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坡村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

半坡村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

1958年4月1日,半坡村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

離西安10多里的東郊滬河東岸,有一個背倚北鹿原,面臨滬河水,自然環境十分優美的村莊——半坡村。大約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並且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化。然而,經過幾千年滄海桑田的變遷,半坡村被埋進了三四米深的地下。從1954年開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們經過多次的發掘和整理,才又重現了當年半坡村居民的生活景象。

在居住區里有46座古代房屋遺迹。它們多系半穴式的,也有地面構築的,形狀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這些殘缺不全的古代房屋沒有窗戶,門都朝南開,每座房子的面積大約有十幾、二十平方米,其建築風格清楚的表明了我國數千年的「人」字形建築風格和「木骨泥牆」的構築方式正是從這裡發端的。而且,特別令人驚異的是,中國傳統的「宮室」形建築,至少在6000年前就已露端倪了。

在居住區里還發現了許多農業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鏟、石鐮、骨器、陶器等700多件。另有一些粟(穀子)的朽粒,它有力地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國家。

為了更好的讓大家了解這段歷史,1958年,新中國在半坡村建立了我國第一座原始社會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並於4月1日正式開館。如今,它已經成為一座馳名中外的古人類遺址。

在半坡發掘之後,出現這種刻有符號的陶器的地點逐漸增多,在臨潼姜寨遺址也發現陶器或陶片129件,陶器符號有38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盯東 的精彩文章:

產房內外的愛和關懷
美學家 教育家朱光潛逝世

TAG:盯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