花,一不小心沾了一身的蒼耳,驚的他大呼小叫!出了白塔洞,我們轉了幾個圈圈,也沒有找到千里崗古道。

此時已是午後兩點,寂靜無聲的山間,鳥唱蟲鳴,村婦提著籃子在路邊小山丘上剪馬蘭頭。這是紅軍村了。房子修葺的痕迹一目了然,路邊人家一位老嫗在池子旁洗菜,看到小娃娃熱情招呼,給小娃娃一些番薯條。參天的大樹直衝雲霄,據說都是紅豆杉。

灰坪,已然世外桃源,遠離紛爭,遠離喧囂。而懵懂闖入的我們也享受了半日的世外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上八點 的精彩文章:

TAG:晚上八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