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不下的手機,找不回的健康

放不下的手機,找不回的健康

人人健康

1小時前來自iphone客戶端

或許,這並不是一個新穎的話題,但對於當下人而言,絕對有必要常常提起。手機,一個魔性的東西,容易讓人著迷。

1小時前

生命時報、健康時報:對對對!

人人健康記者 高凡易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手機已經成了生活必備品,小到七八歲的孩子,大到六七十的老人,人手一部手機已是「標配」,很多人甚至24小時都離不開它。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什麼?」看手機!「睡前最後一件事是什麼?」玩手機!「吃飯期間能不能做到不摸手機?」

「不能!」……出門時拿著它,開會時拿著它,甚至上洗手間都要帶著它,睡覺時都要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如今,這樣的「手機成癮者」已不在少數,「手機依賴症」已經成為他們的「通病」。不僅如此,還將這一惡習「傳染」給了孩子。

雖說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而功能日趨多樣化也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可殊不知,頻繁、過度沉迷手機,卻讓我們的健康在一點點被「侵蝕」,尤其對於少年兒童更如同洪水猛獸。

近來,一則題為「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的信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由此可見,泛濫成災的手機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多麼的觸目驚心。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在這個人機合一、形影不離的時代,如何能夠跟這個「人生伴侶」和諧健康地相處,別讓手機「偷」了健康。

手機成健康「殺手」,不是危言聳聽

隨著手機的普及和不斷更新,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自然也成了一個手機用戶大國,人均佔有率和使用率恐怕早已又催生一個「世界第一」。

之前,國內曾有一項「超過六成網友不玩手機睡不著」的網路調查引起不少讀者共鳴。

調查顯示:60.90%的網友表示,睡前不玩手機睡不著;27.33%的網友表示,睡前玩微博、打遊戲等超過半個小時;16.01%的網友表示超過1個小時。

有13.43%的網友表示,「花在玩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長」;四成的網友表示,睡前對手機越來越依賴;有兩成的網友認識到,睡前玩手機「對眼睛、頸椎、肩膀不好」。

該項調查中,70%以上的是30歲以下人群。對此,專家們紛紛表示,手機、平板電腦誘發的各類現代疾病,在30歲以下的青少年人群中幾乎可用泛濫成災來形容。

主要集中在頸(腰)椎、視力、睡眠等3個方面,甚至可能影響女性生育。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通訊工具。手機不斷地更新發展,給現代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網上購物,洽談生意,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很多事情。

不過,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危險。當人們沉醉在聊天、轉錢、瀏覽、娛樂、傳遞信息的同時,手機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身體健康的「殺手」 。

劉小姐今年30歲,從事金融工作的她為緩解壓力,漸漸喜歡上用手機玩遊戲和上網,甚至睡前也是如此。

她原本計划去年懷個寶寶,但努力至今仍然未能成功。她先後到多家醫院求診,各種檢查做下來,醫生的結論都是排卵期混亂導致不易捕捉受孕機會。

醫生在詢問她的日常生活規律後表示,排卵期混亂不排除跟劉小姐經常熬夜上網、包括睡前喜歡長時間玩手機有關。

如今,劉小姐已接受醫生建議,晚上定時上床睡覺,且睡前半小時即關掉電視和電腦,更不再玩手機,希望能儘快得償所願。

無獨有偶。今年26歲的小黃也因過度沉迷手機產生了健康問題。「明明知道這樣不好,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因為失眠而就診的小黃說,她是一名會計,平時工作很忙。

她愛看一些電視劇,為了不漏一點細節,她常在夜晚通過手機集中看電視劇。「每晚一躺上床,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熬通宵是經常的事,即使強行關掉,自己也睡不著,因為各種情節會在腦海里浮現。」

近段時間,她精神萎靡,越來越忘事,她意識到這是自己過度熬夜所致。她試著改變這一習慣,才發現自己已出現嚴重失眠癥狀,才向醫生求助。

事實上,不僅是成人,手機給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更是觸目驚心。

山西一個上5年級的女孩小婷是電子產品的重度痴迷者,除了上課吃飯睡覺,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長達五六個小時,直到有一天,小婷說自己頭暈眼花,脖子酸疼,父母馬上帶她去醫院檢查。

醫生髮現11歲的小婷頸椎竟然老化成50歲的樣子,出現頸椎曲度變直的情況。「11歲的孩子正處在發育期,整天沉溺於玩手機,必然會影響身體健康。」接診專家說,經常低頭看手機,會急劇加速頸椎的老化。

長期如此,頸椎後側韌帶鬆弛,頸椎曲度變直,導致神經被壓迫,產生肩背手臂麻木、頭暈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沉迷手機的危害,你想不到!

