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敗家孩兒」正在崛起:家長,請小心你的積蓄!

「敗家孩兒」正在崛起:家長,請小心你的積蓄!

前段時間有這麼一則新聞,14歲的小彭在直播平台上認識了一個叫「大乃敵」的主播。處於青春期的小彭涉世未深,很快被這位主播迷住,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昵稱,叫「獨寵大乃敵」。

為了引起「大乃敵」的注意,小彭故意在媽媽上網買東西時記住了手機支付密碼,然後趁媽媽不在偷偷給「大乃敵」打賞。從最初的20元,到後來的幾百、幾千,小彭打賞起來毫不手軟。為了超越其他粉絲,得到更多存在感,不到一天時間,他就打賞了9次!僅僅兩個月後,他便把父母辛辛苦苦縫了十年牛仔褲才好不容易攢下來的16.6萬元全部花光了!

小彭的父母央求直播平台和遊戲公司把錢退給他們,那可是他們全部的積蓄!可這根本不可能。最終,小彭父母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然而,他們仍然想不明白:

孩子們為什麼要花真金白銀去送給一個連面都見不到的女主播?

為什麼要把全家人的生活費用在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虛擬世界?

針對這問題,我們其實應該先問一問家長們:

首先,網上購物應該辦理一張小額卡,而不是跟家裡所有的積蓄放在一起,就算熊孩子不花,您不怕被盜嗎?

其次,十幾歲的孩子尚不懂事,存款和支付密碼怎麼能讓孩子知曉、隨意插手?

再次,通常情況下,每消費一筆,銀行都會有簡訊反饋發送到綁定的手機上,那麼,是家長不上心沒有使用此功能,還是信息被孩子刪掉了?

再說說孩子,孩子究竟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嗎?不,他們也許並不知道。

比如小彭,他不知道父母常常加班到深夜,一個月才賺幾千元錢,也不知道父母為了攢錢五年都沒買過一件新衣服,更不知道這16.6萬元是父母全部的積蓄……因為他的父母從來沒有告訴過他這些,所以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家庭衣食無憂,這些「小錢」算不上什麼。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視金錢如糞土」,而是身在「富養」中的他,根本就不知道「錢來之不易」。如果他明白這些錢對整個家庭意味著什麼,他還會這樣豪爽大方嗎?

隱瞞家庭實際收入,和打腫臉充胖子式的「富養」,都是飲鴆止渴。正如《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所說:「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個美國小孩問他的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

有個中國小孩問他的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們家有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這個故事真實地反映了大多數家庭在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時,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

美國基金會會長夏保羅先生說,美國家庭培養孩子對錢的認識和理財能力都比較早,社會對孩子財商的基本要求是:

3歲時能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時了解自己無法把商品買光,必須在購買時做出選擇;

5歲時知道貨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6歲時能夠找零;

7歲時需要看懂價格標籤;

……

他還強調:「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小孩子不會理財,富不過三代。

而我們的國家在財商教育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

所以孩子們花錢大手大腳,他們不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賺錢有多辛苦。父母的血汗錢對於他們來說不過就是一串數字,所以他們不覺得用這個來打賞主播、給遊戲充值有什麼錯,哪怕千金散盡也不會有任何的罪惡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一個沒有財商的孩子,他的父母也一定沒有太大的金錢觀,不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富。

國際著名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說:「長期而言,你將來的財富不只取決於你目前賺了多少錢,而是你能拿多少錢投資理財。

我們深以為然。一個對金錢沒有管理能力的家長,如何培養出有財商、懂得金錢真正意義的孩子呢?

也許有家長會擔心: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會不會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跌進錢眼裡?這樣長大了不更會變成一個見錢眼開的勢利鬼嗎?

不會的!相反,如果父母沒有在孩子懵懂時,把最重要的理財觀念告訴TA,孩子慢慢在社會上自己摸爬滾打時,才會越來越容易掉入錢眼裡。誰叫父母從小不教我呢?那我只能從社會上去學了。而我們今天的社會能教給孩子的,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嗎?

財商教育可以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中。比如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購物,去商場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這:

為什麼蘋果在夏天賣比秋天賣貴?

為什麼買十支鉛筆每支的單價就會比買一隻鉛筆的單價要便宜?

為什麼同樣是水,這瓶水賣一塊錢,那瓶水賣十塊錢?

……

這些都能很好地引導孩子。

由小及大、由淺入深,接下來,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基金、保險、黃金、房子、P2P等各種投資門類的知識。當大人對這方面的知識量不足時,可以引導孩子通過電視財經頻道了解,或者引導孩子去閱讀相關的書籍,讓孩子形成強烈的風險意識和資產配置的概念。

我們由衷地希望每個孩子都懂得父母賺錢的不易,更希望每個家長都懂得如何向孩子傳達正確的金錢觀與財商意識。

最後,雖然錢可以換回來很多東西,但還是要讓孩子們意識到「錢不是萬能的」,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寶貴的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比如人的生命、比如藍藍的天空、比如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壽e寶帳 的精彩文章:

TAG:國壽e寶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