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愛的,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

親愛的,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

簡單的生活|減法的世界

懂得自己

 雙丞戲

楊丞琳 

00:00/03:14

討好型人格

最近,作家蔣方舟在綜藝節目《奇葩大會》上,分享了這樣一段演講:

節目中,她自曝是「討好型人格」——不論遇上什麼事、面對什麼人,她總是刻意去討好對方,而不敢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這並不是說,她情商很高、很善於包容,而是單純的因為:她害怕和別人起爭執,不敢和別人起衝突。

後來,她通過獨自在異國他鄉待了一年,誰也不認識,誰也不理,才治好了這個毛病。

聽說過蔣方舟的人,大多會覺得詫異——這位7歲開始寫書、9歲出書,從小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理應在各方面都展現出強烈的自信和驕傲,可她為什麼偏偏會是討好型人格?

其實,最開始,連她本人也沒有意識到這一缺陷,直到有朋友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

「你有沒有跟任何人產生過很真實的關係?」

何為「很真實的關係」呢?

就是

你可以和這個人爭吵

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

暴露給他看

然而蔣方舟思考片刻後發現,從小到大,她竟從來沒有和任何人產生過這種「很真實的關係」。即使是在兩性關係——這種很親密的關係中,她也仍然無法真實展現自己,和對方產生「很真實的關係」。

嚴重到什麼程度?當時她處於一段兩性關係中,對方打來電話罵她,而她呢?卻一直在不斷道歉……但這樣的道歉,在對方看來非常敷衍,於是掛斷電話後,對方又不斷打來,看著那些未接來電,蔣方舟嚇到全身發抖。儘管如此,她仍不敢和對方說:「你別再打了,你再這樣我會生氣」。

蔣方舟有關「討好型人格」的演講,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大家紛紛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原來,有那麼多人都曾經或正在遭受類似的困擾:

@JILLY的新世界:我就是討好型人格 結果畢業後那些上學時要好的同學一個個都疏遠 反而一個上學時一身刺,看什麼不爽就表達出來的人,在畢業後受到大多數同學的關注

@忘帶避雷針:我也是討好型人格,但我童年幸福,大城市的獨生子女在家什麼都不用做,成績很好在學校也沒遭遇過令人不快的事,也不知怎麼的就成了討好型人格。不願意麻煩別人,能自己解決的絕不麻煩別人,別人拜託我做的非我本職的工作,心裡不願意也會儘力去做好。常感到焦慮不安,會不斷否定自己

@鹵紅樓-煮西遊:我是這樣的,害怕面對衝突,從小就缺乏解決衝突的能力,所以就會避免製造衝突。試圖滿足身邊每一個人,每一個,親人,陌生人,滿足他們的期待

@八夏_:我身邊有些朋友會吵架,但是過幾天又會和好如初。而我沒有和誰吵過架,我都是忍著,不想起衝突,幾乎一次都沒有展現過「硬」的那部分……但是這樣,我和別人卻會漸漸疏遠,反而是經常吵架的那些朋友會一直維持友情

@Nicole怎麼這麼多:以前為了在工作中能夠跟同事好好相處,會做很多討好別人的事,自己也會覺得不爽和糾結,但是沒有勇氣換掉一份工作,有種溫水中的青蛙的感覺,好在後來跟老公認識,結婚了,他讓我看到一個不在意別人看法而去做自己的人活得有多洒脫,婚後懷孕辭去工作,周圍人都說自己變得年輕了,自己做事也更任性了

「人前笑得臉都要僵掉了,人後卻再也提不起笑容」,這些網友的故事,看著令人心疼,正如其中一位所說:

「我學到的是,任性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可能殃及的不是你一個人,所以不敢任性了。」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心理學家指出,討好型人格是潛在的不健康的行為模式,它表現為:

1、內心敏感脆弱,很會為別人著想,而總會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為別人添麻煩。

2、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知道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習慣性地硬著頭皮滿足對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絕了對方的情況下會覺得非常愧疚與惶恐。

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傾向於抬高別人,貶低自己。

4、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很少會表達自己的真正需求,總是試圖在別人面前營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

5、總會擔心自己會給對方造成什麼樣的印象、說哪些話合不合適、為對方考慮太多等,使其在社交過程中無法坦然地表現自己。

6、缺乏底線和原則,非常能夠容忍或者說是意識不到別人在客觀上對他的「逾規」行為。

「討好型人格」的人,自然而然地去討好他人,總活在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中,並不停地追逐著別人的認可,抑或像個卑微的奴才一樣,儘力去滿足別人的需求,甚至很多時候會認為,只有做得足夠好,別人才會對自己好。必須努力迎合,才能收穫別人對自己的愛和關注。

但也正是在不斷迎合別人的過程中,他們漸漸忘了該如何「任性」,如何拒絕,最終忘了如何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但這樣努力塑造出的「討好型人格」,真的亦如他們所想的,「最終獲得了別人的愛和關注」了嗎?

在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主人公松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在她小的時候,父親更加疼愛她的妹妹,而松子一直在努力博得父親的愛與關注。為了逗父親一笑,她甚至不惜故意做鬼臉扮丑。久而久之,這樣的性格形成習慣,長大成人後的松子,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在愛情里,她始終都在委屈自己,努力去迎合和討好別人。工作中,作為老師的她不惜為偷錢的學生頂罪撒謊開脫,使得自己被學校開除;愛情里,她費力討好,卻頻遇渣男……最終,自身條件明明不錯的她,竟終日在出租屋內與垃圾為伴,53歲時,不幸慘死。

這就是「討好型人格」松子充滿悲劇的一生。現實生活中,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生活並不會如此凄慘。

但你卻會發現,他們總是缺乏安全感:

「低自尊,只要別人給我一點溫暖就投入了。」

「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有一次,我忽然跟一個人發脾氣,開始很爽,但隨之而來的是害怕」

「就連不喜歡的人,我也希望他能喜歡我」

……

如此,他們活得戰戰兢兢,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但他們不知道的卻是,生活的另一個真相——你越是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越是試圖通過改變自己去得到認可,你越是過得不開心,越容易陷入情緒和生活的惡性循環。

如果你也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或許你應該這樣做:

1、把生活的重心轉移到自己身上。去關注自己的真實需求,把注意力集中在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上。要記住,討好別人,只能獲得一時的愛和關注,討好自己,才能孕育出無窮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2、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你不應該為了討好別人而活,你應該為了你的工作,興趣,愛好付出努力,在這些方面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

3、別忘了,健康的社交應該是雙向的。你對別人好的同時,別人也要對你好。當你對人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時,請停止討好他們。把討好別人的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當你足夠優秀,即使你不去順從他,你的需求他們也會滿足,他們也會發自內心的敬佩你尊重你。

最後,請記住《奇葩大會》上,蔣方舟分享的一些話:

「每個人都有一個他獨特的價值,在他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他有可能顯得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放棄了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的話,那其實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你吸引來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賞的人,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END

在這個世界

善良溫柔地活著

不虧待每一份熱情

也不要討好任何一份冷漠

圖文編輯 | 李李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共青團 的精彩文章:

23萬份感動!你最近的煩惱就這樣被一群陌生人治癒,好暖……

TAG:四川共青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