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那些未婚生子的 00 後,他們也是受害者

那些未婚生子的 00 後,他們也是受害者

這兩天,人民日報發的一條微博,再次把「00 後未婚生子」的話題推上風口浪尖。

14 歲早戀生下兒子、全網最小二胎媽媽......在短視頻平台上,這樣的 00 後網紅並不少見。她們一面發著自己的孕肚自拍,一面傳授著早孕經驗,神情充滿了自豪,言語充滿了驕傲。更可怕的是,當你看了一個這樣的視頻,根據演算法,軟體還會給你推薦一堆 00 後小媽媽。

人民日報的微博直指中國最大的短視頻網站——快手。事發之後,快手連夜查刪了這些視頻,取消了關聯推薦功能,並把這些低齡孕媽網紅封號了。

但即便是這樣強烈的求生欲,也難以填平網友心中的不滿。在這條微博下面,「封快手」的點贊數達到了 4 萬。

快手成了眾矢之的,人人喊打。但我想說的是,快手縱容未成年懷孕生子的視頻傳播,固然有它的問題,但是,封掉快手,這些現象難道就會消失么?

快手像一面照妖鏡,讓社會現了原形。它把殘酷的農村物語擺到了檯面上來,讓一些東西從陰暗的角落裡走到了陽光下。就算沒有快手,那些你看不起、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是存在,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一出事,就喊著封這個封那個的人,不過是掩耳盜鈴。或許你還應該感謝快手,至少它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00 後生子背後的真相

一、父母的缺席

2016 年,河南許昌 00 後女孩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婚紗照和大肚照,並發文聲明自己的愛情觀: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由爺爺奶奶養大,和家人缺乏交流,小時候被霸凌......在女孩 15 歲的生涯中,原生家庭帶來了很多不幸,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美滿的家庭就意味著安全感,因此,她就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老公」「婚姻」和「孩子」,因為這是她一直以來的期望。

當我們看到「未成年生子」的新聞時,經常會本能的想,這孩子的父母在幹什麼?他們不管嗎?怎麼教育的?可是,很大程度上真實情況是,他們本身就是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的。

在農村,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據《2017 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顯示,中國農村有超過 2300 萬留守兒童,他們每年和父母見面次數不超過 3 次。為了發泄不滿,11.4% 的孩子說自己父母已經「死了」,而遭受校園霸凌的比例更是高達 58%。

這些留守的女童,從小缺少父母關愛和教育引導。很多初中一畢業便外出打工,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非婚生育率非常高。

當城市裡的女性關注「喪偶式育兒」的時候,別忘了,在廣大的農村還有「放羊式育兒」。《血色浪漫》里,鍾躍民問一個放羊娃:

「黑娃,你長大以後想幹什麼?」

——「放羊!」

「放羊幹什麼?」

——「羊賣了換錢,娶婆姨!」

「娶了婆姨幹什麼?」

——「生娃!」

「生娃幹什麼?」

——「長大了放羊!」

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源是貧窮,而貧窮是可以遺傳的。那些生孩子的 00 後們,他們的父母多半也早婚早孕,而那些無辜的小生命,或許也會成為下一代的留守兒童。

二、不健康的社會只能產生不健康的未成年

國人有兩大價值觀:一是金錢崇拜,另一個是生殖崇拜。金錢崇拜就不用說了,快手上博出位,都是為了當網紅賺錢。賺錢不是 00 後生子炫耀的主要原因,生殖崇拜才是——

在底層社會,結婚越早、生子越早的男性,就越是有優越性,就完成了身為一個男性的最大使命:繁衍後代。

農村大部分人的想法,女性在他們眼裡是非典時期的鹽嗎?為避免漲價先囤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明知道與 14 周歲以下未成年發生性關係是犯罪,明知道婚姻法規定男滿 22 周歲、女滿 20 周歲才可以結為夫妻,卻依舊為快手上生孩子的少女們叫好。

而當一件事情,你本來不知道好壞,你把他傳播到網上,立刻有人認可你、覺得你很厲害,你會不會覺得它是件得意的事了?

最可怕的還不是快手上的直男癌,而是那些默默轉發、驚嘆地說著「 00 後都生孩子了,讓我這個 90 後老阿姨情何以堪」的人們,怎麼你們認為這是一件值得崇拜的事嗎?

一些媒體就更讓人無語了,到處都是這樣的標題《00 後生子,80、90 後你們拖後腿了嗎?》拖你媽,我想打斷你的腿,新聞編輯一點法律常識都沒有嗎?

本來就是一群價值觀不明確的小孩,父母不管,再被社會一誤導,那不就是悲劇了?

三、性教育,更重要的是性態度的教育

不久前,一位母親控訴 B 站某 UP 主教唆自己 10 歲女兒文愛的事件還歷歷在目。

問題是,這位教唆 10 歲小女孩進行不良行為的男生,竟然也才 15 歲。《中國 00 後群體研究報告》里說,00 後與成人無縫對接,生活方式和喜好初現「擬成人化」。成年人的癖好已經低幼化到一定地步了,當父母們還在沉浸在孩子天真的幻想中時,他們卻早已經學會了成人的規則,金錢、暴力、性無一不能倖免。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我國青少年初次性行為避孕比例只有 53.2%,有將近一半的未成年不避孕,很大原因是因為避孕知識的缺失。

孩子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性的過程,但卻對性道德、正確對待性的態度依舊一無所知。

自從去年《珍愛生命》性教育讀本因尺度爭議被召回後,就沒看到後續了。

但願有一天,滿大街的「人流廣告」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冊的性教育讀本。否則,受害最深的,永遠是孩子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奧斯卡最愛的男人息影了,因為他總是入戲太深
11 張圖給你一點世界的小溫暖,沒想到吧今天推送如此催淚

TAG:微在趣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