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金融在前線

金融在前線

金融在前線

數字時代,大量傳統金融服務網點關閉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臨,金融服務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有關數據統計,近年來,銀行關閉傳統營業網點的速度大大加快。

★ 中國市場:2017年中國銀監會批複並關閉1426個營業網點,創近6年來的新高;

★ 北美市場: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2017年6月的12個月間,美國有1700個金融服務網點關閉,創下歷史新高。預計,美國近80%的金融服務網點將關閉。此外,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的數據也表示,自2005年起至2017年,美國新開設的銀行網點數在逐年下降,而關閉的銀行網點數卻呈現逐年升上的趨勢。

金融在前線

美國2005-2017年間營業網點數變化趨勢

數字化新興金融服務,通過全新業務模式,創造出新的金融發展空間。在借貸市場上,P2P公司用大數據來加強信用保證,並以其快捷高效的放貸能力,正在一步一步地蠶食傳統銀行的信用市場。在支付領域,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即時支付系統,也使傳統銀行在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漸縮小。隨著線上活躍用戶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金融交易開始通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來完成,而且相較於傳統銀行網點,在線辦理業務的成本更低、時效性更高,這也就加速了銀行實體網點的關閉。

金融科技改變傳統金融業務模式

在數字時代下,新一代金融科技快速成為金融服務業務創新和行業結構重構的核心技術,加速了IT服務商、架構服務商和創新公司與金融服務公司相融合,優化用戶服務價值,加速市場響應。在這一進程中,各國政府快速調整金融服務的行業規則,利用新興技術,提高投資服務能力,技術服務能力和用戶價值體驗。

金融在前線

金融科技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新興金融科技公司以傳統銀行的包裝者、替代者和改革者的身份出現,顛覆傳統金融服務模式:

包裝者:此類公司並不試圖替代或改革銀行體系,而只是將傳統銀行的業務進行再包裝,以滿足用戶對時效性等方面的簡單需求,這類新興公司對傳統銀行的威脅性並不大。

替代者:它們追尋的是利用軟體和伺服器完全替代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其中以P2P借貸公司為主,例如中國的螞蟻金服。據統計,到2015年,僅在中國就有超過2000家P2P網貸平台。P2P網貸模式對傳統銀行的信貸業務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據高盛2015年2月發布的有關新型借貸市場的報告顯示,這些新的P2P平台將在傳統金融公司的6個關鍵部分去中介化:客戶貸款、小微企業貸款、融資貸款、抵押貸款、商業房地產貸款和學生貸款。高盛預估,在2015至2020年間,銀行去中介化將會使年利潤至少降低110億美元(7%)。

改革者:這類公司利用手機和和數字貨幣技術,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傳統銀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即手機讓即時的、點對點的交易成為現實,數字貨幣讓金融交易成本更加低廉。

金融在前線

目前,中國大部分新興的金融服務公司都還只是傳統銀行的替代者,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興公司作為改革者,推動著傳統銀行打破桎梏實現創新。

就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而言,個人通過P2P借貸平台可以輕易地實現貸款或放貸,小微企業通過眾包可以輕鬆地獲得融資,人們通過手機或網路可以便捷地進行支付。在這所有的過程中,傳統銀行的業務和作用都被弱化,僅僅是被作為值得信任的中介,來確保價值轉移的安全。因而,實體銀行的高成本、手動處理的低效率,以及利潤最大化的驅動目標,都使得傳統銀行不得不向新銀行模式轉變,建立起以用戶為核心的,基於網路的以數字化處理和自動化服務為主的新業務模式

數字時代,傳統金融的軟肋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數字科技大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的「中國行業數字化指數」顯示,中國數字化程度與美國間的距離正在逐步縮小。2013年,美國的數字化程度是中國的4.9倍,2016年已縮小至3.7倍。此外,麥肯錫在2017年12月發布的《數字時代的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經濟》報告,預測到2030年,三大數字化推動力 ——去中介化、分散化和非物質化,或可轉變並創造10-45%的行業總收入。這無疑也會推動著傳統的金融服務向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新的金融服務轉變。

金融在前線

在數字化時代,傳統金融服務架構在以下三個方面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超大集中交易處理系統:傳統金融服務採用集中交易處理模式,其龐大集中數據交易系統成為數字化業務創新的瓶頸,導致傳統金融服務業數據使用效率低下,數據管理成本高昂。傳統金融服務業,只有3%的數據做過標記,不到0.5%的數據被分析過;

◆ 應用開發部署率較低:傳統金融服務的線下模式和人工服務模式為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在數字時代,不能通過移動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前端體驗,無疑會阻礙其業務的創新發展;

◆ 網點服務的覆蓋率高:傳統金融業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通常是在固定網點固定時間開展業務,無法滿足用戶隨時隨地辦理金融業務的需求,不利於用戶滿意度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金融在前線

相對傳統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科技公司越來越向新金融服務架構轉變:

● 用雲計算架構取代傳統集中式數據中心,以API取代傳統中間層,改變金融服務的產業鏈,快速整合金融服務優質資源,加速從應用到產品的周期;

● 新興金融科技通過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經濟高效地保證點到點業務的安全性,降低業務風控開支,還能進一步挑戰傳統金融服務對市場的響應速度;

● 以APP取代傳統金融客戶端服務,外延金融產業鏈,提高價值凝聚力,將競爭外延到產品生產的最前端。

傳統金融服務和新興金融服務

業務架構差異

傳統金融服務以控制為主,控制金融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產品到營業網點形成一個縱向一體化的模式。而新興的金融服務則是以整合為主,更著重於用戶的使用體驗,也更專註於細分市場,通過重建金融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即插即用的服務。而兩者之間的具體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金融在前線

金融在前線

一群金融科技專家將於4月13日彙集張家界,

參加主題為「博智論金 融道拓局」

2018戴爾易安信中國金融行業客戶高層峰會

一起聽聽金融專家怎麼說及如何解。

峰會特邀嘉賓

嘉實基金首席技術官:向寧寧

金融在前線

★ 對於基金公司,嘉實如何利用大數據提高基金經理的基金管理效率?

★ 如何應對手機端查詢交易對後台IT安全應對激增查詢處理量的需求?

解 密 盡 在

金融在前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押注DRaaS:Infinidat發布備份、陣列和雲計算新品
金蝶徐少春:我們有一個目標 2020年雲收入佔比60%

TAG:至頂網 |