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兩敗秦國,商鞅不是他的對手,他死後秦國鬆了一口氣

此人兩敗秦國,商鞅不是他的對手,他死後秦國鬆了一口氣

戰國初期魏文侯變法圖強任用吳起為將,自公元前419年魏文侯開始滲透蠶食秦國河西之地開始,魏國開始了稱霸戰國的過程,到公元前408年魏國盡奪河西之地設立西河郡,由吳起擔任第一任河西郡守,魏國算是霸業初成;從魏文侯到魏武侯再到魏惠王,魏國憑藉著強悍的軍事實力一直稱霸列國,直到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敗於齊國之手,魏國的霸主地位才慢慢衰退下去。

同時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軍事實力也大幅提升,強大起來的秦國趁魏國衰退之際,連續對魏國發動進攻,終於在公元前330雕陰之戰中大敗魏國,收回了被魏國奪去了近80年的河西之地,憑藉著對魏國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秦國慢慢取代了魏國成為戰國新的霸主。

可是,在這一連串的事件當中,有一個人過早的死去卻成為了魏國霸業衰退,秦國崛起的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這個人就是當時魏國的上將軍龐涓,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分析下。

雖然龐涓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不敵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孫臏,但是這和兩人系出同門彼此熟悉有很大關係,也和龐涓輕視齊軍有一定關係,但並不能因此否定龐涓的軍事才能。實際上龐涓的軍事生涯中除了不敵孫臏之外,罕有敗績,對付起秦國和秦軍來,龐涓更是是遊刃有餘,他曾兩次擊敗過秦軍:一次是在秦獻公的時候,當時秦國國力有所恢復,於是秦獻公從公元前366年開始趁魏軍主力東向中原爭霸之際發起第三次河西之戰,這一次,因為魏國主力東移,秦國先後三次大敗魏國。魏惠王大怒之下,迅速和韓趙和解,讓龐涓率魏軍主力回師河西,一方面此時的秦軍遠不是魏軍對手,另外一方面龐涓用「攻其必救」之策,一擊之下就大敗秦軍,一舉突破秦國河西防線,並且直接威脅到了秦都櫟陽,迫使秦國把都城遷回了涇陽。

第二次就是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之後,商鞅獎勵軍功訓練新軍,一方面商鞅想試試第一階段變法後秦軍的實力,另外一方面魏國主力深陷中原,而且剛剛在桂陵之戰中被齊國擊敗,於是商鞅親自率軍於公元前352年發動了第四次河西之戰,一舉拿下了魏國舊都安邑以及固陽,少梁等部分河西之地。可是商鞅忘了,此時魏國實力尚存,依然很強悍,雖然在桂陵之戰中被齊國擊敗,但魏國同時也在襄陵之戰中大敗齊、宋、衛三國聯軍,齊國被迫求和各方休戰。公元前351年,從中原脫身的魏軍主力在龐涓率領下以雷霆萬鈞之勢回師河西,不出意外,商鞅率領的秦軍大敗,龐涓不僅奪回了安邑,還包圍了定陽。秦孝公和商鞅終於認識到此時的秦國還不是魏國對手,於是和魏國講和,退回了奪得的全部領土。

可惜其後魏國的重心仍然偏向於中原,留守河西的仍然是魏軍的偏師,結果魏軍主力在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中遭遇慘敗,十萬魏軍主力被齊軍消滅殆盡,龐涓也自刎而死。這一次對魏國的打擊巨大,魏國元氣大傷,其後在齊國和秦國的連續打擊之下失去了霸主地位。

如果龐涓尚在,即使魏國經馬陵之戰後元氣大傷,但因此放棄東向中原,重心偏向河西之地,以龐涓的軍事能力,在隨後秦魏之間的第五次河西之戰和雕陰之戰中魏國也不至於一敗塗地,將整個河西之地全部交還給了秦國,這樣一來,大秦帝國的崛起也不會有那麼順利,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因為秦國一日奪不回河西之地,就根本沒可能東出函谷關和列國爭雄)。從這一點來說,龐涓一死,秦國算是鬆了口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話還真沒錯,看看這五位三國名將你就知道了
秦末農民起義時,橫掃六國的大秦鐵騎去了哪裡?一支回不來,一支被殲滅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