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說到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少人會歸罪與農民起義,清兵入關,東林黨爭等等事件。但其實在這些原因只是明朝滅亡的次因。真正讓明朝走向覆亡的是明朝歷史上出現的小冰河時期。正是這個在明朝歷史上持續了一百多年的小冰河時期,徹底給大明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從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開始,大明的氣候便出現了極端的變化。嘉靖年間發生的災情僅明史記載就高達106處,隆慶年間發生的災情有15處,萬曆年間有139處,天啟年間發生的災情有19處。崇禎年間有34處。其中絕大多數發生的都是旱災,蝗災,以及水災。

尤其是在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以後,明朝的災情開始不斷加重,北方多以旱災和蝗災為主。南方的水災雷災頻繁。由於頻繁的氣候變化,給大明朝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大量的百姓因為莊稼顆粒無收,紛紛選擇造反和起義。據不完全統計,明朝的農民起義運動,從弘治年間開始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期間從未間斷過。究其本質還是主要因為沒有足夠足的而選擇造反。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明朝嘉靖年間,災情發生比例最大的兩個省份——陝西和山西。在嘉靖統治時期,成為了重災區。經常能在明史中看到「振山西飢,振陝西飢」的描述。山陝地區作為明朝重要的邊防重地。不僅在地利位置上需要優先照顧。在經濟待遇上更是不能怠慢。所以明朝政府一而再而三的選擇賑濟這兩個省份。目的就是起到維護兩地穩定的作用。

但明朝中葉至末年的災情,可並不僅僅限制于山陝兩省。據《明史》記載,在明朝嘉靖時期,曾經就出現過「免湖廣明年田賦五之二,畿內、河南三之一」這樣給力的賑災措施,希望能通過減免賦稅來保證百姓的生存。而在嘉靖在位期間,小冰河期的特徵還並不太嚴重。

到了崇禎年間,就已經不能用免除明年田賦的幾分之幾來穩住老百姓。史書記載:崇禎十三年崇禎下令「免河北三府逋賦」,後來到了崇禎十五年,乾脆直接來了個「免天下十二年以前逋賦」,直接就不收稅了,真可謂是下了大血本。

你不要以為這是崇禎皇帝心地善良,也不要以為大明危在旦夕,崇禎為了穩住民心而做的舉措。其實崇禎很明白,當時已經收不上來多少賦稅了。排除人為的因素影響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根本就收不上來賦稅。

雖然到了明朝時期,已經有了土豆,玉米等等抗飢的食物。但是當時明朝末年的情況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如果只是單純的旱災,蝗災,或許對於崇禎來說,尚且可以應付。還不至於鬧到滅國的地步。但另外一個災難,對於大明來說,就具有毀滅性打擊了。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那就是明末鼠疫!

明末鼠疫爆發與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一直到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經起源地山西,傳入河北,北京,一路跟隨起義軍部隊以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趨勢,害死了一批又一批無辜的百姓。如果說僅僅是沒有吃的,導致大明軍隊慘敗,那麼這些可以傳播瘟疫的移動載體,便成為了推到大明的一把尖刀。

之所以明朝末年爆發大規模的鼠疫,其實還是和小冰河時期有關。因為氣候的不斷惡化,導致山陝地區連年出現旱災和蝗災,致使流民人數上升。不僅人吃不飽,就連老鼠也吃不飽。特別是在崇禎執政的最後幾年,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區發生了「人相食」的無奈局面。這種情況也使得鼠疫會如此瘋狂的在北方進行蔓延。

除了北方因為旱災和蝗災引發的人吃人和鼠疫問題之外。南方的情況也相當不樂觀。甚至一度出現了極其罕見的大雪天氣,氣溫瞬間驟降。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南方地區的水災也比之前嘉靖,隆慶,萬曆時期的爆發程度更加厲害。到天啟和崇禎時期,南方的水災經常伴有大規模的雷災,不僅給老百姓帶來了財產的損失。更為生命安全的保障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明朝滅亡的這個鍋 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個人背

崇禎在位期間,江蘇,浙江等地經常發生大暴雨致海水泛漲危及百姓的記載。而這種極端天氣在崇禎在位時期,屢見不鮮。甚至到明朝滅亡之後,清朝順治年間依舊存在這樣的極端天氣情況。

所以來說,明朝的滅亡,並非只是單純的氣數已盡,再度降臨的小冰河時期也是擺在大明面前的一個嚴峻考驗。明朝滅亡這個鍋,不能只讓崇禎皇帝一人來背,怪只怪他在不恰當的時候當了這個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于謙雖然是民族英雄 一代名臣 但在這件事上卻被很多人所詬病
此人才華功績不在張居正之下 卻在《明朝那些事兒》里被黑慘了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