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pr.2 2018 有生之年能看到和人類一樣的機器人嗎?

Apr.2 2018 有生之年能看到和人類一樣的機器人嗎?

Mind Expanderby Larissa MacFarquhar

我小時候很喜歡讀科幻小說(其實現在也很喜歡)。那時候,科幻小說的一大主題是機器人。很多小說里信誓旦旦地承諾,到了21世紀,機器人將成為人類忠實的夥伴和僕人。

所以,我從小就期盼著21世紀的到來。家裡有機器人廚師、機器人清潔工和機器人園丁,凡是不想乾的活都交給機器人去干,還可以放心向他們傾吐心事,豈不妙哉?

我幻想中的機器人至少要長這樣吧 (作者Vladislav Ociacia)

可惜,21世紀過去了18年,這樣的機器人還沒出現。唯一類似的是家中的掃地機器人,常常卡在椅子腿和樓梯邊,獃滯地呼喚我去解救。

從20世紀上半葉起,人類就開始構想機器人,到今天還只有掃地機器人這樣粗陋的產品。雖然現在人工智慧又開始一波新高潮,但我已不像小時候那麼樂觀。也不知在死前,我有望看到可以一邊跟我聊心事,一邊幫我燒回鍋肉的機器人嗎?

為什麼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如此難以製造,這篇文章倒是給了我一點兒啟發。文中介紹了英國哲學家Andy Clark的一些理論,其中有幾條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Andy Clark, 文中介紹他是個十分外向、精力無窮的人,看照片感覺很cool

1、大腦發展意識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身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只有兩項工作:尋找食物和同伴,以及躲避捕獵者。人類的意識和智慧也從這兩項工作中誕生。但在過去,大部分人工智慧研究著重於邏輯和思維,比如下圍棋。當科學家開始嘗試讓機器人學著做一些小孩子都能簡單完成的動作時,才發現這可比讓它們下圍棋難多了。

2、大腦感知外界的過程是至上而下的。一般認為,你能感受到外界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把訊號傳送給大腦。實際上,大腦對外界是什麼樣的已經有了一種「期待(prediction)」,你的感受是這種期待和感官訊號的綜合。好像同一條裙子有人看是藍黑,有人看是白金一樣,不同人的大腦對這條裙子處在哪種照明環境中有不同的期待,看到的顏色也不同。所以,人的感受可以說是大腦為你製造的幻覺。

3、感知外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存,所以大腦只關注對生存有用,或者威脅到生存的東西,它並不需要知道外界的每一個細節。前面說過,大腦對外界已經形成了某種期待,為了節省精力,只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才受大腦重視。Clark把這些事叫做「prediction error」,當perdition error出現,大腦才會開動。

4、身體能夠動起來也和大腦的期待有關。這裡的期待不是說大腦是個預言家,提前預測到你下一秒會動,更準確的詞是應該是「投射(projection)」。比如說你要揮揮手,大腦會先設想一下手揮動的場景,然後再依照這個場景讓手動起來。

總之,大腦是為了身體的生存而進化,身體什麼樣,可能決定了大腦是什麼樣。最近機器人學家Rodney Brooks就開始質疑,一台和人類基本構成完全不同的機器,真能擁有和人類一樣的意識嗎?Clark說他不知道,回答Yes太草率,回答No又未免太悲觀。看了他的這些理論,我反正覺得小時候幻想的機器人離自己越來越遠。或者,科學家們要不先試著製造不用吃飯拉屎只會乖乖陪我玩的機器貓吧。

比如這隻貓,也是我從小的夢想,但是,應該比造機器人更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紐約客筆記 的精彩文章:

Mar.26 2018 吳亦凡在美髮展的幕後推手是……

TAG:紐約客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