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紅山文化玉器雞骨白的鑒別

紅山文化玉器雞骨白的鑒別

高古玉器埋於地下年代久遠,經受地質、地壓、地熱、地氣、地濕的作用,一般都有鈣化或氧化灰化現象,表面出現一層或薄或厚、或白或黃的皮殼,稱為雞骨白,或魚肚白、石灰沁、地火沁。

漢代以前的高古玉器,凡出自土坑、沙土坑,大多都有鈣化後的白色皮殼,也就是說,古玉的鈣化或白化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雞骨白古玉基本是白色或青白色、黃色、微黃色。人們很少掌握紅山玉器雞骨白古沁真品的特徵,所以,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便成為走俏的仿古玉之一。許多古玉收藏家與古玉研究者都認為雞骨白玉是最「吃不準」的。可見,研究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的特徵十分必要。

以前造雞骨白玉,主要用鋸末火,燃燒緩慢。玉石和礦石的性質相似,灰礦石經高溫可燒成石灰和水泥,玉石經高溫表面亦鈣化,即灰化、氧化。玉質表面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玉色蛻變為白色,變得疏鬆。經過火燒而變得鬆軟的玉表易於粗加工,易於鑿疤,易於造坑,易於染色。紋飾簡略、造型粗獷的紅山玉器更易作偽,作偽者用當代的烤箱、烤爐、焗爐都能製造出酷似真品的雞骨白仿品。

要識別它必須掌握其特徵。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有如下特徵:

一、滿身裂紋。裂紋是經過火烤、高溫、乾燥的結果。分以下兩種情況:

一種是玉器滿身小裂紋。其玉質比較細潤、堅密,而且火候溫和,升溫緩慢(圖1—1)。此種火燒紋的特點是裂紋有方向感,呈綹狀、橫向斷續波浪狀、平行或斜向平行波曲狀(圖2-1)。這是因為在爐內成批加熱的玉器,外部接觸熱源的玉器先受熱,熱量逐層向內部的玉器傳導。仿品玉器上平行狀態的裂紋體現了熱量傳導的漸進過程。

另一種是玉器上有較大裂紋。其玉質堅密度稍差,因加火猛烈,加溫迅速,溫度極高,致使玉表開裂(圖3-1、3-2)。寬長的人工火裂紋也呈現方向感,裂紋的方向基本趨於一致。

人造裂紋因是經火烤而形成的,因而肉眼看上去是紋,放大鏡下看是真正的裂溝(圖3-1)。大多裂紋各自孤立,很少有自然銜接與交織(圖 1—1)的。紋路較直,生硬、呆板,少有自然曲度與延伸(圖1-1、3-1)。裂紋與裂紋之間的網格比較少,紋間的空白地帶比較寬闊,網格形狀不自然(圖 1-1)。人造紋即使很短很細,也都比自然沁紋粗糙。

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上的自然沁紋的特徵則相反。

1,自然沁紋,纖細,碎小,呈絨毛狀,最細者寬度僅0.01~0.02毫米,只是頭髮直徑的1/6至 1/3(經50倍放大鏡測量)。

2,沁紋與沁紋組成的網格塊有的極為狹小。

3,鈣化層上或多或少都有曲折蜿蜒的沁紋,沁紋有根有苕梢,根粗梢細,似根須延展。遼寧牛河梁、河北圍場、巴林左旗尖子山出土的3件雞骨白豬龍玉器上都有這樣的沁紋。

4,白色皮殼上的沁紋之色,有的侵蝕很深、很重,而且紋理清晰。

5,所有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皮殼上的沁紋都不是裂溝,沁紋上都有自然漿體,自然彌合。即使有的粗裂紋上有裂碴脫落之處,但也有自然的彌合漿。

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皮殼上的沁紋狀態說明,只有在自然包漿細膩的玉表上,才能形成如此細小的沁紋,說明浸蝕的過程和緩、漫長,這與人為速成雞骨白仿品上寬深巨大的裂紋或色紋相差甚遠。

二、人造雞骨白皮殼上的個別裂紋或個別部位染色,以近似古沁的狀態掩飾缺憾。

經過高溫、乾燥處理的仿品的白色皮殼,裂紋寬深,皮殼疏鬆,這就增強了玉體皮殼的滲透性與吸納性,因而易於著色。仿雞骨白玉一般不著色,但有的玉器邊緣因崩裂而脫落致殘,碴口生硬,有的裂紋破碎成為深溝,有失自然,作偽者便在這些地方點染著色。其染色很深,滲透暈散,有的染色的邊緣滋滲為花狀,頗似自然沁花(圖1-2)。然而,這種沁色沁花不像真品那樣紋理清晰、透徹、自然。

