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給孩子從小養成好的餐桌禮儀?

如何給孩子從小養成好的餐桌禮儀?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威廉·漢森

威廉·漢森是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從他說的這句話可以看出,餐桌禮儀是多麼的重要。而禮儀的培養要趁早,幼兒時期的禮貌教養將極大影響孩子的未來,在餐桌上的表現尤為明顯。

在餐桌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關注著孩子的營養,卻忽視了對孩子禮儀的培養。小孩子趴在桌上把盤裡的食物翻江倒海掃了又掃的,或是看到喜歡的菜不顧一切往自己碗里夾的,或是喝湯時吧唧著嘴呼呼有聲的……

這種景象我們時常有在餐桌上看到。對此,家長們卻見怪不該、習以為常,甚至寵溺的一笑置之。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父母必須要重視

當然,每一階段孩子的接收能力不一樣,所需要掌握的禮儀和規矩也應有所不同。

2歲:注重用餐習慣的培養

2歲的小孩子吃飯,容易吃得亂糟糟,並且很難長時間保持在自己的座位上,這個階段更應該注重在用餐習慣的培養上。

1.不邊走邊吃,吃飯要在固定的餐椅上吃,吃完才能下桌;

2.不玩食物,不拿食物當玩具;

3.盡量不將自己的食物撒出盤子;

4.不可以故意敲打碗盆;

5.不能帶著玩具上餐桌;

6.小腳丫不要翹上餐桌。

3歲:引入新的餐桌規矩

小孩子到了3歲,就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新的餐桌上的規矩,因為3歲的孩子開始能更好地跟隨指令了。

1.用餐前主動說要洗手;

2.坐在桌前至少堅持15~30分鐘,如果孩子不肯坐在一個地方,總想站起來或到處亂跑,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不斷提醒加強他們的觀念;

3.進餐時管好自己的手和腳,不侵犯他人空間。包括不能用手指亂捅他的手足,更不能去拿別人盤裡的食物;

4.用餐時盡量保持安靜,不無故尖叫和吵鬧。

4歲:對禮儀的要求增加

孩子進入4歲階段,對於禮儀的要求可以進一步增加了。

1.要等到所有的人入座後才可以吃,體現著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2.不要邊吃邊說話,更不要打斷別人的說話,除非有緊急的情況。

3.吃起來不要狼吐虎咽,要慢慢享受食物,頻率大約是食物咽下5秒後再吃下一口。

4.乖乖坐在位子上,要跟上其他人吃飯的節奏,直到就餐結束,或家人同意離開飯桌。

5歲:完善餐桌禮儀的細節

5歲的小孩語言能力已經有很大的提升了,這時候就可以從細節上入手,進一步完善餐桌禮儀。

1.不喜歡的食物可以不吃,但不要對食物做負面的評價,例如「難吃」、「噁心」之類的字眼。學齡前兒童還理解不了別人感情受傷這類的字眼,要教他們有禮貌地說不,鼓勵他們用諸如「謝謝,我不需要」、「不是我的」這樣的字眼來取代。

2.學會在飯桌上有禮貌地請求,要食物時務必帶個請字,諸如「請遞我點土豆」而不是「我要土豆」。

3.如果就餐中間離開桌子,要先打招呼,得到大人的允許。若是孩子執意沒吃完就先離開,一旦離開,規矩是不能回來再要食物,甚至包括甜點。

4.無論別人幫你遞肉汁,還是幫你切肉或者招待吃飯,都要學會感恩,即使那個人是你的爸媽。

6歲+:了解餐桌禮儀的意義

學齡或以上兒童精細動作已經形成,開始懂得他們的行為能影響到其他人,掌握的禮儀要更全面、更深入。

1.取食時,要通過公用的服務調羹把食物放進自己的盤中,而不是自己的湯匙。

2.在餐桌上要照顧別人的感受,不要一次取過量的食物,要照顧到還沒有吃到的人。

3.進餐時有人同你講話,要咽下食物再回答,如果正在下咽,可用肢體語言幫助表達,或是適當的用手遮一下嘴巴,這樣別人就看不見你嘴裡的殘渣。

4.用餐時孩子能夠享受到一家人吃飯的樂趣,還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鼓勵孩子通過輪流傾聽和輪流發言的方式來參與餐桌上的對話,用輪流的方式是給其他人有說話的機會。

GIF

答應小益君,好好吃飯好嗎

圖文編輯 /彎彎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C益樂匯 的精彩文章:

唐朝女子的超強化妝術

TAG:ZC益樂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