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對母女原創了100幅親子詩畫,女兒遊覽古迹名勝詩詞張口就來

這對母女原創了100幅親子詩畫,女兒遊覽古迹名勝詩詞張口就來

川教之聲

聆聽四川教育的聲音

創意親子詩集

你寫詩來我作畫,多麼愜意的場景。這在四川師大附屬聖菲小學三年級學生陳逸珈的家裡每天都在發生。自2017年8月以來,媽媽高莉每日摘抄一首詩,女兒陳逸珈根據詩的意境作畫。如今,這本親子詩集已經集納了近100幅,包含的內容也從唐詩宋詞走向近現代中外詩歌,及文學作品中的經典片段。「文學能豐盈人的內心。」高莉說,希望孩子享受文字帶來的美和陪伴。

今天是你搬來的一塊磚,墊起你明天的一段高度。

我站在台階上傾聽,星星蜂擁在花園裡。

爸爸的鼾聲停了,是不是火車到站了?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當我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傾聽。

我們曾遨遊山崗,到處將野花拜訪。

把期望與愛都編進詩集里

製作親子詩集的想法純屬偶然。高莉發現女兒對畫畫興趣濃厚,每天在家找小紙片塗鴉,當天做了什麼遊戲、跟誰一起玩、學校運動會等生活場景,她都在紙上畫出來。高莉靈光一閃,乾脆找個本子讓孩子畫,反正孩子背了那麼多詩,把詩里的場景畫出來豈不很好?

高莉的想法得到女兒的熱情響應。她拿起筆就畫,5-15分鐘就能畫出一幅插畫。畫李白的《月下獨酌》,陳逸珈特意給主人公戴上一頂唐朝的官帽,天上的月亮也添上了笑臉,似乎在回應詩人的邀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比較複雜,陳逸珈選取了三個場景,劈柴、週遊世界以及住在一所海邊的房子……畫面清新、構圖自然,有小孩的天真,也有亮眼的創意。這些畫高莉看到大為感動,詩歌蘊含的複雜情愫三言兩語講不清楚,但「她是讀懂了的」。

一開始,高莉選擇詩歌比較隨機,根據孩子的狀態來。孩子有幾天老是不想寫作業,高莉就寫「今天是你搬來的一塊磚,雖然樸素不足道,卻墊起了你明天的一段高度」;一段時間孩子有點叛逆,高莉就寫「朋友是兩顆星星,相攜相伴,永遠坦蕩,永遠真誠」;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少,高莉就寫「爸爸的鼾聲,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車」……高莉發現,通過詩歌潛移默化比嘮叨管用,無形中孩子的性格就得到了培育。

高莉愛好文學,她堅信,親近文學是一種享受,詩歌作為文學作品中最為凝練的表達方式,承載著人類的美好品格,孩子能學會從中獲得心靈的支撐,這一生都不會孤單。在親子詩集中,高莉有意識地選入名家名篇,從唐詩宋詞到近現代詩歌,再到國外經典詩作和文學作品中的經典片段,給孩子的文學修養打下根基。

看到美景,孩子背古詩張口就來

暑假期間,高莉一家去了北京。在恭王府看見一方荷塘,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好看,陳逸珈很興奮,自然而然背誦出「映日荷花別樣紅」等詩句。高莉很欣慰,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至少看到美景,不是只會講『真漂亮啊』『真好看啊』『真美啊』!」

將文學引入孩子的生活,高莉認為是最好的禮物。「通過與文學的接觸,讓孩子知道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與文學一起,確實是母女倆最放鬆、最開心的時空。暑假裡,兩人2-3天背誦一首詩,《岳陽樓記》這樣的長篇陳逸珈都背下來了,只因媽媽告訴她「會背《岳陽樓記》,到岳陽樓觀看免門票」,陳逸珈便主動要求背。

每日一畫,媽媽也給陳逸珈特權,不想畫的可以不畫,絲毫不給孩子壓力。陳逸珈也給媽媽提要求,允許有時先畫畫,媽媽再根據畫面題詩。

對語文興趣大增,學習也變得主動

「把詩情畫意種進孩子心裡,日後自然會長成她自己的花園。」高莉一開始就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製造孩子和文學親近的時空。

文字本身自有其力量。新學期,陳逸珈對語文有了濃厚的興趣,不僅平時的預習複習、閱讀更為主動,字也變得更漂亮了。高莉有時也配合學校的教學,學到聲音單元,她就找關於聲音的詩歌,女兒有段時間寫作文開頭比較困難,她就精選名著的開頭語……

女兒還主動邀請媽媽一起寫詩,生活中或外出旅行時,有感觸了就找媽媽要手機,陳逸珈一句,媽媽一句,就當下的情境創作詩歌。

最近,陳逸珈還拉著媽媽一起讀書,在喜馬拉雅(一個音頻分享平台)上,母女共讀《長襪子皮皮》。這股學習的主動勁兒,讓高莉心裡暖暖的。

其實,女兒對英語和繪畫的興趣更濃郁。對於高莉來說,未來女兒是否從事跟文學相關的職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她高興的時候,難過的時候,遭遇挫折的時候,需要鼓勵的時候,她能享受文學的陪伴。

「看似無意義的事」對成長有意義

陳逸珈的語文老師周建軍認為,高莉的做法值得鼓勵,「看似無意義的事情,對成長有意義」。在家裡營造閱讀氛圍,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成長,用優秀的文學作品豐富孩子的心靈,看起來「無用」或者「無意義」,實際上關乎孩子心靈塑造、性格培育、對文化的認同和理解,甚至可以成為孩子生命里的一道光,讓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這一點,高莉非常認同:「腳步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抵達。」高莉說,通過文字,個人能夠與人類美好品格、文化傳統、思維智慧相連接。當然,三年級的小孩理解不了這麼高深的內容,但她能做的是,在孩子內心的森林裡,種下一棵美好的種子。

以下是部分節選詩畫展示 滑動可左右查看

文丨胡敏

圖丨網路

編輯 丨 陳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教之聲 的精彩文章:

萌寵們,請接受來自人類的萬分愛意
天氣漸暖驚雷起,手持銅劍祭白虎

TAG:川教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