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朮具有通便、護肝、增強機體免疫的功效 吃白朮需要注意哪些事

白朮具有通便、護肝、增強機體免疫的功效 吃白朮需要注意哪些事

白朮[bái zhú],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藥用白朮

陶弘景在書中首次提及「術有兩種」:白朮和赤朮。宋代時,《本草衍義》更明確地指出有蒼、白之分。

在臨床運用中,對脾虛有濕,食少便溏或泄瀉者,常與人蔘、茯苓等同用,如四君子湯;

脾虛中陽不振,用方劑如苓桂術甘湯,白朮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

脾虛濕濁下注,帶下清稀者,可配陳皮、山藥、車前子、柴胡等,如完帶湯;

對於脾氣虛弱,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者,單用白朮即效,其作用與黃芪相似而力稍遜,亦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

脾肺氣虛,衛氣不固,表虛自汗,易感風邪者,則配黃芪、防風,即玉屏風散;

脾虛胎動不安,胎兒失養者,常配人蔘、阿膠等補益氣血之品;

脾虛失運,濕濁中阻之妊娠惡阻,嘔惡不食,四肢沉重者,配人蔘、茯苓、陳皮等;

脾虛妊娠水腫,則配橘皮、大腹皮、茯苓、生薑,如全生白朮散。

異名】桴薊,於術,冬白朮,淅術,楊桴,吳術,山薊、楊枹薊、山芥

性味】味苦,甘,性溫。

歸經】歸脾、胃經。

成分】含揮髮油(蒼朮醇、蒼朮酮、薑黃烯、芹子烯等)、糖類、氨基酸等。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和中,利尿安胎。主治脾虛便溏、泄瀉、水腫、氣虛自汗、痰飲、小便不利、頭暈、胎動不安等

注意事項

1、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魚。

3、《藥品化義》:凡鬱結氣滯,脹悶積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宜忌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應用】在葯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煮、燉、蒸等烹飪技法。

食膳與實際應用

白朮還有生白朮和炒白朮之分。炒白朮的製法是炒制中的麩炒法,先將麥麩在鍋內翻炒至微微冒煙,再加入藥物或食物,炒至表面微黃或較原色深為度,篩去麩後冷卻保存。此法可健脾益胃,減去原料中油脂。

左圖:

白朮右圖:炒白朮

相關食療推薦

慢性胃炎 (脾胃虛寒)

【臨床表現】

胃脘脹滿疼痛,食後加重,或嘔吐清涎,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食療葯膳】

溫中健胃餅:山藥、白朮、茯苓各 60 克,乾薑 30 克,陳皮 15 克,共為細末,加胡椒面 3 克,混勻,與麵粉 1000 克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餅乾樣的小餅,置烘箱內烘熟。

白朮功效

1.止血

凡治大咯血氣脫,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旋以白朮100克,米湯疾火煎服一大碗,葯後二小時血止神清,肢和脈起,竟未複發。亦以之治肺結核大咯血,居經不行,每晨晚各以米汁調服白朮粉一匙,一月後血止經行,體漸康復。血證當以胃藥收功,土厚火斂,信而有徵,可供玩味。

2.通便

人知白朮止瀉,殊不知白朮既能燥濕實脾,復能緩脾生津,津潤則便暢,凡老年人便秘,以白朮30克煎湯服之,可治腸液枯燥,使大便通暢。

3.浮腫

白朮與赤豆煎服。昔在自然災害時期,浮腫痛比比皆是,投之多驗。

4.小兒單純性泄瀉

生白朮、生扁豆同煮元米粥,日服二次,頗效。

5.預防哮喘

夏令以白朮煎服,日服二次,培土生金,冬病夏治,常服可控制哮喘病發作。

6.耳源性眩暈

白朮與茯苓各15克,煎服其汁,有治療效果。

7.保健

《神農本草經》曰:久服輕身。寇宗奭稱:「嵇康曰……餌術、黃精,令人久壽。」余則從「脾統四臟」之理論出發,囑久病者服之,促進康復,收效頗捷。

千萬別私存,送給你最愛的朋友吧!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肝 的精彩文章:

4款葯膳,教你如何護肝+明目
薑黃可幫助解酒又護肝?專家卻送你二字:荒唐

TAG:護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