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當前書法之所以逐漸向邪怪方向發展,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浮躁心態使然。目前,整個社會處在一個普遍浮躁的階段,名利當先,拿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論調大行其道。因此,無論什麼事情,都講究速成,都是以能不能成名,能不能換成銀子來衡量,蔓延到藝術界,就形成了時下這種追求一夜成名的生態。表現在書法上,就是很多人只要練過幾天書法,有了一定的基礎,就總想著如何成名成家,而不是如何去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素質。比如前期蘭亭七子的評選,當選者中有人之不過練了幾天書法,其藝術素養根本就毫無過人之處,卻能順利當選,很能說明問題。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上面這幅大作,要筆法無筆法,要章法沒章法,要氣韻乏氣韻,是典型的「三無產品」,也是典型的浮躁之作。

二是高層示範使然。目前,中書協領導層中,真正的書法家已經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那些所謂的「後起之秀」,而這些人中,多數是靠狂怪邪丑而成名。這就給社會造成了一種錯誤的示範和誤導。書法愛好者以為只有狂,只有怪,只有邪,只有丑,才能成名。體現在一些書展中,就是狂怪邪丑橫行無忌,成為主流。而那些所謂評委,因本身就是此類人物,所以該類作品必頗合其意,故非常容易過關入展。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上面這幅作品,如果說是三歲兒童所作,當受山人一拜。但偏偏是當代書法名流之作,山人只能暈頭轉向,胃不爭氣,幾欲嘔吐。

三是急於創新使然。目前來看,凡愛好此道,練過幾天書法的,基礎尚未打牢,就總是想著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甚至能夠獨成一體,從而在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由於自身水平實現有限,根本達不到那個高度,於是退而求其次,大搞所謂創新,創來創去,離不開狂怪邪丑四字。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上面是蘭亭七子之一的大作,急於創新之下的產物,愣是讓你看不出傳承,只有創新。

四是錯誤理論使然。書法理論,是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書法創新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東西。書法理論如果並不正確,也必然對書法發展造成誤導。比如,碑學在清代即已盛行。但這個東西,山人以為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學問。因為,我們都知道,碑文是撰寫者寫好後,再由工匠們刻到碑上去。這裡面,就有了一個再創作的問題,已經部分失去了原作者的風貌。我們後來看到的東西,又是從碑上拓下來的,原作之風貌可以說已經基本蕩然無存,只剩下了一個基本框架,筆法走勢等,已根本無法探究。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把字努力寫的像那些拓片。然而,偏偏有人就在這上面做文章,而且成了所謂碑學大家,甚至獲得什麼終身成就獎,真是令人無語。僅此還不算,這些人還要從碑學中「走出來」,於是左衝右突,搞出了些烏七八糟,不倫不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已經一點書法的影子也沒有了,但卻受到書協高層的肯定,這已經不是讓人無語所能形容的了。

當前書法為什麼會逐漸向邪怪和拙方向發展?

上面這幅大作,就是碑學家傑作。你研究碑學,你好好研究好了,但偏偏要搞創新,要「走出來」,還要形成自己的風格,結果就成了這般故弄玄虛的模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易 的精彩文章:

來吧!硬筆字就是這樣練成的。
古時的畫家沒有甲方,不需要把畫面填滿。

TAG:書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