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咖啡致癌?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咖啡致癌?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據外媒報道,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試想一下,如果以後出門喝個咖啡,都會象香煙一樣,貼個有害身體健康的標籤,到時候是否還下得去嘴?喝個咖啡,真的有那麼嚴重嗎?讓我們先從罪魁禍首「丙烯醯胺」說起。

丙烯醯胺是什麼?

丙烯醯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咖啡里的丙烯醯胺是在烘烤的過程中產生的。2002年4月由瑞典國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人員率先發現報道。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研究,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後,都會產生丙烯醯胺。研究已知丙烯醯胺可致癌。

早在此次的「星巴克事件」之前,美國加州首席檢察官就曾對麥當勞、肯德基等9個快餐連鎖店提起訴訟,要求商家必須在炸薯片和炸薯條的外包裝上標明:該食品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

喝咖啡真的會致癌嗎?

動物大量食用丙烯醯胺確實會導致癌症風險增加,但是現實中從食物里吃到的量是很少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雖然把丙烯醯胺列在了致癌名單里,但沒有把那些含丙烯醯胺的食物也一起列上。

根據2010年,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上的一項研究提供的數據,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6μg-16μg每天。對一個50kg的成年人來說,130μg~800μg的攝入量才達到致癌計量。

據相關食品安全專家介紹,咖啡中丙烯醯胺含量確實很高,達到1100微克/公斤。但畢竟1杯咖啡中只有兩三克咖啡,用1100乘以0.003,結果是3.3微克,要達到致癌量,起碼要喝40杯以上。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個每天攝取咖啡有限的人來說,這個數量是無需介意的。

喝咖啡會上癮?

因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所以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咖啡也有成癮性,甚至一些醫生也會建議不要經常飲用咖啡。其實,現代醫學已經對依賴性和成癮性有了明確的界定。一切成癮性藥物的共同特點是,服用後都會產生強烈的快感,甚至幻覺;如果一旦停止服用,則會產生諸如頭疼、痙攣、呼吸障礙等一系列劇烈的戒斷反應;而且,服用的量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不斷增加。

很明顯,相較於酒精、尼古丁、嗎啡咖啡更傾向於一種依賴,是對它味道的喜愛,而絕非成癮。同樣,諸如茶葉、可樂、可可等飲料中也含有一定量咖啡因,但卻從來沒有人認為,這些飲品也會讓人上癮。

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之一,每年會造成成千上萬人的骨折,它甚至成為了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有一種傳言說,咖啡會造成鈣質的流失,從而引起骨質疏鬆。美國一些觀察性研究顯示,過量的咖啡因攝入會階段性地導致尿鈣含量的增加,但對24小時尿鈣排泄的總量並沒有影響。而且,鈣質的損失遠遠不及酗酒、吸煙和飲用可樂時嚴重。所以,因為喝咖啡而導致骨質疏鬆的依據並不充分。其實,想要避免這樣的傷害並不難,只要做到兩點就OK啦:

每天喝咖啡的量最好不要超過3杯。

喝咖啡時加入適量的鮮牛奶,完全可以彌補這些損失的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這款智能陶瓷杯,可以讓你隨時喝到熱咖啡,還能記住你習慣的水溫!
關於咖啡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