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童年陰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走出童年陰影?

童年陰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走出童年陰影?

每日一問:

如何面對童年陰影?


每日一答:

想起一位患者,年輕女性,不到三十歲。

泌尿外科門診是一個經常需要患者暴露隱私的地方。有些讓你聽了忍俊不禁,有些讓你腦洞大開;而另一些不會。很遺憾,這個姑娘的故事屬於後者。

2014年下半年的一段時間,我跟主任門診,見過幾次這個姑娘。人瘦、臉小,而頭髮很長、很黑,遮住臉頰。年輕女性來泌尿外科就診,大多數是尿頻、尿急等下尿路癥狀,而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單純的尿路感染,處理不算難。這個姑娘不是。

叫到她的號,她總是獨自走進來,坐下,警覺地看一眼擁在診室里的、插隊的或排隊的患者和家屬,開始說話。

「我……尿失禁……」 說到「失禁」,她總是有點不好意思,也有點落寞。

醫療原則--先排除常見病、多發病,先排除器質性疾病。

兩次門診之後,她做了尿常規、泌尿生殖系統B超、殘餘尿、尿動力學檢查、腰骶椎磁共振(排除骶尾神經器質性病變)等等檢查,結果「未見異常」。總體的病史印象:從小開始,不知道什麼原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作。一緊張尿就漏在褲子上,控制不了。所以一有感覺她就馬上去廁所。因此不想出門。外出只能墊尿墊。嚴重的時候,大小便會一起失禁。

到第三次門診,她已服用了一段時間的藥物,而效果並不理想。她說,這期間她還跑過上海其他的大醫院,也沒診斷出什麼問題,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

可能是求醫心切,也可能是那天診室里人少。她突然開口講了一句之前沒說過的話:「小的時候,不到10歲,有一個叔叔……接觸過我下面……好像是從那以後就開始失禁了……」 她沒忍住,開始淚奔……

我心裡咯噔一下,停下了正在敲病歷的手,考慮這條很有可能是造成她癥狀的重要病史要不要寫進病歷?要怎麼寫?如實寫下了,寫在她的病曆本上,她的家人、她以後的老公和孩子都可能看到這份病歷,他們知道這件事嗎?看到之後,他們會怎麼想?如果不寫,是不符合醫療規範,可能會誤導以後接診她的醫生。

我猶豫之際,聽見主任緩緩地問,他自己也意識到這是一個殘酷的問題:「還記得當時是怎麼樣的情況嗎?有沒有受傷?」

她一邊流淚一邊搖頭,「當時很小,我不記得了……」

「如果是這樣,檢查目前都是好的,用藥也沒效果。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可以試試,骶神經刺激。剛剛引進,比較貴,效果也不能保證。」

「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建議你看看心理門診,可能會有效果。」

當天上午門診結束,主任離開,我獨自整理殘留的各種醫療廢紙。

「醫生,打擾一下,想問個問題?」

我抬起頭,看到是尿失禁的姑娘。

「我就想問問你,我這個樣子還能好嗎?」

「試試骶神經刺激,看看專業的心理門診。」

「有沒有可能一輩子都不好?」

「別想那麼多,積極治療,可能就好了。也可能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好了。說到底,即使不好,墊尿墊也沒什麼。你也這樣很多年了不是嘛。」

「那就是說可能一輩子都不好?!是不是?」

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是或不是的問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我想給她來一針雞血,但是穿著白大褂,我要尊重這種可能性。

我望著她,微笑著點了點頭。

她也笑了,笑得很真誠、很釋懷。

「那我也沒什麼好糾結的,接受這個事實。」

她能這麼想,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是正確的、健康的。是面對當前醫學所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是面對那些我們所不願意回憶的童年陰影時,所應有的心態。後來在那天門診,我想到了一個措辭,在她的病歷里寫下:「童年時曾遭遇應激事件……」

除非失憶,童年的陰影是一定會伴隨我們一輩子的,因為它是已經發生的事實。關鍵是我們能不能用長大之後成熟的心智面對它,不再讓它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後來,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姑娘。也不知道她會不會記得我。會不會知道有一個醫生,一直在默默地為她的人生祈福。但我相信,當她能夠正視並接受童年陰影的時候,她的人生就充滿了精彩的可能。


一輩子,有多少真心話,是以玩笑的方式說了出去? by 佚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江湖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所謂的情感專家遇到求助時總是勸人分手呢?
不會拒絕別人,遇事總是心軟是好事還是壞事?怎樣改變?

TAG:知識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