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袖手旁觀的人比動手的人更壞些!心理學「責任分散效應」的啟示

袖手旁觀的人比動手的人更壞些!心理學「責任分散效應」的啟示

小編:周雲騫,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諮詢師

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

本文繼續講《心理學的故事》,心理書單第二階段部分。

動手的人和袖手旁觀的人比較,袖手旁觀的人更壞些。

——(法國)雨果

1964年3月13日晚上,在美國紐約郊外一個公園附近的某公寓前,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

一位叫朱諾的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凌晨3點結束工作回家的路上,被一不相識的男性殺人狂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而且,她當時也絕望地叫喊、呼救:「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

她的呼救聲,驚擾了附近大部分住戶。這時候,好多屋子全都亮起了燈,有的甚至還打開了窗戶,向外窺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由於有很多人家都往這裡看,心虛的兇手被嚇跑了。住戶們看了半天,沒發現歹徒,就又關上窗戶、電燈,進入夢鄉。

當這一切恢復平靜之後,兇手返回作案現場,朱諾又開始大喊大叫。接著,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窗戶,兇手又被嚇跑了。

就在所有人甚至連朱諾自己都認為,一切都已經過去,自己也已經安全了的時候,兇手竟然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儘管她再一次地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40多位到窗前觀看,但沒有一人前來救她,甚至沒有一人打電話報警。於是,她就這樣被殺死在自家門前的樓梯上。

袖手旁觀的人比動手的人更壞些!

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小,旁觀者基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有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冷漠與袖手旁觀究竟是天性還是文化?

法國作家雨果說:動手的人和袖手旁觀的人比較,袖手旁觀的人更壞些。

你對這句話怎麼看,是否因為心理學的責任分散效應的解釋,就可以對袖手旁觀者對一些理解?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在中國其實也經常發生這樣的事。似乎,在集體主義價值觀的中國的情況,要比美國要好一些。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贊成怎麼樣的見義勇為行為?歡迎你參加討論。

每天學習一點點心理學,三年後變心理學達人。

我是周雲騫,我們明天再聊。

冷漠袖手旁觀究竟是天性還是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霍金說人死後沒有靈魂,也沒有天堂和地獄,那他還會回到地球嗎?
為什麼這個社會充滿了浮躁與不安?學好心理學,讓未來自己走來!

TAG:超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