人工染色多用灰黑色、土黃色、紅褐色(圖4-1、5-1),這是精心選擇的染色或塗料之色。在雞骨白的皮殼上,如果塗染純黑色或大紅色,顯然不和諧,顏色反差大,過於偏離原始金屬沁與土銹沁的色狀,易於暴露破綻。

仿雞骨白皮殼上的較大裂紋以及玉體邊緣的殘缺部位只靠染色,仍不能全部掩飾其缺憾,隨之而用的作偽手法就是塗料。

三、在生硬光滑的人造雞骨白玉面上,鑿琢坑疤、溝槽,鑽孔,刻劃集簇狀或連成片狀的粗短線,以仿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皮殼上的沁溝、沁孔、沁坑。要能清楚分辨仿品上的這些作偽的痕迹,必須掌握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上的基本特徵。

1 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沁色往往不是單色,有深色的斑點或沁斑。這些斑點或沁斑分兩種,一種是鈣化皮殼的玉質復原而呈現的深色玉斑,另一種是浸蝕在白色皮殼上的氧化物或異化物。有漿體和泥沙、浸蝕物質的結斑或結塊,其狀似彌在皮殼上的嘎巴,在放大鏡下可見透明的漿體凝結沙土物質,並與白色皮殼融為一體。彌漿多處呈灰白色醭狀,凝結的泥沙或銹質多處呈微黃或銹黃色斑結狀,玉質復原處呈青灰色半透明點片狀,金屬顆粒浸蝕處呈黑色沁點沁花狀,還有其他物質浸蝕所呈現的色狀。無論沁色、沁紋、沁花、沁斑均深透,自然。

2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鈣化皮殼無論薄厚,都會出現原玉質復原的斑點,或點狀,或花簇狀,或片狀,其內部是復原後的半透明的原玉質,玉質內部並有古玉受浸的某種狀態,用放大鏡傾斜觀察其玉表有沁凹與「沁門」。

3 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鈣化皮殼上一般都有自然包漿,沁紋即使有開裂的瑕紋,亦由包漿填滿,根本不存在乾涸的溝裂紋,即根本不存在沁紋中因無漿而形成的真正裂隙。

4 與其他受浸皮殼上的狀態一樣,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鈣化皮殼上都有自然沁凹,即有沁坑、沁孔、沁溝、沁疤。

5 皮殼鈣化的紅山器的古代致殘處形成的瑕裂,以及古代浸蝕的溝疤,所有這些地方的邊緣、稜角和凹窪處全部覆蓋在與玉體渾然一致的鈣化層之內。這些地方不存在新鮮未沁的玉表(除當代致殘古玉以外),而且這些地方都伴有自然沁凹(沁坑、沁孔)或自然沁色。

6 由於遠古受沁的多樣性、鈣化層玉質的不斷復甦,以及出土後人為的接觸與流傳,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鈣化皮殼上會出現各種狀態的沁紋。真品上沁紋的特徵明顯異於人造裂紋。

掌握了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鈣化皮殼的特徵,就比較容易辨別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

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上的人為加工方法有:

仿沁坑。機鑽淺坑因其大小、深淺、圓形若一,容易識別。鑽鑿坑則大小深淺不一,儘管經過染色與塗抹,因其火燒皮殼疏鬆,坑底有鑿痕,坑緣有破碴,仍明顯異於自然沁坑的渾圓自然狀態(圖4-1、5-2)。用刀劃所形成的淺坑,其玉表上呈成簇成片的粗短線頭形狀的密集淺坑(圖5-3),這是在仿戰國秦漢以前的古玉上普遍運用的人造沁坑的技法;經過染色和塗抹,肉眼已難辨清真偽,但在放大鏡下,互相平行的短線頭仍無法逼近自然沁坑的原始之狀 (圖4-1、4-2)。

仿沁孔。機鑽孔因鑽頭有大小,孔亦有大小,但較之自然沁孔過大過深,且孔內只有塗抹物,沒有豐富的浸蝕物質與自然沁狀(圖1-3、6-1、7-1)。還有一種是噴射沁扎,噴砂形成,噴的是金屬粉粒。此種造孔或過於微小,或過於密集,且有新鮮的金屬顆粒彌於玉表,易於辨識。古代玉器上的金屬顆粒氧化後大多為黑色、黑灰色。

