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生處處都是坑,這是我從科幻世界獻給你的12條幸福法則

人生處處都是坑,這是我從科幻世界獻給你的12條幸福法則

像許多其他撥弄文字的人一樣,我也受到心理學家喬丹·皮特森(Jordan Peterson)那本迷人著作的啟發,勾畫了我的12條人生法則。

但我的人生法則多少有點異類,因為每一條都摘自經典科幻小說。為什麼會這樣?這或許是因為它是陪伴我長大的文學,或許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失去對科幻小說的興趣,也可能是因為科幻經典確實有很多足以教導人類如何過上美滿生活的真知灼見。

我想在此分享這12條人生法則。我不敢妄言我時刻恪守,但毫無疑問的是,我一直嘗試著做到「不逾矩」。

「原子爆炸是一種很好的武器,但它可以同時指向相反的方向。」——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基地》(Foundation)

這是對「進程自由主義」(liberalism of process)基礎的最明確表述之一。至關重要的,不僅是一個人是否完成了目標,還在於他或她採用何種方式。「好人」今天能用的任何工具,明天可能為「壞人」所用。選擇工具包時,你應該時刻銘記這個教益。

「幸福在於獲得足夠的睡眠。就這樣,再沒有別的了。」——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Heinlein),《星河戰隊》(Starship Troopers)

好吧,幸福之源的確不止於此,但獲得足夠的睡眠確實是關鍵一環。一個涵蓋更廣泛的要點是,呵護好自己的身體、情感和精神對於真正的幸福至關重要。

「要了解哪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而不是回答它們:在充滿壓力的黑暗時刻,這項技能是最需要的。」——厄休拉·勒吉恩(Ursula K. Le Guin),《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在這本書中,敘述者通過這番話解釋了一群自稱為「Handarrata」,神秘的斯多葛派信徒的部分觀點。但這是重要的人生一課。如果我們想避免陷入揮之不去的不安情緒,我們就必須學會生活在一定程度的混沌之中。

「專制社會似乎總能理解『錯誤』思想的危險。」——奧克塔維婭·巴特勒(Octavia Butler),《血緣》(Kindred)

巴特勒的這番話,當然也可以倒過來理解:下意識地擺脫「錯誤」觀念,是專制社會的一大標誌。這位穿越時間旅行的敘述者正在解釋在美國南北戰爭前的南方,處理掉一本煽動性書籍的必要性——這裡的「煽動性」意味著它有可能引發奴隸起義。無論那些不能表達的「錯誤」觀點為我們所愛還是所恨,相同的災禍正在發生。對我們來說,最好的策略是,相互信任,並從錯誤的書籍中得出正確的答案。

「道路變黑時說再見的人,是沒有信仰可言的。」——J·R·R·托爾金(J.R.R. Tolkien),《護戒使者》(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這個被頻頻引用的句子,也被頻頻誤解。它出自矮人吉姆利(Gimli)之口,使者當時正準備踏上歸還魔戒的征程。要理解這句話的背景,你必須考慮瑞文戴爾領主埃爾隆德(Elrond)的回應:「但不要讓沒有見過夜幕降臨的人發誓在黑暗中行走。」埃爾隆德的觀點是,退出是可以的——但它指的是現在,也就是在承擔責任之前退出。一旦發誓,並開始執行任務,吉姆利的說法就是正確的:不要因為事情變得艱難而放棄。但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食言是錯誤之舉而避免做出承諾。相反,正如托爾金所言,做出承諾也是一種義務。

「不要激怒博格人!」——在《星際迷航:航海家號》(Star Trek: Voyager)中,Q對他的兒子Q說。

這句話引人注目的原因是,根據我們對「星際迷航」宇宙的認知,儘管博格人幾乎是堅不可摧的,Q仍然是更強大的一方。但實際情況是,你方在衝突中很可能會佔據上風這一事實,並不足以成為你尋釁滋事的理由——尤其是考慮到最終受傷害的往往是無辜的旁觀者。

「你要教會自己記住,有些事情要懂得忘記。」——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零伯爵》(Count Zero)

這句話出自小說中俱樂部老闆Jammer之口。但我所指的,並不是他所說的意思。我銘記在心的是,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不要讓自己整日糾纏於每一個錯誤和不幸。我們需要向前看,而不是沉湎於往事。

「我們不假裝已經臻於完美,但我們確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在1951年的經典科幻片《地球停轉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中,外星人克拉圖如是說道

這句話出現在影片臨近結束時克拉圖發表的演講中段。他正在解釋其他星球今後將設法防止「你們的這個地球」將暴力擴散到外層空間。這番陳述的動人之處在於,克拉圖願意從實際情況出發,接受一種權宜之計,而不是堅持實現某種正義的理想。在當下這個喧鬧的政治氛圍中,我們常常忘記,妥協,以及它隱含的謙遜,對民主理念多麼重要。

「游擊隊有值得期待的地方。」——小詹姆斯·提普奇(James Tiptree Jr., 愛麗絲·布拉德利·謝爾登的筆名),《男人沒有看見的女人》(The Women Men Don』t See)

在這部小說中,提普奇筆下的女主角魯思·帕森斯(Ruth Parsons)如是回應男性敘述者。此前,在帕森斯聲稱「女人所做的事情就是生存下去」之後,這位男性敘述者表示,她聽起來好像是說,做女人就像「打游擊戰」一樣。但這句話肯定有更廣泛的應用。在生活本身,特別是當我們尋求改變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成為游擊隊——在幕後,以小團隊的方式操作——而不是認為,唯有我們所有人一致行動,並登上媒體頭條,改變才有意義。

「無論一種思想是否被表達出來,它都是切切實實的,都是有力量的。」——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沙丘》(Dune)

如果思想很重要,那麼思考就很重要——這意味著培養人們去思考問題。我懷疑在小說中說出這些話的走私者Tuek會非常關心社交媒體。

「這些書將提醒我們,我們是一文不名的蠢蛋。他們是凱撒的執政官,當遊行隊伍在大道上怒吼時低聲說道,『記住,凱撒,你是凡人。』」——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Fahrenheit 451》(Fahrenheit 451)

正如布拉德伯里所言,讀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可以感到驚訝,沮喪,生氣,也有可能由此轉入不同的方向。最好的書讓我們思考。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個善於沉思的時代。正因如此,閱讀那些帶有挑戰性的書籍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當我們帶著思考意識認真讀書的時候,我們就冒著自身想法有可能被書籍改變這一風險。這很好。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是「隨大流」,這是表達智識懦弱的另一個辭彙。

「小心黑暗面。憤怒、恐懼和侵略:它們是力量的黑暗面。它們很容易湧入,迅速地追隨你加入戰團。一旦你踏上這條黑暗的道路,它就將永遠主宰你的命運。」——尤達(Yoda),《帝國反擊》(The Empire Strikes Back)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在我們翻騰不已,極其複雜的內在自我中,哪一種情緒佔據上風至關重要。一條路通向內外和平。另一條則不是這樣。

(本文內容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商業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撰文:Stephen L. Carter 編輯:齊宇琨 翻譯:任文科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跌出富豪榜,沙特富豪崩潰:我的錢呢?
黑石在印度的生財之道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