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月遠行】DAY02 廓爾

【二月遠行】DAY02 廓爾

前面的話:藏族的「廓爾」一般被表述為轉經,是極具佛教意味的用詞。「廓爾」的路線叫「廓拉」。轉「廓拉」小至瑪尼堆、石樁,再到佛塔寺廟,大到山海湖泊,途中可煨桑,可休息,據說轉的圈數越多越功德無量,意味著把所轉之物中的經文誦讀了若干遍。其實不僅印度、東南亞等地存在類似現象,連內地歷史上受藏傳佛教影響的土族也有轉亭子(崩康)和轉糞堆的習俗。

那些環繞一個迴廊,一處佛塔,一座寺廟,一個城,一座山的,都是層層璀璨的星系。

每一個星系的核心,都是人類為生活找尋的參照點。

從江孜到日喀則,再繞回拉薩,那些馬路上、佛塔里、寺廟中無止無息來朝拜轉經的藏民,彷彿都吸引著我跟隨他們,直到那些晦暗不明的參照點浮出水面。

* * * * *

轉 佛 塔

江孜萬佛塔的第二層,整層四面八角,每個角都是一個小佛堂,外擋牆方正,過腰。抬眼越過荒蕪的年楚河河谷,能看到遠處的喜馬拉雅山脈灰茫又凌厲,像一把把即將剖開黃土的刀子。

一個藏族老婦口中不停念咒,氣息急促地和剛走出佛堂的我撞個正著,門梁低過人高,門又窄,她低頭往旁邊一讓,銀白的長辮甩到一邊,一股濃烈的「酥油茶」味匆匆飄走。這股因長時間沒洗澡留下的味道是我熟識的,在香格里拉藏區常能聞到。

她想必轉了很多圈了,從昏暗的佛堂里出來有點急躁忙亂。

塔座有五層。逐層縮小,全是神殿和佛堂,77間,佛像多達3000餘座。眾佛雲集自然耗資不菲,據說明永樂十二年,江孜法王熱丹袞桑帕作為施主支付了十萬佛塔的建造費,其中包括青稞87萬克,酥油48.5萬克,摺合大洋433萬大洋。

這樣的巨額投入多少支撐了它與布達拉宮和薩伽寺並稱藏族三大藝術寶庫的名聲。

快上到第六層,所有人被堵在一架只供一人上下的木梯前,周邊昏暗,前方有光。在那些大手伸下來,一個一個活人被幾乎拽上去的瞬間,我突然想到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名作 ,萌生出一種淹沒在藏民六字真言中的荒誕感。

Hieronymus Bosch,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oil on oak panels, 220 cm × 389 cm (87 in × 153 in), Museo del Prado, Madrid

多麼聰明的建造者。

光明前的極度昏聵和混亂。「一條不斷上升的解脫之道」的咽喉。

第六層是七層高的圓形塔瓶。內側圍牆的白抹灰被光照得刺眼,外擋牆由塔座的方形變成了流線型。不時有孩子像跳上遊樂場的蹦床一樣,飛跑著蹬上圍牆踹一角又跳下來。也有孩子倚著外擋牆張開手臂,微微仰頭望著遠方,站累了又伸手去撿掉在圍牆外用來朝佛的紙幣。

這個容納陽光的環形空間,不禁讓我想起古老的斯里蘭卡大塔。

傳說佛陀曾被弟子問及怎樣表達對他的虔誠,佛陀並不說話,而是把身上的方袍鋪在地上,把化緣缽倒扣在方袍之上,又把錫杖豎立在缽上,佛塔的雛形由此誕生。

斯里蘭卡的魯溫維利塔圖片來源:網路

眼前的這座塔,已經遠不是佛塔雛形的模樣了。

「化緣缽」已經從基座上升成為第六層的鼓形塔身,意義也從象徵墳墓或者天穹演變成表現佛教涅槃。它並不遵循佛教八種塔形的程式,反而在融合薩伽、布敦、格魯等眾多教派的努力下創造出獨特的形制。

佛教八種塔形程式

無論如何,沒有比這個容納陽光的環形空間,更容易讓人聯想到樂園了。當站在白居寺高處主殿遙望塔頂13層紫銅鑄就的「蓮瓣」時,崇高感多多少少又冒了出來。

在這裡,甚至連影子都是愉悅而安靜的。

* * * * *

轉扎什倫布寺

日喀則的正午有種能刺瞎眼的亮。

扎什倫布寺寺牆上被泥匠推出的白色漣漪,想必是「罪魁禍首」之一。但也是它,讓我聯想到藏民轉經的游龍如何在這片白海中川行飛騰,有時甚至能聽到水浪翻滾的聲音。

扎什倫布寺盛名在外,春節很多大殿卻並不開放。我不抱目的,只管混跡在藏民的轉經游龍中。

這條由保安們強制維持的「廓拉」路線,以南大門為起點,往西繞到佛塔,再從北端進入大殿的小巷中。以進入錯欽大殿為高潮,下到殿內空空蕩蕩的講經場之後,人群就開始分散,出殿便能看到展佛台,最後從東邊的跳神台出寺。

「一條不斷上升的解脫之道」總要有咽喉。

在進入錯欽大殿前,人群也被堵在一架只供一兩人上下的木梯前。同樣的混亂,同樣的喇嘛伸下來的大手。

昏暗的大殿二層,塞滿了念經聲和因快速踩踏木地板發出的腳步聲,魚貫而入的人群能保持通暢,走得快至關重要。有兩個喇嘛在左側往裡處的黃色燈光下端坐著,摸頂,掛哈達。

快出殿時,大殿側牆上遠遠一片片幽暗的白光,我徑自走了過去。

接近炭黑的牆上,菩薩的臉、手臂和衣褶露出柔軟的暗白色。時間消磨了這堵牆,只剩蔓延開來的永不衰敗的黑蓮。

我輕輕將指腹落在菩薩腳趾的曲線上,感受這面被無數人千山萬水跋涉而來,虔誠摸過的牆,落了淚。

出寺後,讓人驚訝的一個小細節,大廣場上的公廁前的小木桌旁,沒有小販,廁紙自取,費用自便。旁邊一個至少天命之年的老奶奶朝著大殿的方向,不知疲倦,一個等身長頭接著一個等身長頭。

編輯 |馬桑

圖文|馬桑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色荒原 的精彩文章:

TAG:橙色荒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