仿沁溝、沁疤。由於人為沁溝、沁疤的火燒裂溝不甚理想,作偽者便用刀具刻制,其溝坡溝棱上容易留下刀痕(圖4-2、6-2、8-1)。人為製作沁疤時,火燒崩裂可形成疤狀,如果火燒未形成疤,便鑽鑿坑疤。此疤大多稜角分明,還須磨圓稜角。人造坑疤上未有自然沁凹和自然沁色,需要人工染色。

四、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的皮殼上一般都塗料,運用土黃色、黃褐色或灰黑色混合多種雜質的塗料,加有泥沙,幾近沁漿之色狀,有的不用放大鏡就難於辨別清楚(圖2-2、4-2、6-2)。

塗料彌於細小裂紋上,頗似自然沁紋(圖1-1、2-1)。紅山玉器真品,其自然沁紋上的沁漿透明,一般無色,彌於並高於沁紋。火燒裂紋上的塗料渾濁,含雜質,有抹膩的痕迹(圖2-2、6-2);塗料的邊緣與裂紋的邊棱之間大多有干後而分離的縫隙,塗料平於或凹於皮殼的平面。

火燒紋深裂處,玉器易於斷裂,作偽者用當代膠水粘合,此膠雖然透明,但烏暗無光,明顯異於自然沁漿的潤澤感。還有一種人造紋,運用當代砣具砣出溝槽,在溝槽中填膠,但乾燥後需要磨光,所以條紋狀的膠面上留有縱向或橫向的平行拋磨痕。

五、有些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用人工酸蝕的辦法仿造沁孔。其特徵是:

1,孔特大,特深,往往成為大窟窿或大窟窿群。

2,玉質酸化溶解後,雖然也有蜂巢樣的纖維狀態,但是纖維體亦特大,纖維周圍的空洞特深、特闊。

3,酸溶的玉質纖維粗大,尖端有融化狀,為球面狀態。而自然沁孔一般較小,小孔中的玉質纖維則更加微小。

4,人工酸蝕孔中物質純一,只見酸溶的玉質纖維或人工塗料、或新鮮無沁的泥沙。而自然沁孔中則有漿體,有氧化的金屬微粒(多化為球狀),有微小的鹽鹼結晶顆粒,有極微小的沙粒,有茸狀物,還有活性的絲狀微生物。

六、由於是人為用高溫火燒而成的雞骨白仿品,其白色皮殼較厚,完全鈣化,作偽者便在玉器的某個易於操作的部位磨去白色皮殼,露出新鮮 「開窗」,以示玉質。這是不打自招的伎倆。這是因為,仿品經打磨後,玉表便留下磨具的磨痕。另外,其所露玉質,新鮮,無沁,可見白殼之內是新玉無疑。即使新鮮的玉面上殘留一些淺淡的白色條狀或網狀紋,也不是古沁的紋理。

七、運用老玉皮殼和玉石製成的代用品,具有某些古色古香之「韻味」,易使人迷失辨別真偽的判斷力。自然受浸的白色皮殼的老玉料。因為皮殼上沁有自然紋理,容易令人誤認為是具有自然沁紋的真品(圖9-1、9-2),需細心辨認。

此外,有一種白陶製品冒充雞骨白紅山玉器。因其疏鬆,器表容易出現些微的凹窪或麻面,使人誤以為是鈣化受浸的古玉。然其質體較輕,無玉石之聲,無古玉之氣,無古代玉器上的浸蝕特徵(圖10-1、10-2),較易辨認。

還有一種料器與類白瓷製品的假冒雞骨白紅山玉器,質地細膩,潤澤光滑,高溫中容易融化,易於出現類似漿融的狀態。但不易著色,不易出現裂紋(圖8-2),作偽者只能在胎上做溝、做裂紋(圖8-3),經過融化塌陷,才似包漿之狀。此類假冒過於瓷白,不著沁色,容易發現作偽的徵狀(圖 8-1)。

紅山玉器雞骨白仿品的作偽手段有人造高溫裂紋、人工染色、人工鑿磨、人工塗料、人工酸蝕、人工「開窗」、塗蠟塗油(圖11-1、 11-2)加以拋光,以及其他代用品等,使其仿品酷似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以行銷騙人。正確鑒別、收藏、玩賞紅山玉器,關鍵是要掌握紅山玉器雞骨白真品的特徵,兩相比較,作出正確的判斷。

本文來源盛世收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飾 的精彩文章:

將軍收藏家黃宏的收藏世界
聖旨里全是髒話,罵的手下直造反

TAG:古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