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經觀點:「美對華貿易吃虧論」可以休矣

中經觀點:「美對華貿易吃虧論」可以休矣

美國單方面威脅發動貿易戰的一個重要借口是:中美貿易使美國吃了大虧,中國佔了大便宜。果真如此嗎?非也。中美貿易是市場行為,是互利共贏關係。美方宣稱「對華貿易吃虧」,是典型的佔了便宜還賣乖。

首先,受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決定,美國的對外貿易以及對華貿易,歷來不是包括未來也不可能是「吃虧」的一方。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利用美元霸權,通過徵收國際鑄幣稅、石油美元等方式在全球掠奪財富,不平等地換取外國財富。二戰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鑄造了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美元成為各國重要外匯儲備手段和國際清算與支付手段。應該說,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首先是由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所決定的,但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經濟現象是,隨著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確立,美元作為世界貨幣自此擁有了貨幣霸權地位。美國享受到了其他經濟體無法享受的鑄幣稅,可以通過發行美元的形式少生產多消費。換而言之,美國可以用美元這一特殊設計在全世界進行消費,在全球範圍「買買買」,同各國換取寶貴的物質財富和服務。而其他國家必須通過實質性的生產才能換取美元這一「硬通貨」,才能到國外消費。不難看出,在國際貿易中,美國進口越多,占的便宜越大。

其次,美方宣稱「吃虧」,一個很大的盲區在於忽視了中美經濟之間的互補性。中美兩國所處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經濟結構相異,存在很大的互補性。美國增加進口,損害的絕不會是本國的相關產業,恰恰相反,進口還有效地平抑了美國的通貨膨脹。中美雙邊貿易正是這種互補的體現。通過大量進口源自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在滿足其國內市場需要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費成本。數據顯示,如果完全依靠美國內生產的話,美國國內物價水平將顯著提高,居民消費開支將明顯增加,最終損害美國消費者福利,助長通貨膨脹。1963年到1989年26年間,美國的年均通脹率為5.4%,國內居民飽受物價快速上漲之苦。而1989年至2015年之間的26年,美國的年均通脹率降為2.5%,這期間的重大變化就是美國大幅擴大從中國進口,進口比例從11.7%上升到38.6%。中美貿易的擴大,有效降低了美國內通脹水平,美國人的高福利、高消費,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不斷增加進口。

第三,美方感覺「吃虧」的另一個誤區還在於特朗普政府對於順差逆差現象的理解。對外貿易出現暫時性的順差逆差完全是一種正常現象,順差並不見得完全是好事,逆差也不見得有很糟糕,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美中貿易逆差增大,事實上有利於增加美國就業。美國總體處於產業鏈高端,蘋果公司等美國企業將產品的研發、營銷放在本國,生產製造放在中國。美國自中國進口中,屬加工貿易的中間投入品佔半壁江山。美國廠商使用源自中國的中間品進行生產,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於提升產品銷量、擴大企業經營規模,進而增加僱傭人數。研究發現,美中貿易逆差擴大時,美國的就業市場表現強勁,這在美國的非製造行業體現得尤為明顯。當前美國的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中美貿易。

最後,美國貿易赤字與經濟增速同頻共振。美國是典型的消費型經濟體,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占近七成。購買來自中國等經濟體的廉價商品,讓美國居民顯得輕鬆瀟洒,而這些支出正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4%,而貿易赤字同期也不斷擴大。相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活動大大放緩,貿易赤字也隨之縮小。可見,美國經濟強勁增長有賴於貿易赤字擴大。

出口就是賺錢,進口等同吃虧,這種觀念早已過時。「美對華貿易吃虧論」可以休矣!

(責編:丁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江西鷹潭:生態農業引來觀光客萬千
信諾資本舉辦「產業數字化生態圈的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