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的、清華紫光等6家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美的、清華紫光等6家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對約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設備、新能源裝備、高鐵裝備、生物醫藥等1300個產品類別料將受到關稅影響。

但看破來勢洶洶的關稅「攻勢」,細讀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STR) 提交給特朗普的301調查報告,會發現美國的真正用意,是延緩乃至顛覆中國目前的核心國策「中國製造2025」,阻止中國各個前沿領域的技術進步。

「中國製造2025」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就是通過與外資企業展開合作,或者直接併購獲取核心技術,幫助中國在各領域培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而301調查報告中,被「指名道姓」列舉「罪狀」的也正是這些企業。

美的、清華紫光等6家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中國製造2025」上述十大關鍵領域,幾乎全部被301調查涵蓋 (source:人民日報)

獨立智庫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主管Louis Kuijs在研報中指出,徵收懲罰性關稅和對中國公司在美投資設限,其實都意在打擊美國眼中中國的不公平技術與知識產權做法。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22日在參議院作證時也直言不諱,稱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關鍵領域都將被列為關稅「重點關照」的對象。 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之後的15天內(即4月7日前),USTR會公布關稅商品的詳細清單。但我們從已經公布的215頁301調查結果報告書中,可以管窺一下哪些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美的集團

雖然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並非國有,但USTR認為其在中國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6年,美的集團斥資42億美元收購德國頂尖機器人集團Kuka,而USTR將該併購案視作中國政府「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延伸。為融資支撐該併購案,美的大量依賴來自國有政策銀行的貸款,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就提供了7.7億歐元(約合8.7億美元)的貸款。

USTR還援引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對美的併購Kuka一案的評論,稱該案「有助於優化國內機器人產業布局,推動多行業生產自動化進程,提升中國智能製造技術水平」。

美的、清華紫光等6家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中國化工集團

中國化工集團2016年年初斥資440億美元收購世界第一大農藥生產商、第三大種子生產商瑞士先正達,曾引起業界廣泛關注,自然也吸引了USTR的注意。

USTR指出,這一併購案令中國化工集團掌握了一系列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的註冊專利,符合五年計劃中中國政府進一步保證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方針。

該併購案同樣獲得了國有政策銀行的融資優待,在負債率高達74.78%(2016年信用報告)的情況下中國化工集團依然獲得了來自國有銀行的巨額融資。USTR還著重強調,通過併購先正達,作為中國國有企業的中國化工還控制了先正達在美國的整個分支機構,其中包括「4000名員工、33個研究所、31個生產和供應基地」。

併購先正達之後,中國化工已成為可以比肩陶氏杜邦、孟山都等美國農藥巨頭的國際企業,也讓它成為了特朗普關稅的最大潛在目標。

美的、清華紫光等6家中國企業被美國視作眼中釘

來源:UST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ET電子工程專輯 的精彩文章:

李彥宏說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錯了嗎?

TAG:EET電子工程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