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月笙臨終的一個舉動讓子女受益終身,當父母的都該學學

杜月笙臨終的一個舉動讓子女受益終身,當父母的都該學學

杜月笙是青幫大佬,也是「上海皇帝」,他曾盛極一時,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杜月笙生前的名望和地位一度達到了「離天五尺」的地步,僅他的三鑫公司一年就有上千萬的純利潤。

杜月笙以「好交友、重情義」著稱,他傾其一生都在仗義疏財,所以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病逝時只留下11萬大洋的遺產。這個數字著實出乎所有人意料,很難想像曾經風光無限的杜月笙竟會「赤貧」至此。

誠然,1949年杜月笙遷居香港後過著十分拮据的生活,全家幾十口人擠在一個很小的房子里,與往日杜公館裡的奢靡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

其實,即便是在香港也有很多曾受過杜月笙恩澤的舊友,只要杜月笙張口,肯定是會得到資助的。但是,這不是杜月笙的性格,他一生慷慨解囊幫助他人,卻從不允許自己給別人添麻煩,這是愛面子,同時更是一種信仰,他要施恩與人,而不要索取回報。

杜月笙晚年還做了一件大事,後來成為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臨終前,杜月笙把家人子女都叫到了身邊,當著他們的面把數十年來別人欠他的欠條全部一把火燒了。這些欠條體積之大、數目之巨實在令人瞠目結舌——據估算總價值超過了十幾億。

杜月笙告訴家人,所有舊賬一筆勾銷,他燒毀欠條就是不允許子女去要賬,甚至不可以再提及此事。對此,世人都稱讚杜月笙真男人,夠仗義,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

杜月笙燒欠條是仗義的表現沒錯,但也是對自己偉岸形象的塑造,更是對子女受益終身的教誨。

杜月笙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要吃好三碗面——情面、體面、場面。他生前最講場面,一個杜家祠堂落成典禮就請遍了軍政商三界的一流大佬,外加57位京劇名角。至於情面和體面,更是他一生追逐的終極目標。臨終燒欠條,既保全了情面,又成全了體面,可謂是一舉多得。

杜月笙燒欠條一方面是成就了自己的名聲,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子女的長遠利益考量。說是十幾億的欠條,但真正能要回來的其實很少,而且即便能要回來,也傷了情分,即便不傷了情分,手裡有這麼大一筆遺產,對於子女也不是好事。

當初能給杜月笙借錢的都是些什麼人?軍政商界的名流!在社會變遷中,這些人要麼逃到了台灣,要麼留在了大陸,要麼加官進爵,要麼成了階下之囚,要麼得罪不起,要麼接濟不上,總之,拿著欠條去找他們要錢既不可行,又不明智。

現在很多富豪臨終都把遺產捐獻給公益事業,而不留給子女,其實這是很明智的選擇。子女若有能力,你的遺產他們不需要;子女若是敗家子,你的遺產只會更早把他們推向萬丈深淵。杜月笙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要留給後人的不是價值十億的欠條,而是做人的道理,是人情,是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給蔣介石的輓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
鼎盛時期的張作霖與張學良勢力對比:張學良靠一招超過了張作霖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