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了捷克,找到了國人不懂斯柯達的原因

去了捷克,找到了國人不懂斯柯達的原因

GIF

在我出發去到捷克這個國家之前,不少人都會問我為什麼想去捷克?因為在他們眼中,「英法德意」才是主流。

這個緊挨著德國和奧地利的小眾國家從來不是歐洲的標籤,真的說起它,不少人憋了半天才說出個「布拉格廣場」,可見大多數的中國人對捷克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捷克有什麼漂亮的標籤?有的!

如果你是一位文學迷,那我相信你肯定讀過捷克文學巨匠弗蘭茲?卡夫卡的《變形記》;如果你是一位足球迷,你肯定看過捷克足球的代表,擁有「硬漢」之稱的帕維爾?內德維德的比賽。

如果你是以為汽車迷,那麼最簡單了,捷克汽車工業的每一章里都有斯柯達的名字。

作為斯柯達汽車的發源地,國土面積只有78866平方公里(跟中國重慶差不多大)的捷克共和國目前算得上中歐工業製造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鄰居德國人一樣,捷克汽車工業也一直秉持著傳承、精細、統一的傳統。

但如果我們回頭看看捷克汽車/斯柯達品牌的發跡史,才會發現這個在中國人眼中平凡無奇、毫無特色的品牌背後藏著諸多只有捷克人自己明白的故事。

奧匈帝國民族複雜,內部重重矛盾

1895年的捷克還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26歲的瓦茨拉夫?克萊門特(Václav Klement)發現自己買的德國造自行車出了些問題,便想把自行車寄回德國,並附上了要求修理的捷克語說明。沒想到車和信很快就被原樣退回,還收到了如此回復:「如果想得到答覆,至少要用德語書寫。」

L&K的兩位創始人,瓦茨拉夫?勞倫(左)與瓦茨拉夫?克萊門特

這無疑使克萊門特受到了刺激,正是這等屈辱之下,他決心成立自己的自行車企業。他找來了工程師瓦茨拉夫?勞倫(Václav Laurin)一起創建了Laurin&Klement公司(簡稱L&K),而這家公司正是斯柯達汽車的前身之一。

L&K第一款汽車Voiturette,時速40公里/時

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的產品變化,同時也伴隨著戰爭和國家政府的變化,L&K也一度被迫轉型軍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L&K與工程師埃米爾?斯柯達的「斯柯達軍工廠」合併,成為了斯柯達汽車的雛形。

35(t)輕型坦克可以算做是斯柯達軍工的代表作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伴隨著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捷克人製造的軍工產品曾經讓整個歐洲大陸都感到恐慌,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捷克工業的初心。這個民族確有鐵血和堅毅的品質,但是隱忍、樂觀和自由才是他們基因中最真實的寫照。

倘若各位也有機會漫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街頭,你們會發現斯柯達佔據了很大市場份額,幾乎每三輛車中就有一輛斯柯達,並且所有車型皆以旅行車居多。

在中國,很多人都無法欣賞斯柯達汽車的普通和低調,甚至還有不少人將它和大眾車型放在一起冷嘲熱諷,但殊不知在捷克,人們可能不需要太強的個性的汽車。

這一點上倒是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幾分相像,但不同的是基於不同的文化,捷克作為「歐洲心臟」,接壤波蘭、匈牙利、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五個國家,處于波西米亞平原的核心位置。

而中世紀的波希米亞平原是歐洲最富饒的地區,就是因為發達的經濟貿易,這裡遭受到了無數次的侵略和統治…...但這裡的人民又骨子裡又是隱忍樂觀、兼容並蓄的,所以當他們遭遇戰爭,一般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直接投降(骨子裡不屈服)…...二戰時德國入侵,捷克人民採取的就是不抵抗政策…...

所以在我看來,捷克的工業文明多多少少也帶著同樣的個性:不與人爭,不強出頭,堅毅克制,自由樂觀。這樣的特質就是斯柯達品牌,或者說是捷克這個國家所特有的,這不是美利堅的自由豪放,也沒有日不落的驕傲自持,和中國人的謙遜且強硬也有所不同,有的人無法欣賞,但這就是捷克,就是斯柯達背後我們讀不懂的異國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utoLab 的精彩文章:

看完《黑豹》電影,我覺得用振金造車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車你敢坐嗎?大眾I.D.Vizzion概念車本周亮相

TAG:Auto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