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愧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個決策,讓中國2000年領先世界

不愧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個決策,讓中國2000年領先世界

在中國,大一統絕對是人民會的願望,人們希望有一個強大的集權政府,可以調動國家的資源和軍事力量,將兵力投入到北部防線,抵禦外族的入侵。而短暫的秦朝,也的確不負眾望地將各國防禦城牆連接起來,鑄就了萬里長城,將北方最後的缺口堵上。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歷史上評價的功績主要是(1)七大工程,(2)焚書坑儒,(3)強悍的軍事實力,統一六國和對外輝煌戰績,(4)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除了焚書坑儒之外,秦始皇任何一件功績,都絕對可以看彪炳千秋。而除此之外,秦始皇還在全國推行了一種決策,讓中國領先世界2000多年,這便是郡縣制!

其實,「郡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郡制」起源於秦國。經過秦始皇的改革和創新,才最終形成了「郡縣制」。秦始皇滅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

在歐洲,絕大多數的王國都採用的是采邑制度以及後來的封建制度。所謂采邑制度,是將一塊土地及其上面的農民一起,作為采邑分封給有功勞的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供其終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襲。

這也便形成了歐洲的等級制度:國王 - 有爵位者(貴族) - 騎士 - 自由農 - 農奴 - 奴隸。所以在歐洲,封建領主有著非常大的自主權,一些龐大的家族,更是控制著整個國家的一舉一動。這也直接導致,中央集權不夠穩定,實力大的貴族和王室之間也經常的發生戰爭。

中國採用的,是高度集權的統治方式,除了王朝的末期之外,皇權始終是至高無上的存在。郡縣制實施百官及軍隊調度皆聽朝廷號令,實現了中央集權,這成了天下穩定、強盛的前提之一

郡縣制是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郡、縣。當然,我們現在使用的三級,即:省、市、縣。

總體來說,在封建社會,中國90%的時間都實行郡縣制,所以帶來中國的穩定和大一統。

相比之下,歐洲卻因為分封而小國林立,所以很難擰成一股繩。也就是說,秦始皇的這一制度,讓中國2000年里,一直領先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北說 的精彩文章:

白起、李牧一生無敗績,但是兩人為何結局悲慘,均死於非命!
此地彈丸之地卻困死兩位雄主,秦始皇命喪於此,趙武靈王餓死行宮

TAG:蘇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