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猜猜我是如何在這個魔幻現實主義時代活下來的?

猜猜我是如何在這個魔幻現實主義時代活下來的?

GIF

向所有崇尚人文

與科學的人致敬

季風圖書榜

本周書榜第一本是詩友們牆裂推薦的,上周五詩會的餘韻未散,到現在現場的酒香還在樑上繞著。那晚我們提前規定下不關心人類,卻一直在念著無常的世界。如果你也對這個浮躁的現狀感到迷茫,那就翻開下面幾本書,我們從裡面一起尋找答案。

海子詩全集

01

2009

The Compelete Poems of Haizi

《海子詩全集》收錄迄今為止所有發現的海子文學作品。全書以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出版的《海子詩全編》為底本,依照時間與類別結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詩、長詩詩劇、詩學提綱、日記小說等各種體裁作品。以「補遺」的方式增加了當時沒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詩集《小站》、《麥地之瓮》裡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陸續發現的散佚作品。

其中最大的發現,在於頌體詩《生日頌》與散文小說《村莊》。《生日頌》是海子給友人孫理波及同時代人的獻詩,長達一百二十餘行,近兩千字。圍繞「生日」這一主題,海子闡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詩歌理想。《村莊》則是四個詩體散文小說組成的主題小說,其中的《穀倉》一篇以近乎註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後期詩作,尤其是長詩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稱理解海子詩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鑰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這就是海子自己為「太陽」系列詩作所做的插圖。海子幾乎沒有畫過畫,但這些插圖是個例外。目前發現的海子畫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書中。對於這些極具海子個性與風格的畫作,西川說:「這些插圖的畫面非常簡潔,一條墨線、兩條墨線、一個墨點。絕對的墨點,應該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陽;這太陽太絕對了,以致只有純然的黑色才能表現。讀者當能從這些插圖更深入地認識海子和他的詩歌,甚至體驗出海子與他的大太陽的那種搭上性命的關係。」

荒原狼

02

2010

Der Steppenwolf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荒原狼》是黑塞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亦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小說的主人公哈勒爾是個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常常閉門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氣使他陷於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爾讀到一本《評荒原狼》的小書,頓覺大夢初醒,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性」和「狼性」並存的荒原狼。之後他應邀參加聚會,發現與會者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而他的反戰言論遭到斥責,更覺自己孤獨;回家時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納,獲得肉慾歡樂;經赫米納介紹他又結識了音樂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瑪麗亞,他在音樂和感官享受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慮。但當他看到赫米納和帕布洛親近時,便「狼性」大發,出於嫉妒將赫米納殺死。小說幻想色彩濃郁,象徵意味深遠,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風格;托馬斯·曼稱它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送你一顆子彈

03

2010

SEND YOU A BULLET

這本書里記錄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在這本書里,被「審視」的東西雜七雜八,有街上的瘋老頭,有同宿舍的室友,有愛情、電影和書,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於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出發點並不是寫一本書,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風格迥異,長短不一,質量不均,隨著社會形勢、荷爾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劉瑜,女,1975年12月出生,博士,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女。學者,作家,詩人,網名「Drunkpiano」,「醉鋼琴」,網路寫手。寫小說,隨筆,政論。生於1975年12月。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系副教授。《民主的細節:當代美國政治觀察》,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另有學術隨筆和時政評論若干,散見於《南方周末》、《財經》、《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東方瞭望周刊》等刊物。

蘇東坡傳

04

2006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娛樂至死

05

2011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電視的一般表達方式是娛樂。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尼爾?波茲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在紐約大學首創了媒體生態學專業。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傳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茲曼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表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波茲曼出版過20餘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教學:一種顛覆性的活動》(合作者:查爾斯?韋恩加特納)、《教學:一種保存性的活動》、《誠心誠意的反對》、《瘋狂的談話,愚蠢的談話》、《如何看電視》、《建造通向18世紀的橋樑:過去怎樣改變未來》。其中《娛樂至死》和《童年消逝》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

季小君說

生活的擔子太重,常常感到直不起腰來,自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開始,我們就不得不接受滾滾而來的洪流,我們亦不得不戴上假面構造那些所謂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風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季風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