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人物驚世預言,嚇得曾國藩面若死灰,揭漢人傷疤,44年後終實現

小人物驚世預言,嚇得曾國藩面若死灰,揭漢人傷疤,44年後終實現

1867年一個仲夏夜,曾國藩與心腹幕僚趙烈文促膝長談,二人對時下局勢談了談自己的看法。曾國藩說:「聽京城友人說,北京形勢惡劣,盜匪橫行,乞丐成群,沿街婦人衣不蔽體,民間財富流失殆盡,恐怕要出大亂子。」趙烈文回應:「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一統久矣,分合大勢不可逆。以卑職之見,不出五十年,禍患必從中央起,各省當成割據之勢。」

曾國藩聞言如五雷轟頂,然強作鎮定、沉吟半餉道:「既然如此,政權南渡是否可行?」顯然,曾國藩依然在思索力保大清基業的策略,他認為可以效仿北宋南遷,維持滿清的半壁江山。然而趙烈文則搖搖頭嘆息道:「滿清政權倒台後,恐怕沒有南遷的希望。」此話堵死了延續滿清王朝的最後一條退路,在趙烈文看來,五十年內大清王朝將徹底滅亡。

見趙烈文信誓旦旦發表大清亡國之言,曾國藩依舊將信將疑:「咱們皇上德行良善,應該能到的上蒼垂憐,不至於這麼快亡國。」聞文正公此言,趙烈文輕蔑的笑了笑答道:「大清國來得太容易了,巧合運氣成分太多,況且建國之初,殺伐罪孽太重。雖然主上品行仁厚,但老天已經讓大清享國二百多年了,恐怕君王的德行支撐不了大清的運數了。」

趙烈文之言其實代表了當時眾多知識分子的想法,他們並不認可滿清王朝得天下的合法性和正統性,雖然被統治的兩百多年,在文化方面也做了部分妥協。但依然沒有抹滅廣大漢人心中祈求漢室正統的皇家理念。在知識分子心中,兩百多年來他們都在被異族統治,他們從來沒有認可滿清的民族同根性。

再者,明朝是李自成推翻的,滿清只不過是山海關外的旁觀者,若不過大漢奸吳三桂開關引入,中原這片土地依然是漢家王朝。所以,滿清得國屬於坐收漁翁之利,得國太易讓很多漢人心中不服。並且清軍在入關後可謂是劣跡斑斑,並不像歷代開國之君打天下那般仁義。「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暴行將滿清政權牢牢釘在漢家人心中的恥辱柱上。以上種種都在告訴人們,大清國的統治缺乏合法性,不符合漢人心中對正統王朝的定義。

更令趙烈文不滿的是,惡貫滿盈、罪行累累的滿清政府居然還撐了兩百多年,實在是沒有天理。當然趙烈文並不是一味的憤青,他承認滿清歷代皇帝的仁厚德行,康乾盛世也算滿清政府給漢人百姓帶來福澤。但上蒼已經給了大清兩百多年的國運,滿清政權穩定後積下的德已經還清了。現在是該討回兩百年前滿清政權欠下的債了。

曾國藩聽到趙烈文驚世駭俗的預言,作為大清重臣他當然不好表示認同,但其潛在的意思卻深深地擊中他作為漢人心理的痛楚。他沉默良久後無奈的說:「忠義兩難全,我只希望自己快點死掉,就不用為自己尷尬的處境而焦慮了。」趙烈文則勸導曾國藩:「老師您也不用為難,生死自有天定,您不可求死啊,況且黎民百姓有您一日,也能少受些苦,您怎麼忍心舍百姓而去呢?」44年後,腐朽的清政府果然轟然倒塌,趙烈文的話一語成讖,幸運的是曾國藩和趙烈文都在這亂世來臨之前辭世了,這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勸化 的精彩文章:

劉備為何借刀殺關羽,原因只有八個字,由此看出二人已劍拔弩張
年羹堯說了一句什麼話,雍正居然賜他三尺白綾,這算兔死狗烹嗎?

TAG: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