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要和我們PK的美國正在推廣什麼價值觀

那個要和我們PK的美國正在推廣什麼價值觀

在我的觀察里,每年奧斯卡獎獲獎影片的價值取向不僅是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集中呈現,也是美國向全球推廣美國價值的重要平台及手段。娛樂營銷是美國國家戰略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好萊塢在打造國家形象方面可謂功不可沒。

今年獲得提名的《水形物語》、《至暗時刻》、《三塊廣告牌》、《敦刻爾克》、《華盛頓郵報》、《逃出絕命鎮》、《伊卡洛斯》、《尋夢環遊記》都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心念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

《至暗時刻》呈現的是丘吉爾如何在整個歐洲面臨被納粹德國吞噬的至暗時刻作出「絕不投降」的決定的歷程,那段經典的演講不僅在半個多世紀前激勵了很多絕望的英國人,也在半個多世紀後藉由重溫那個時代再次鼓舞身處生命中至暗時刻的人們——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至暗時刻》。加里?奧德曼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在丘吉爾演講的那一刻真的讓人血脈賁張。被點燃的勇氣與激情不是軍事裝備和兵力,而是信念!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蹟無法簡單用邏輯來解釋,那個歷史事件的過程似乎印證了丘吉爾所信奉的「上帝會拿出所有的力量來拯救這箇舊世界」。正是這種信念使英國沒有後退,而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保存了同盟國與納粹德國對抗的寶貴實力,也從那一刻扭轉了二戰歐洲戰場的局面。

《華盛頓郵報》則講述的是這家媒體在捍衛新聞自由時如何與政府對抗絕不妥協的真實故事。

《華盛頓郵報》。本來只是普通的值班主編和編輯,因為這場新聞事件成為了國家精神的捍衛者,歷史會選擇體現趨勢價值的人成為時代英雄。而在個人你怎麼知道此刻你正站在哪裡?

《三塊廣告牌》的女主人公更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國家機器。

《三塊廣告牌》的女主顯然有嚴重的心理創傷,她的固執引發了並不亞於女兒慘死的悲劇,那些堅持並不都合乎常情與常理,但她仍然堅持,那麼什麼樣的社會能夠接受這樣的固執?

這兩則故事所推崇的是當一個人信念堅定時,即使平凡、渺小,依然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而《水形物語》對心念的解讀則超過上述所有影片的深度:人能否穿越物種(非止民族、非止種族)的隔閡抵達另一個生命的心靈。

《水形物語》。悲憫可以喚起勇氣,愛可以超越物種,在這個人們對愛情存有諸多懷疑的年代,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憑著愛的信念,能夠煥發何等生命力的故事。

女主人公是個啞女,這個人設就已經在說明語言在生命之間的交流中不是必須的,甚至有可能是多餘的。她不過就是個微不足道的清潔工,但是她要拯救人魚,為此居然敢與比她強大N倍的FBI、博士等高級精英們對抗。她的心念的力量與她的身份、地位、財富、學歷統統無關。

《伊卡洛斯》獲獎雖然有美國人黑俄羅斯的嫌疑,但一個潦倒的退役運動員能掀起滔天巨浪,引爆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體壇醜聞,這又是一出對個體生命價值極度推崇的表達。

《伊卡洛斯》。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小人物。可是在命運那裡,每個人都可能會改變世界。

連《尋夢環遊記》這種本來是拍給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其植入的理念仍然是相信「心」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心不離開我們所愛的人,哪怕親人已經離世,但因為被銘記,他的靈魂會永在。

《尋夢環遊記》。這是從娃娃抓起的價值觀傳播:心念的力量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只要你記得,所有的親人都會與你同在。

今年獲獎的奧斯卡影片有許多都已在中國上演,看過的朋友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這種價值取向。

隨著「正念的革命」在美國流行,《時代》周刊都以此為題在探討要如何認識這種非關物質非關他人純粹潛藏於每個人內心的力量。

對這種心念的力量的認知及推崇使像馬斯克這種天才可以有相對寬鬆的發展空間,使喬布斯這種異想天開的人不會輕易放棄夢想,因為無論現實看起來多麼堅不可摧,夢想永遠都具備撕裂一道裂縫的能力,那是來自無形也無限的心的力量,重要的是你願不願相信、願不願打開。

有人評價現在的中國人太物質、太現實,即使是精英,也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種世風的背後是時下不少人太相信有形的、可測量的、物性的力量。市場上雖然有無數雞湯、雞血,但喝完打完積聚的生命力仍然是用來攫取有形的、可測量的、物性的事物。

可是一個族群的命運雖然不能無視物質基礎,但絕不能指望物質的厚度真的能托起靈魂的高度。

以奧斯卡獲獎影片為代表的美國價值觀目前正行銷世界,讓很多自認有創造力的人將美國想像為可以發揮自己才華的聖地,鼓勵這種個體生命相信心念的力量,勇於打破常規、挑戰權威的精神並非因為美國人喜歡動蕩,美國政府應該也沒有自找麻煩的愛好,而是這種價值觀對保持美國持續的創造力和競爭力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石。

中國也開啟了自己的新時代,我們可以向全世界推廣的價值觀會是什麼?而且將會以什麼方式表達出來?全世界應該都很關注。

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終極仍然是價值觀上的競爭。

和諧的生命,簡單溫柔地生活

殷智賢

資深媒體人 生活方式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賢和語 的精彩文章:

TAG:智賢和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