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如何調理脾胃

春季如何調理脾胃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始發,肝火旺盛,肝氣犯胃,以往有慢性胃疾的人容易在這個時期複發或加重。明末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營養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虧乏,影響五臟。脾胃虛弱「三分治,七分養」,春天養好脾胃,全年少受罪!

脾胃不好都有哪些表現?

1、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2、濕氣重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3、舌頭的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4、食慾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數人在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5、鼻頭暗淡,小心脾胃不好

如果鼻子中心處有一個小坑,摸起來不光滑,就很有可能是脾胃有熱證。這種人雖然吃的東西容易餓,但是消化吸收不好,有口苦表現。

6、面色發黃

如果一個人脾胃虛弱,容易面色黯淡發黃,吃了飯以後肚子發脹,或者腹瀉。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長期下去會消瘦、面色枯黃,整個人看起來沒有精氣神。

7、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癥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中醫脾胃養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大多數現代人都因為生活節奏較快,飲食不規律等,都有一些胃部的不適。但是工作節奏太快,食療幾乎沒有時間,大家就希望知道一些平常能在空閑時間能比較方便可以起到脾胃保健的方法。中醫告訴你,不用動嘴,動動腿和腳也能養護脾胃。我們身體里的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統的穴位,管脾經、肝經的足三陰在小腿內側,管胃經、膽經的足三陽在小腿外側,能夠健脾的足三里在膝蓋下三寸的外側。通過按摩這些穴位,都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常有患者因為脾胃虛弱,稍不注意飲食便胃部脹氣、絞痛,好像是「玻璃胃」,甚至嚴重者還得了胃下垂。我們了解這類患者很多,也了解為何現代的人普遍都有一些胃部疾病,綜合個人的體質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看診治療後,患者大多都能得到有效緩解和身體上的調理,有些人的失眠癥狀也同時消失。脾胃不和有些時候也會引起諸如失眠不寐的情況,所以不可小覷脾胃不適。西醫治療胃部不適的情況多半是採取直接抑制胃部疼痛的方法,但實際上,脾胃不和的調理需要一個長期的緩和調養。

補脾胃可以多吃這些食物

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後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白扁豆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的作用,臨床多用於脾虛挾濕症以及暑濕症等。不過李時珍偏偏將白扁豆稱為脾之谷,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瀉,暖脾胃」。我們一直在說,體內濕邪嚴重,脾胃肯定虛弱,李時珍對白扁豆的這段功效描述,恰恰就說明了白扁豆對脾胃的補益作用。脾胃養好了,濕邪無力積聚體內,濕熱也就無從生起了。不妨多吃些白扁豆,以健脾化濕。

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從營養方面來看,小米特別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鐵和維生素B1含量優於小麥、大米和玉米,特別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兒童食用。小米可單獨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棗、百合等熬成營養粥品,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

糯米

糯米又被稱作「江米」,性質溫和,味甘,適合脾虛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乾渴、改善自汗、治療便溏和腹瀉等功效。

蓮藕

蓮藕有健脾養胃、養心安神、除煩消熱功效。鮮藕生性偏涼,生吃涼拌較難消化,故脾虛胃寒者、易腹瀉者,宜食用熟藕

花生

花生的功效是調和脾胃、補血止血、降壓降脂,其中「補血止血」主要就靠花生仁外那層紅衣,中醫叫「花生衣」。中醫理論認為,「脾統血」,氣虛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紅衣正是因為能夠補脾胃之氣,所以能達到養血止血的效果。

粳米

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於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栗子

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腰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反胃、腹泄、腎虛、腰膝無力及小兒脾胃不健等。

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大棗

大棗性溫,味曾,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干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甲養脾」的記載。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搪、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胃對食物很挑剔,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會影響胃的工作,7類食物盡量少吃。

1、冷飲

2、腌菜

3、煙熏和油炸食物

4、寒涼的果蔬

5、生冷的海鮮

6、辛辣刺激的食物

7、甜膩多脂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注意力不集中?愛興奮,脾氣大!寶寶是「多動症」?這張圖告訴你真相!
「倭急拿」冒充「古流求」,朱元璋沒發臭脾氣,琉球王國秒變大明「萬波前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