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求、借、偷:美國稱中國是這樣獲取科技機密的

求、借、偷:美國稱中國是這樣獲取科技機密的


來源/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作者/鐵流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的文章聲稱,「中國官員向外國公司施壓,要求獲得敏感技術」,通過各種不光彩的方式獲取美國技術機密,強迫美國企業必須轉讓技術。

在文章中還援引了特朗普政府的觀點:中國官員利用官僚系統的許可和審批制度來控制敏感數據,並舉了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將中國數據的管理權交給了中國本地公司等例子。

然而,美國媒體的抨擊完全是雙重標準,頗有得了便宜賣乖的嫌疑。

1/ 美國企業出售技術僅僅是生意

紐約時報的文章中稱,美國公司一直在抱怨中國政府想方設法讓他們交出最寶貴的商業機密,一些美國企業和特朗普政府表示,中國官員經常私下裡要求獲得技術。

然而,縱觀這幾年中國從美國引進的一些技術,都是你情我願的交易,而且很多還是美國公司主動找上門來推銷技術的。其中,還不乏在出售技術中玩釣魚工程,或者是出售的技術各種坑,以及高價兜售淘汰的二流技術的情況。

在過去十多年裡,從美國引進技術比較成功的要數核電領域了。但事實與美國媒體報道中,中國政府要求美國企業轉讓技術不同。

在引進AP1000的時候,是美國西屋公司主動來投標的。而且西屋轉讓的技術沒少給中國企業埋地雷,比如屏蔽泵就因美國政府對核技術出口管制,必須採用美國管制清單上沒有的新材料、新工藝。為此,中國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時間。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開始發力集成電路產業,國外大廠紛紛來中國尋找合作夥伴,轉讓技術。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很多技術轉讓,也是和AP1000類似的情況。

比如AMD來中國找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這個並非是中國強迫AMD來的,也是AMD主動找上門來的,並且主動提出願意把CPU源代碼交給中國合作夥伴

最初AMD比較中意的合作夥伴是聯想,畢竟聯想在PC整機市場有比較高的市場份額。但不知是聯想對於技術沒啥追求,還是聯想當時剛剛收購了摩托羅拉,現金流相對匱乏,業務重心調整也需要時間,最終AMD另外找了合作夥伴。

IBM轉讓Power8的技術給宏芯,從結果上看,不乏釣魚工程的可能性。當時,IBM也找過中科院計算所,並遊說龍芯不要再做自主研發了,轉型加入IBM的陣營,去做Power8的消化吸收。為了引誘龍芯上鉤,IBM還給了龍芯少量技術資料。當時,龍芯剛剛進行了一次大調整,決定放棄走多核路線,先把單核性能提升上來,正在設計龍芯3A2000。

那麼,到底是繼續做3A2000,還是給IBM打工去消化吸收Power8呢?龍芯經過綜合分析後,覺得技術引進與龍芯的發展戰略相矛盾,而且IBM可能在釣魚,還是堅持了自主研發之路。

後來,蘇州中晟宏芯承接了這個項,在耗費巨資購買了Power8的相關技術後,一直沒能實現消化吸收。除了剛開始拿出一款CP1,也就是Power8的馬甲,PPT上2016年問世的CP2至今未能見到廬山真面目。

而且在幾年前,宏芯還曾經鬧出欠薪事件,不少技術人員最後選擇了離開。要知道,當初這些技術骨幹是拒絕了華為海思的高薪聘請去了宏芯,最後卻落得這般下場。後來,很多人去了高通、AMD與中國合作夥伴成立的合資公司。由於國內IC設計人才相對匱乏,圈子很小,進新公司後發現,原來都是老面孔......

另外,國外公司的技術轉讓都是有很多保留的。比如IBM在轉讓Power8的時候,Power9已經在研發之中,而且IBM還保留了技術。

AMD把Zen的源代碼交給國內,這已經是少有的非常良心的技術轉讓。業內人士就評價,AMD比IBM要良心的多。這主要是因為英特爾公司給AMD的壓力太大。但即便如此,AMD在技術轉讓上也有所保留。

2/ 指責中國利用官僚系統控制敏感數據

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稱,「特朗普政府還表示,中國官員利用官僚系統的許可和審批制度來控制敏感數據」,並以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將中國數據的管理權交給了中國本地的公司管理為例,旨在說明中國政府壓迫美國公司交出商業數據。

但實際上,美國媒體的這種指責是毫無道理的。

首先,中國政府要求美國公司將中國用戶的數據交由中國本地公司管理,這完全符合中國《網路安全法》的規定。

其次,中國用戶的數據並非美國科技公司的財產。用戶的數據是個人隱私,屬於用戶個人,蘋果公司和亞馬遜公司並非中國用戶的數據所有人。既然這些數據不屬於蘋果和亞馬遜等美國公司,中國政府把屬於中國用戶的財產從美國科技公司手中拿回來,完全合情合理。

再次,將數據從美國科技公司手裡奪回來,有利於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在大數據時代,用戶數據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金庫,通過對大數據的整理分析,能夠獲得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經濟情報,這些數據無論是對於商業公司決策,還是用來輔助國家決策,都具有非常高的意義。

美國財政部通過大資料庫的深度挖掘,掌握了恐怖組織的資金流向方面的相關數據,藉此成功破獲數十起恐怖主義襲擊案件,並成功挖出了基地組織的二把手。如果美國科技公司和情報部門掌握了大量中國用戶的數據,那麼就可以輕易獲取大量珍貴情報。

而且,美國科技公司數據泄密,或被不法分子利用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2013年,雅虎就因黑客襲擊,導致超過10億用戶信息泄露。在2017年,美國電信巨頭威瑞森表示,所有雅虎用戶的個人信息都可能被泄露,這一數字是30億。

不久前,臉書泄密的事情更是給大家敲響了警鐘,劍橋分析甚至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操作,震動了全世界。

考慮到美國科技公司時常數據泄露,這就讓人非常懷疑其數據保密的能。另外,數據泄密後,往往發一個聲明就完事了,對比日本企業造假連鞠躬這一環節都省了。一旦在美國情報部門的要求下,故意提供數據,作惡的成本過於低廉。

3/ 結語

美國科技公司對中國技術轉讓,很多是主動上門推銷技術的,而且技術轉讓往往是在商業上做的不太好的業務,比如IBM、AMD的伺服器CPU被英特爾壓著打,這兩家公司主要是想藉助中國市場打開銷路。

這完完全全就是一筆生意,和所謂「中國政府壓迫美國企業」毫無關係。何況IBM和AMD通過轉讓技術,或成立合資公司,已經賺走了大筆資金。

凡是美國科技公司不願意給的技術,中國合作夥伴根本拿不到,很多領域反覆引進國外淘汰技術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媒體和特朗普政府指責中國政府壓迫美國企業,強行獲取美國技術機密,頗有顛倒黑白,得了便宜賣乖的嫌疑。

對於中國政府要求美國科技公司把數據交給當地公司管理,這既符合中國法律,也符合國家安全的需要。美國可以為了保障美國網路安全要求美國四大運營商禁止使用中興和華為的設備,中國自然可以為了保障信息安全,要求美國科技公司交出屬於中國老百姓的數據。

專註服務中國製造企業

版權聲明:製造界除發布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詳細註明文章的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台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製造界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女皇」孫亞芳公認最好的一篇文章:以色列崛起之謎

TAG:製造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