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歲的楚堵敖為什麼非要對四歲的弟弟趕盡殺絕?

六歲的楚堵敖為什麼非要對四歲的弟弟趕盡殺絕?

楚堵敖原名羋艱,與小兩歲的弟弟羋惲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的母親就是春秋第一大美女息夫人。

楚文王死後,羋艱繼位,他就是楚國歷史上的楚堵敖。楚堵敖為什麼不叫王,而是一個怪怪的名字?這得從他的弟弟羋惲也就是後來的楚成王說起。

史書記載,羋艱在公元前676年繼位後,整日飛鷹走犬,遊戲道上,不理國政,而且一直忌憚弟弟的勢力會威脅到自己的王位,千萬百計想除之而後快。終於在醞釀了三年後,也就是公元前672年發動了對弟弟羋惲的政治迫害。羋惲事先得知情況後出逃隨國(楚國的附庸國,在今湖北隨州西北),在得到隨國的軍事援助後,於次年殺回楚王宮,殺死哥哥羋艱。楚國人擁立羋惲繼位為王,他就是楚國歷史上的楚成王。

楚成王繼位後,以「熊艱未嘗治國,不成為君」為由拒絕為他謚號,也不以王禮葬之,並給他取了個帶有侮辱性的字:敖。對於這個「敖」字有多種解釋,不一而論,但無論褒貶,古人有過解釋,比如杜預註:「不成君,無號謚者,楚皆謂之敖。」朱熹註:「楚人謂未成君而死者曰敖。」總之,楚成王不承認哥哥的王位,只給他視為一般封君。

這就是楚堵敖的由來。

歷史往往只記載結果,不提具體過程,所以後世只知道哥哥要殺弟弟,最後反被弟弟殺死奪取王位,反正就是一場對王家宮廷來說普通不過的兄弟鬩牆。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關於這對嗜血相見的兄弟的年齡問題。

關於兄弟倆的具體生年,史書並未記載,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事件中來做個大致的推測,還是可以基本掌握兄弟倆的年齡的。

楚文王得息夫人是在伐蔡國之後的事,楚國伐蔡據《左傳》記載是在公元前684年,而息國之所以滅亡是在楚文王俘虜了蔡侯之後,因蔡侯不滿息侯而向楚文王饞言息國夫人的美貌,致使楚文王為得息夫人而滅了息國。

所以楚國滅息國應該是在公元前683之後,假如這一年楚文王得了息夫人,並在次年生下哥哥羋艱,到公元前676年楚文王去世時,這一年哥哥羋艱應該是六歲,羋艱六歲便即位為王,而史書上說他繼位後整日飛鷹走狗,不務正業,並且總是擔心弟弟要奪取自己的王位,這種說法顯然有點不靠譜。

但這是不是史書的謬誤呢?也不能這麼說,比較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兄弟倆的政治博弈一切都由當時的執政者在背後操作,也就是與其說是兄弟間的王位爭奪戰,不如說是楚國權臣之間的你死我活。古代國家朋黨相爭,必圍繞國君為核心,這就是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同時期的齊國,以管仲、召忽輔佐公子糾與鮑叔牙輔佐小白(齊桓公)的王位之爭一樣。

羋艱既然六歲繼位,必有幕後輔臣攝政,而羋惲那時也不過四五歲的小王子而已,其幕後肯定也有輔佐支持者,而這個幕後支持者實力不容小覷,居然能煽動隨國的軍事援助。有了隨國這枚棋子,羋艱很快就倒台了,他在位僅僅五年時間,被殺害時也不過11歲,這麼小的年紀能有什麼作為?

而羋惲繼位時也不過9歲,「以熊艱未嘗治國,不成為君,號為「堵敖」,不以王禮葬之。」這會是一個9歲孩子的說法么?顯然是作為勝利者的權臣想出來的一套說辭。

是朋黨之爭,將這對年幼的兄弟捲入血腥的政治漩渦,並為之背負兩千六百多年的灰暗之名。

文/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堰風來襲 的精彩文章:

他開啟春秋時期弒君篡位的先河,而罪魁禍首卻是他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