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由子產改革想到歷史擔當

由子產改革想到歷史擔當

原標題:由子產改革想到歷史擔當


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執政大臣,由他發起主導的土地和軍事改革,大大解放了生產力,改善了生產關係,不但使鄭國走上了「復興」之路,而且為此後戰國的「變法運動」起到先導和示範作用。


子產在鄭國主要實行了以下幾點改革措施:一個是在鄭國內整頓田畝,重新劃分田界。使普通百姓有田可種,大大增進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促進了鄭國農業的發展,為國家增加了稅收,可以說利國利民。再有,他創立了合理的按丘收稅制度,使百姓有納軍賦和服兵役的義務。他還在鄭國鑄刑書,也就是把法律條文鑄造在青銅鼎上,並且公之於眾,這樣就使得鄭國有了法律,人們做事便有了準則,促使全國上下有法可依,維護了國家秩序。他的政策大都有利於人民,所以受到人民的歡迎。

史載,子產在鄭國執政並推行改革20多年,內政和外交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公元前522年,子產病逝的時候,鄭國青壯年號啕大哭,老人也都哭得像孩子一般。千里之外的孔子泣曰:「古之遺愛也!」後來,孔子在其《論語》中給了子產最高的評價:「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左丘明在他的《春秋左氏傳》中也為子產傾注了大量的筆墨:「《左傳》載列國名卿言行多矣,未有詳如子產者也。」


關於子產的歷史地位,歷代著名歷史人物都不吝溢美之詞。


明人包裕曾寫詩稱頌他:「當時豪傑事縱橫,獨有先賢治尚平。」清初著名史學家王源更將子產推為「春秋第一人」:「子產當國,內則制服強宗,外則接應大國,二者乃其治國大端……子產為春秋第一人。」另一位學者李元度更是認為,子產之德過於管仲,即使是諸葛亮,也不過是以管仲、樂毅自況,不敢比擬子產;「子產乃終春秋第一人,亦左氏(指左丘明)心折之第一人。」

然而,即便上述如此特殊亮麗的歷史記憶,還不是子產一生中最值得後世效法和讚美的功績,子產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文法的制訂者。他一改過去統治階級「法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理念,認為法律只有公開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基於此,他將刑法鑄在鼎上,公佈於眾,史稱「鑄刑書」,這部成文法甚至比古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早一個世紀。


史載,子產準備鑄刑書時,當時的春秋霸主晉國大臣叔向寫信給子產表示反對,他說:「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征於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意思是,公布了成文法後,老百姓便據法而力爭,連應當處以何種刑罰(錐刀是刑具之義)這樣的問題都要和國家爭辯,如此便使「貴賤不愆」的禮制蕩然無存了。但是子產毫不動搖,他回答說:「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他以不顧死生的堅定意志,最終強力推行了有利於國家和中華民族歷史進步的先進法律制度。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子產之所以獲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正是源自於他的「敢於擔當」的家國情懷。


由子產改革,我想起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從「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到勇於改革的子產,都以自己的責任擔當,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傾注力量。


勇於擔當的歷史脈動在延續。孔子說:「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孔子弟子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孟子則提出:「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在《離騷》中也唱道:「吾將上下而求索。」

及至東晉,祖逖為北伐中原「聞雞起舞」,中流擊楫;唐代韓愈更是「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到了北宋,理學家張載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著名觀點;另一位學者陸九淵更是坦陳:「使天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苟不用於今,則成就人才,傳之學者」;名相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成為後世傳唱千古的名言。


南宋文天祥除了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偉大詩文外,還曾在給皇帝的奏摺中寫道:「天下有事,凡能擔當開拓排難解紛,惟其才耳!」


明代于謙寫下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擔當誓言」;張居正更以「大丈夫既以身許國家,許知己,惟鞠躬盡瘁而已,他復何言」作為自己的為官箴言;明末,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先聲;王船山也呼籲「匡維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於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責乎?」學者陳繼儒更以「擔當」為視角對人進行觀察、評判,留下了「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的名聯。


清朝末年,時臨天下危亡之際,一代名臣林則徐更把子產的名句「苟利國家,生死以之」進行了發揮,留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名句,成為後世華夏兒女景仰追摹的思想標杆……

魯迅先生總結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由子產改革,我們想到了家國情懷和歷史擔當。今天,我們每個人都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優秀傳統,要勇於擔當,勇挑重任,要敢於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就有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氣勢磅礴的力量,我們的中國夢強軍夢就有了牢固的根基和依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這名「女槍王」可不一般,速來圍觀
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摘要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