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西斯陰雲籠罩下的1934年世界盃

法西斯陰雲籠罩下的1934年世界盃

翻開世界足球和世界盃的歷史,1950年前的歷屆世界盃可以說代表了足球運動的蠻荒期,足球運動極易受到種種場外因素的干擾。各種因素導致的抵制、退賽比比皆是,這裡僅舉英格蘭和阿根廷兩支傳統強隊為例,英國作為現代足球的鼻祖,在國際足聯擁有包括英格蘭在內四個代表隊席位,然而英格蘭隊直到1950年才第一次參加世界盃,理由是英足總打心眼裡看不上世界盃,一直與國際足聯別彆扭扭;而阿根廷在奪得第一屆世界盃亞軍後,因不滿國際足聯將1938年世界盃主辦國交給法國,抵制了當年的世界盃,此後又因為「內部協調問題」連續推出了1950、1954年兩屆世界盃。然而,與上述兩支球隊的情況不同,1934年世界盃從承辦開始,就一直籠罩在法西斯陰雲之下,甚至成為了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宣傳工具和個人玩物。

足球運動的魅力通過第一屆世界盃的大獲成功得到了充分展現,當時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深知,通過承辦這樣的大型賽事可以很好地提高群眾熱情、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機顯示他所謂「大羅馬帝國」的團結、強大和法西斯主義的無往不勝。他信誓旦旦地向國際足聯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舉辦一個讓全世界為之忌妒的足球盛會。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國際足聯和其他國家給義大利帶上無法擊敗的主角光環。

1

承辦競爭者自動退出

本來在國際足聯決定1934年主辦國之前,除義大利外,瑞典也遞交了主辦申請。為了確定最終的舉辦地,國際足聯執行委員會足足開了八次會議,墨索里尼授意申辦代表拚命鼓吹「義大利完全有能力負擔舉辦費用、申請舉辦世界盃是為了防止貿易逆差、大量使用錄像技術和將比賽放在繁榮昌盛的義大利城市」。在這樣的強大壓力下,1932年瑞典退出爭奪,義大利成為唯一的承辦申請者,將世界盃帶到亞平寧。

2

預選賽對手自動放棄

由於登記參加1934年世界盃的球隊增加到32支,為決出最終參加決賽圈的16支球隊,國際足聯設置了預選賽機制。義大利的預選賽對手是希臘隊,詭異的事情再次發生,首回合東道主在聖西羅球場4比0大勝之後,希臘隊完全卸下了抵抗,直接宣布放棄參加次回合較量,把義大利隊穩穩的送入了決賽圈。

3

賽場內外機關算盡

儘管1934年那支義大利隊擁有梅阿查等優秀球員,但為了確保奪冠,墨索里尼還是不擇手段的大肆招募外籍球員。路易斯·蒙蒂、萊蒙多·奧西等阿根廷球員、以及馬克斯·菲洛等巴西球員迅速入籍成為義大利軍團一員。在賽場內東道主也是小動作不斷,墨索里尼擁有指定裁判的權利,半決賽和決賽中,他指定了同一名瑞典主裁埃克倫德執法比賽。這位瑞典裁判曾經被墨索里尼請進包間談話,但具體內容外界無從得知。

4

絕望的力量

1934年6月10日,羅馬國家體育場迎來了東道主與捷克斯洛伐克的世界盃決賽,賽前墨索里尼給更衣室下了最後命令,必須奪冠!心態焦躁的義大利隊頂著巨大壓力開始了比賽,並一直陷入被動,捷克斯洛伐克在76分鐘取得領先。所幸義大利隊在81分鐘取得進球,古雅塔傳球給奧爾西,後者突破對手防線,左腳勁射扳平比分,比賽進入加時。95分鐘,偉大的國際米蘭球員梅阿查策動了致命進攻,他邊路傳中,中鋒斯基亞維奧繞過捷克斯洛伐克後衛,洞穿了門將普拉尼卡的十指關,贏得了1934年世界盃。當賽後有記者採訪斯基亞維奧的時候,他感慨萬千地說道:「這是絕望的力量」!真不知這種絕望的力量是來自於對手還是他們的領袖。

由於墨索里尼的干預和破壞,後世對這屆世界盃和1938年的冠軍義大利隊成色詬病不斷,但這位法西斯獨裁者卻在世界足球史以他自己方式留下深深的印記:一是在此之後國際足聯規定主裁判改由裁委會直接任命,避免東道國控制裁判,同時規定球員今後只能代表一國參加世界盃,不允許改換國籍重複參賽;二是正因為墨索里尼覺得義大利人更偏愛天藍色,才將義大利隊隊服顏色由白色改為天藍色,這也是人們習慣把義大利國家隊稱作「藍衣軍團」的緣由。而偉大的「藍衣軍團」更是用後來的1982、2006兩屆世界盃冠軍證明了自己冠軍的毋庸置疑、實至名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給自己的一番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