說到底手機原本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自從它有了「智能」的稱號,就搖身一變成了人們的「貼身秘書」,滿足我們上網、購物、娛樂、社交、生活服務等各種要求,讓人們越來越離不開它。那麼,你知道自己每天要看多久手機?

根據國際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近年來全球民眾每天對著手機屏幕的時間明顯增加,巴西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最多,平均每天近5小時,中國以每天3小時位居第二,隨後是美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

而人們之所以越來越沉迷手機,主要是因為頻繁觀看手機可以提升安全感,怕錯過重要信息、電話,想用最快速度完成某件事,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習慣,導致處理許多事時都會下意識地拿出手機翻看。

有調查還發現,現代人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每天清醒時間為16小時計算,一天大約要看150次手機。

手機使生活更加方便了不假,但不合理使用手機,無疑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本刊經過調查進行了梳理,概括出以下幾種常見危害:

其一,對生命的危害。比如,時下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幾乎已到手不離機、機不離手的程度。而類似在上班下班或休息的時間拿著手機或聽或看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

無論在馬路上還是在地鐵、公交車上,都會看到很多人在看手機,他們被稱之為「低頭一族」。而有的司機在開車的時候用手機打電話、聽音樂、看微信或發簡訊,也是常見的事情。

這些行為和做法,實際上都揭示出危險就隱藏在每個人的身邊。類似看手機跌進地鐵和發生交通事故的報道屢見不鮮。

其二,對脊柱及骨關節的危害。比如,長期玩手機的人會忘記了時間,導致手關節僵硬,腕關節勞損,久而久之會產生疼痛、變形、骨關節增大、肌腱粘連等病變。

其三,對睡眠和眼睛的危害。長期用手機閱讀、玩微信的人們,因為手機文字小,篇幅又長,久而久之,眼睛會產生乾澀、充血、疲勞、近視,更有甚者,眼睛會出血,嚴重影響視力。

此外,手機有較大的輻射,長期使用手機可導致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等疾病。

有國外研究機構研究認為,一部手機的輻射量相當於一個小型微波爐,這說明手機輻射是客觀存在的。

HEALTHY

其四,導致語言社交和運動能力下降。

比如,很多人原本就不喜歡講話,有了手機常宅在家裡,即使全家人出去吃飯,也是埋頭看手機;朋友集會,也是每個人手裡拿個手機在看,長此下去人的語言能力就會大大地減退,不會說話,不會交往。

一個人如果語言交流和運動時間長期被手機所霸佔,容易使其語言發育遲緩,出現溝通障礙,還有可能成為抑鬱者。

其五,導致血壓上升,心率加快。手機依賴也是一種網癮,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

有研究人員對144名年齡為18~33歲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沉迷網路會令血壓上升4%,心率上升10%,導致焦慮、免疫力低下。

實際上,不光是大人們離不開手機,如今小孩們也離不開手機。在地鐵上、公交上,隨處可見一些小孩拿著手機低頭專註的玩。

而因為過早讓孩子玩手機,其所帶來的危害還遠不止那麼簡單,更像是洪水猛獸。

1.阻礙身體發育

小孩頻繁玩手機,大量的電磁輻射對生長發育不利,甚至還會引發哮喘等多種疾病。

另外,小孩經常玩手機,活動少了,容易引起身體發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長不高等。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影響手指的發育。

如果小孩喜歡低頭玩遊戲,對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2.引起視力下降

孩子頻繁玩手機對視力影響尤為明顯。有數據顯示,小孩連續玩手機20分鐘,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8,接近近視狀態。

另外,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於10秒為病態。

3.容易誘發孤獨症、焦慮症

長期沉迷於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整日沉迷在網路虛玄世界,迷迷糊糊,很容易誘發他們患上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路症,導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產生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4.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有手機的學生,無一例外成績下降或成績較差。因為只要有手機,就一定會想時時玩弄,根本不會去聽老師講的知識。迷戀網路玄幻小說,打網路遊戲……

極易上癮,根本無法控制,甚至肆無忌憚,完全陶醉在這個虛幻的美妙世界裡。

5.腐蝕心靈,性格扭曲

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學習的黃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動期,加上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機色情的誘惑,進而沉迷其中。

互聯網和手機媒體上大量傳播的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還容易造成其性格扭曲。

趁年華尚好,放下手機經營健康

手機本身並沒有壞處,帶來影響的是使用它的人——我們自己。

現代社會不可能沒有手機的存在,我們不能改變手機存在的事實,那麼我們就要從自身做起,想辦法如何讓手機變成「益友」,變成「良伴」,莫讓手機成了健康最大的威脅。那麼,怎樣玩手機才相對健康一些?

