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一歲一哭榮,你是真愛張國榮還是在消費他?

一歲一哭榮,你是真愛張國榮還是在消費他?

2003年4月1日傍晚,天王巨星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東方文華酒店24樓平台縱身而下,結束了他46歲的生命。直到如今14年過去了,全球粉絲對於張國榮的懷念有增無減,每年到了4月1日前後,網路上、社群媒體上都會掀起一股追憶張國榮熱潮。有人回憶當年的相處,有人翻出曾經的報導,也許是一段影片,也許是一張照片,凡是任何與張國榮有關的信息,在這14年間,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與樣貌,充斥著網路世界。

不約而同的緬懷潮 每年哭一次

但,這麼鋪天蓋地的「懷念」,真的是「懷念」張國榮「這個人」嗎?已經有人將每年4月1日前後的張國榮熱潮,戲稱為「一歲一哭榮」每年都要哭一次張國榮。同樣是合作過的藝人在社群媒體上貼文緬懷張國榮,為什麼有人被罵,有人卻可以讓粉絲感動得拚命轉發?懷念與消費的界線,究竟在哪?

根據一家新媒體公司所做的大數據分析結果,確實每年在4月1日前後,網路上都會有一波懷念張國榮的發文熱潮。當我們懷念張國榮,我們到底在懷念些什麼?感情這樣東西或許很難解釋,但人類的行為卻有跡可循。關於這股不約而同又無法言喻的心情,我們也許可以分析為以下幾個可能性:

一個明星的魅力 信手捻來的故事

首先,張國榮本人,作為一個人,乃至於作為一個明星的魅力,至今仍然是出類拔萃而無法取代的。你或許很難想像,信手捻來,網路上流傳著多少張國榮與藝人、記者之間的感人小故事,又有多少段張國榮精采絕倫的完美演出。

鼓勵菜鳥女記者 「你的問題最好」

比如說,曾經有個如今非常資深的香港娛樂記者,在初出道剛好遇上張國榮為電影「紅色戀人」宣傳,當時她問張國榮「你會像劇中人一樣為理想而死嗎?」結果全場大笑。但是張國榮沒有笑,他非常認真地回答了這個小記者的問題,並且在離去時拍著她的肩膀說「不要在意他們,你問出了今天最好的問題」。

穿高跟鞋 戴長發 跨越性別的妖嬈

又比如,你曾經看過張國榮在2002年梅艷芳「極夢幻演唱會」上,兩人合唱「芳華絕代」的片段嗎?當天張國榮僅僅只是穿著簡單的黑色西裝,但是他與梅艷芳的完美默契,以及全身自然散發的巨星風采,卻是此後二十年間都再也找不到的,名符其實的「芳華絕代」。或是張國榮在「跨越97」演唱會中,穿著紅色高跟鞋、戴著及腰長發,超前時代二十年的那一首「紅」,那跨越性別的妖嬈嫵媚、成熟自信,又豈是今日滿街亂跑的小鮮肉可以望其項背的?不單只是明星 他折射出華麗年代

再比如,張國榮在「胭脂扣」中出場時,在樓梯上那風流倜儻的回頭一笑;在「縱橫四海」中瀟洒轉身的揮一揮手;「倩女幽魂」當中在水缸里性感又纏綿的那一個吻;「阿飛正傳」里他穿著汗衫,對著鏡子放浪不羈地跳著倫巴;「霸王別姬」里哭喊著「差一分鐘就不是一輩子」的程蝶衣...。這些光影片段中留住的張國榮,不單單只是大銀幕上的明星,從另一個角度看,更折射出一個華麗的年代,那令人嚮往的電影的、香港的黃金歲月。

生前美好 死後神秘 堆出傳奇色彩

最後,張國榮決絕而離奇的死亡方式,更為他作為一個人,乃至於作為一個明星的結局,增添了幾分撲朔迷離的傳奇色彩。人總是會被美好的事物吸引,而比美好更加吸引人的,則是神秘。張國榮生前的美好,加上死後的神秘,張國榮的身上,同時堆棧了太多令人難以抗拒的元素,也因此使得張國榮在死後依然可以吸附如此強大的能量。

抑鬱又善良 他愛誰?又為何而死

在該分析報告中,也發現在懷念張國榮的相關貼文中,最常出現的幾個關鍵詞是:才華洋溢、芳華絕代、善良、抑鬱等。而大家最關切的相關話題,則仍然圍繞著張國榮生前的感情關係,以及死亡原因。最常與他的名字同時出現的其他名字,則是生前好友梅艷芳、男友唐鶴德,以及曾經合作過的喜劇天王周星馳、女神王祖賢、初戀女友毛舜筠等。

進一步分析,在懷念張國榮時,最常提及的他的作品,電影是「倩女幽魂」與「英雄本色」,歌曲則是「當年情」與「風繼續吹」,都剛好與香港大眾文化的巔峰時期完全重合。另一方面,懷念張國榮的人群則多半位於中國大陸沿海省分,又以廣東地區最多,這或許可以解釋為同為粵語文化圈上的鄰近性,而且多是白領階級。令人驚奇的是,貼文懷念張國榮的網民年齡層,卻不曾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增長,反而逐年有下滑的跡象,這也表示著張國榮的魅力並不僅止於販賣情懷,或是所謂的「吃老本」。在他死後的14年間,「張國榮」似乎成為了一個有機體,在肉身消滅之後,這股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依然獨立存活於人世之間,不斷吸引著「新教徒」加入這股洪流之中,再回過頭來增強了這股能量的生存力量。

從這角度來看,也許就無「懷念」或「消費」之分了。就像任何一種網路流行一樣,只認同這個流行的人,自然就會被吸引,進而模仿。對於張國榮「懷念」也是一樣的,這已經不單是「懷念」,更強大成為一股「能量」,任何能量都會吸引同類人靠近。別再說誰是來「蹭熱點」了,倒不如說是,張國榮如同一個載體,在個人與時代之間,乘載了所有成為傳奇的可能。而傳奇,只會在時光中越沈澱越光亮。你會責怪一隻撲向光點的飛蛾嗎?你不會,因為那是不由自主的天性。人類,也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春節漸遠,內心漸寒
精彩詩漫畫:一字千金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