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重塑供應鏈金融,十萬億市場將被激活

區塊鏈重塑供應鏈金融,十萬億市場將被激活

財時代|喬發

現金貸、消費金融草長鶯飛的時代結束,隨著企業「互聯網+」的推進,以及區塊鏈技術的逐步落地,供應鏈金融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當下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並迸發出強烈的生命力。

3月30日,由萬聯網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航空工業·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余萌提到,「近兩年來供應鏈金融的高歌猛進源於四方面的驅動因素:市場規模巨大、相關政策利好、企業降槓桿需求迫切、新技術及大數據迅猛發展。中國供應鏈金融已經進入智慧供應鏈發展新階段。」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6%。另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一家核心企業,全方位為產業鏈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供應鏈金融誕生,是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將未來的應收賬款,預付款、倉儲存貨等作為質押物,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不過,中小微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很短暫,僅2.5年,企業破產倒閉者時常有之,這意味著金融機構通過供應鏈金融給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需要承擔非常高的風險。

富士康HCM資本執行合伙人李仁傑表示,「目前供應鏈融資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幾個:平台同時承擔資產承銷、資金引入導致的利益衝突,風控數據缺失導致資金方參與度下降。」

具體而言,在供應鏈金融的產品設計種,金融機構主要依賴核心企業的控貨能力和調節銷售能力來評估融資範圍,但銀行業會擔憂核心企業所提供的交易數據的真實性,因為EPR雖然篡改難度大,並不等於不能篡改,風控成本由此增加。

如何解決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問題,正是金融機構們頭痛的問題。隨著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推廣,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供應鏈金融的痛點。

對供應鏈金融而言,區塊鏈是一種重構信用創造的機制,可實現高效低成本的交易。因為其將許多的交易環節寫到了合約裡面,可直接來執行。區塊鏈的定義是多方共同記錄和維護的一個分散式的資料庫,通過哈希索引形成一種鏈狀結構,其中數據的記錄和維護通過密碼學技術來保護其完整性,使得任何一方難以篡改、抵賴和造假。

李仁傑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供應鏈融資存在的一些問題,區塊鏈技術讓數據變得真實可信、透明,讓交易結算變得更高效,進而優化融資成本和效率。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宋華對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前景也持肯定態度,「在資產端利用金融科技實現底層交互的客觀化、末端應用的自治化。」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成效,富士康HCM平台已用成績證明。HCM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開發了Chained Finance平台(應收賬款多級流轉平台),服務於富士康供應鏈體系,將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轉化為區塊鏈上的線上資產(eAP),任何線上資產的持有者都可隨時用以支付他人,或隨時融資取現。

不過,宋華認為,包括區塊鏈在內的智慧供應鏈金融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距離,還存在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例如數據沒有全面打通,技術被深化、被資本炒概念,數據的質量、單證管理等。

「供應鏈是我們擁有真正的數據的手段,金融科技是真正擁有數據的手段。金融科技應用者是產業信用的傳遞者,不是信用的創造者;金融科技應用者是產業資金的促進者,不是資金提供方。」宋華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時代 的精彩文章:

科技金融「瘋長」 大型「收割機」入場

TAG:財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