一、姿勢很重要

1.不要低頭 長期低頭玩手機,會使頸椎曲度逐漸變小,導致神經受壓迫,血管扭曲,身體局部供血不足,以至於在頸椎病的早期,往往是頸、肩酸脹不舒服,嚴重的會出現雙手麻木。

2.不要側卧 側躺玩手機對眼睛的壓迫最大,這樣玩手機會造成左右眼睛的視力偏差。而且受壓迫的眼睛容易造成供血不足,時間長了眼睛會出現膨脹感,出現短時性影像重疊。

3.不要俯卧 俯卧姿勢玩手機,會影響手肘和腦部的血液循環,還可能造成頸椎以上惰性缺血。

而且俯卧姿勢容易引發疲勞,使人難以進入睡眠狀態。

小貼士:如果晚上在床上還想玩手機,建議仰著玩,不過時間久了雙手會酸麻,可以在手肘下墊個枕頭支撐,但要注意手機滑落砸到臉得不償失。

二、燈光不能省

1.晚上開啟夜間模式 晚上躲被窩玩手機,盡量把手機燈光調低,智能手機一般都會有夜間模式。

當手機屏幕過亮,與夜晚環境對比度過大,會使眼睛產生疲勞,建議玩手機時不要關掉房間所有的燈。

2.不要開小檯燈 晚上十一點半後身體會分泌抑制黑色素的蛋白酶,一直可以持續到凌晨4點,但是這段時間如果見光,身體就會停止分泌;在一點之前都會有分泌,然後一點過後就是分解作用了。

三、手機最好傾斜45°

玩手機時不要把手機屏幕正對著眼睛,最好向下傾斜45° 左右,也不要向上傾斜,否則脖子施力久了會酸痛。建議眼睛與手機可以保持30~50厘米的距離。

本刊醫學顧問、健康管理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已經成為「手機控」,家長千萬不要突然阻止孩子接觸手機,因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反抗情緒。

而且這種「圍堵」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對手機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孩子恰當的引導和規定。

1.提前達成協議 每次在孩子玩手機前,先跟他們達成協議,比如做完作業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

而且孩子想玩手機,要自己找密碼,密碼會每天更新。維持1~2周,爸媽再視情況作調整。

2.控制使用時長 等孩子滿3歲後可以適當玩手機,但要控制好時間,每次10分鐘。如果孩子要看動畫片,每周只能看一集,因為每集動畫片可能要15~30分鐘,甚至更長。

3.選擇優質內容 最好單獨留出一個手機,把裡面的電影、遊戲全部刪掉,關閉上網功能,專門下載一些適合小孩子看的動畫片或者音樂,避免孩子連續看視頻,反覆玩遊戲。

4.選擇合適場所 吃飯時、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此外,在等車時、旅途中,盡量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以免養成在等待時玩手機的習慣。

日常也不要把手機當成安撫孩子的工具,建議飯後、休息時可給孩子玩一會兒。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玩手機,但自己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手機迷。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仔細想想孩子第一次接觸手機,是不是通過家長的行為示範,甚至主動引導?」

專家表示,要想讓孩子減少玩手機,首先,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該盡量減少玩手機的機會。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陪孩子玩遊戲、讀書。

其次,如果家長確實有些事情需要通過手機處理,也盡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或者真誠地告訴孩子你是在處理工作。

工作處理完立馬放下手機。需要通過手機娛樂放鬆一下,也盡量選擇在孩子睡著以後的時間。

用或者不用,迷或者不迷,手機都在那裡。其實,說到底,手機還是一種信息工具,雖然它帶來的是變革式的影響,但它最終的屬性還是服務於人。

別被手機綁架了健康,人是手機的使用者,要時時加強自我修養,合理使用手機,切勿過分沉迷。對於手機,「避其害」與「用其用」同樣重要。

所以,趁年華尚好,請放下手機。活在手機外的世界,用心去經營健康的身體與情感。

為你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健康微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人人健康微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